对于保险行业来说,从业人员直接面对保险消费者从事保险销售、咨询等服务,其素质水平、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保险消费者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保险行业形象。因此,从业人员作为保险业的重要参与者,必须对其实施更加有力有效的管理,才能使之更加适应行业发展新要求和百姓保险消费新需求。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落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两个《通知》”)。两个《通知》明确了保险机构对从业人员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管理,可以说是将“卖保险”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其中,明确销售能力分级是两个《通知》的重要看点。不同保险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一,即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分级体系的建立,能够让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从业人员脱颖而出,从而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减少销售误导,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高资质销售人员在取得监管机构的资格许可后,也可以将销售领域拓展到更多金融产品,为其朝专业综合金融销售人员转型敞开了大门。
此前,为了有效治理销售欺骗误导行为,改善保险业经营环境,原中国保监会制定并下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落实〈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双录”业务规范和细节做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强化了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对消费者的提示义务以及对保险销售行为的主体责任,将销售过程进行数字化存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销售误导,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保险业的形象问题一直困扰着保险行业的发展,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是一大主因。所以,重塑保险行业形象、树立保险业的良好形象,还是要从营销队伍开始抓起。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监管,及时遏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过去保险销售人员主要依靠数量,未来由量到质发展转型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销售人员将从过去关系主导型转向依靠专业和服务。那么,如何改变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升行业形象呢?
首先,保险行业亟待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问题。其次,保险公司应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在当前竞争白热化情况下,走差异化路线,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取得长远发展优势。目前,保险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创新不够,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产品同质化严重,客户无从选择。如寿险公司,近年来纷纷采取依靠分红型产品销售推动公司业绩上涨,这类产品保本并且提供投资收益,较受市场欢迎,分红型产品占比越来越大,然而保险公司间甚至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理财产品功能同质化,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竞争优势。同时,寿险传统保障型产品发展相对较慢,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问题,所以,无论是产品品种创新、服务提升,还是产品结构方面,保险公司今后都需要加以改善。
“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在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消费者的保险需求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必须与消费者的保险需求以及保险产品的复杂程度相适应,客观上要求对从业人员实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称。
消费者是保险行业生存的基础,服务好消费者,既是全行业的义务,也是共同责任。从今年的监管动向来看,整体严监管趋势不变,重塑保险业形象适逢其时。特别是行业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当下,不管是传统保险机构还是互联网保险公司,都应避免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提升行业形象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