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直通车:随着多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饱和度提升,开发天花板隐现,您认为,内地楼市重心是否已经发生了转移,内地市场对港企是否还有吸引力?
黄少媚:我认为,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重心并没有发生转移,因为它一直都是跟随着城市而成长,只是在社会转型发展的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作为发展商,我们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相信只有跟随国家的脚步,带动城市发展,企业才得到发展。我们在商业及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对投资会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在核心城市优质板块及时扩充土储,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尤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发展重心。同时,也积极在京津冀及长江三角洲区寻找优质土地。我们希望将新世界中国的布局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最具希望、动力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并得到地方更多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是直通车:港资企业过去被贴上“开发慢”“经营保守”等标签,现在还是这样吗?与内地企业相比,港资企业有哪些独特之处?
黄少媚:过去很多人说香港企业进度慢、开发时间长,这个印象可能要改观了。单纯从开发速度来说,我个人觉得,目前新世界中国与很多内地开发商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例如我们2017年年末在增城拿的地,今年下半年就会开始销售,酒店与写字楼也马上封顶了。在2016年与招商蛇口合作的深圳太子湾项目,在今年初卫生事件之下开售也取得巨大成功。
但是,我们与内地开发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每一个项目都拥有独立、独特的设计。其次,我们拥有新世界生态圈带来的优势,产生协同效应。比如:集团发展医疗养老、创新科技、教育等产业,加上现有的住宅、酒店、K11零售及服务式公寓K11 ARTUS,这可以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生态圈。
国是直通车:新世界中国在本土化方面是怎么做的?如何在保留港资开发商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又能更好地融入内地市场,与内地开发企业竞争?
黄少媚:首先,这几年,我们大力地推行人才本地化。可以说新世界中国推行本地化的速度比其他的港资企业快,程度也比其他企业更大。我们的财务、法务、施工管理等许多业务领域都已经相当本地化了。
其次,我们在设计理念、思路和设计创新层面保留了港式优势。我们要求设计团队留在香港,主要负责外观与概念的设计。但同时我们也兼顾本地化,我们在每一个城市都有本地的设计师一起跟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共融的。一般而言,一个项目是由香港的设计团队出概念,然后本地设计师落实,在这过程中,工程队中所有现场工管同事一起开会,互相交流意见。所以这种共融已经渗透到施工、管理和执行等许多方面。
与内地开发企业相比,我们的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和追求,我们在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层面融入了很多文化艺术内涵。我们认为,城市不只是批量生产的建筑集群,而是人文艺术的容器,是为人们蕴育生活、成就未来的地方。
国是直通车:近几年,新世界中国在内地承接了不少旧改项目,仅粤港澳大湾区就有6个。但旧改很难,不仅规划难度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涉及拆迁、人文历史遗迹、居民情感等多种因素,各方关系处理很复杂。为什么新世界中国选择这样难啃的“硬骨头”?
黄少媚:我认为旧改或城市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增加GDP,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城市里诞生了很多旧村或是社区。但是如今,推动城市的发展需要增加生产力,而且,旧城旧区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居住的要求。
旧城改造一方面可以极大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在许多城中村,房子建的很密集,隐藏着卫生、消防、防疫等各种隐患。通过改造,村民能够把社区占用的地方腾挪出来,以置换的形式改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土地腾挪,地方也可以发展所需要的新产业,给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现在城市中,特别是一线城市,随着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推进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新世界中国跟别的发展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在执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并非全拆全改,而是更加注重传承和保育当地的特色与文化。如果该地块蕴含历史文化,我们还会复建,比如说北京的曹雪芹故居。如果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都全拆掉,变成将来很大的遗憾。(编辑: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