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曹德旺:我捐了百把亿还有百把亿,儿女不退美国籍,不能继承遗产

由 展东明 发布于 财经

"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做到这三点,才能无愧于企业家的称号。"——曹德旺

若以曹德旺自己说的这句话为评定标准,那么他自己确实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无论身处何处,走到哪一片高地,曹德旺都始终带着爱国情怀,兼济天下,还曾表示:“我捐了百把亿还有百把亿,如果儿女不愿意退美国籍,那么他们将不能继承遗产。”

在国内,他不遗余力地做慈善;在国外,他所做事业以维护中国名片为己任。他也曾带着全家移民美国,最后还是发现自己要扎根在中国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上,遂将绿卡还给美国,归来故土。

玻璃大王曹德旺,无疑让人敬佩。

年少艰辛

曹德旺本出生于福建福清一个小康之家,却因动荡时局里,父亲从上海带回的全部家当都沉了船,家中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

曹德旺9岁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跟着父亲倒卖烟丝,每天过着起早贪黑的生活。父亲曾让他骑着自行车,从老家福清到福州贩卖烟丝。

烟丝生意维持不下去时,曹德旺便改卖水果。他每天必须在凌晨三点就骑车到县城里跟果农谈水果价格,谈好后再装水果。中午一点左右,他要驮着300多斤的水果在烈日下穿行,将水果批发到商贩手中一般要到傍晚六点。每日艰苦奔波,只为了赚取两元钱以维持全家的生计。

除贩卖烟丝、贩卖水果之外,年少时的曹德旺还在街头修过自行车,拉过板车,当过学徒,生活带给他的从来都是身心双重的磨难,没有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就有半分的仁慈,他的青春期,杂糅着底层生活的无数辛酸。

正是因为年少艰辛生活的体验,让他获得了许多磨练,此后的岁月中无论遇到何种残酷,他都能沉静应对。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家乡的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推销水表玻璃。这让他第一次接触了玻璃行业。

生产属于中国的汽车玻璃

曹德旺所在的玻璃厂几乎年年亏损,连换了几任厂长都没能挽救残局。1983年,曹德旺接手了玻璃厂,事情却迎来了转机。

曹德旺不惜出血更换厂子里的陈旧设备,升级技术,培养员工,在短短八个月内,就让玻璃厂从亏损到净挣二十多万。他没有名气,没有学历,有的只是大刀阔斧的坚毅决心。在合伙人全部拿了分红离开之后,只有曹德旺继续守着厂子。

1985年,曹德旺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进车时受到司机的提醒:"小心点,别弄坏玻璃了哈,这一块玻璃就要六千多块。"曹德旺心下诧异,不知为何一块汽车玻璃就要这么多钱。

后来,曹德旺才知道,国内没有中国人自己做的汽车玻璃,只能依赖进口,这给了外企宰割的机会。曹德旺内心便升起自己做汽车玻璃的念头。他并不是一心想着赚钱,他只是觉得这个东西中国人必须做。

曹德旺从上海买下一套旧的设备图纸,和十几个工人一起研究了几乎大半年,才搞明白这种汽车玻璃要如何生产。

为了学习更多生产技术,他还带领一队人员到芬兰考察玻璃厂学习,并花重金买下生产设备。为了生产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玻璃,曹德旺花费了所有的心血。在第一批玻璃产品生产出来后,曹德旺还组织了一场鉴定会,邀请全国专家前来检测。

曹德旺带领团队将主业转向汽车玻璃的生产后,从中获得了几百万的收益。但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百分百靠进口的历史。渐渐地中国的市面上鲜少看到日本汽车玻璃的影子,福耀的汽车玻璃渐渐成为了中国自己的一个品牌。

1987年,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走出了玻璃帝国的第一步,知名度打出后,更是成了国内的明星企业。八年后,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成为中国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

哪怕取得了巨大成功,曹德旺也从未忘记自己做玻璃的初心,那就是让中国人有自己的廉价优质的汽车玻璃,同时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人的智慧和决心。

进军美国市场

199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进军美国市场。因为玻璃价格上有优势,在美国的市场上大受欢迎,损害了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这些美国企业便向商务部举报,说福耀领取中国政府的补贴,在美国搞倾销。在收到起诉时,曹德旺在办公室里大吃一惊。

此前,受到美国商务部起诉的中国企业要么打输了官司灰溜溜逃走,要么主动放弃了美国市场,曹德旺觉得,非要和美国打官司不可,因为在他眼里,这关乎的是中国人的尊严。

曹德旺毫不退却,他花费上亿元,聘请最好的律师团队和美国商务部打了整整三年反倾销案的官司。某天晚上12点,曹德旺接到了员工告知他官司打赢了的电话,一瞬间睡意全无。

福耀成为了第一个打赢美国商务部的中国企业,在生产基地门前,曹德旺让人摆出写着"我们赢了"的大红牌,让国内的员工和群众也和他们一样感受到扬眉吐气的滋味。

就此,曹德旺稳定了美国市场,因其汽车玻璃的优质和独特设计,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也能占据一席之地。福耀能成为全球瞩目的汽车厂商,靠的是不断更新升级的生产技术,以及独立的知识产权,福耀的一些高新技术,甚至代表着世界的技术水平。

在稳定美国市场后,福耀便开始在美国投资办厂,以获取更多的先机。让曹德旺意外的是,在美国办厂最难的竟是员工的管理。美国的员工不服从来自中国的管理模式,做事效率低、产出低,不愿意学技术,并且一有不满就告到工会去。

美国的工会权益很大,而且已经违背了维护工人根本利益的初衷。对此,曹德旺说:"福耀需要工会,但不需要美国式的工会!"他进行改革,对于不守规矩的人直接开除,奖励积极工作的人,解雇当地人担任的管理者,改由中国人担任。让美国员工去参观中国工厂的生产线,让他们感受中国的生产效率。

最后,福耀得以继续在美国投资办厂,给予了当地许多居民工作机会。福耀从一开始在美国要百般求人获取贷款,到后来变成了各大银行都主动给福耀提供贷款。

曹德旺不仅让中国企业在美国立足,也让中国赢得了立足世界的尊严。

2020年,奥巴马夫妇拍摄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便是以曹德旺带领福耀企业在美国办厂的故事为蓝本。纪录片斩获了奥斯卡奖项,也让全球各界人士都看到了中国人在美国办厂的酸甜苦辣中,如何以强大的毅力继续前行。在这个方面,曹德旺开了个好头。

有原则的商人

和许多成功商人一样,曹德旺一直都致力于慈善。和许多商人又不一样,他做慈善有自己的原则,也有自己的情怀。

1983年,他刚接手玻璃厂就赚到了一桶金,当年的小学老师找到他,恳求他捐钱为学校里的孩子买新的桌椅,他毫不犹豫捐了两千块。这是他捐的第一笔善款。彼时他也只不过分到了两万块,还不是闻名遐迩的大富豪。

在功成名就后,曹德旺不断给灾区、福利院、大学、贫困山区、贫困病人等捐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曹德旺个人已累计捐款110亿元。

对于这些捐款,曹德旺为了百分百落实到需要的人手中,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还请媒体全程监督,对于这些款项的记录,他也要求亲自过目,扶贫基金会对于善款的管理费,不得超过3%。曹德旺曾过了许多年的底层生活,深知穷苦群众是多么需要帮助,但他有自己的原则,他希望自己捐出的每一分钱落到实处,而不是被"雁过拔毛,层层拦截"。

说到原则,爱国也是曹德旺坚守的原则。在九十年代时,他和家人曾一度移民到美国,可过了几年,他又换回了中国国籍。因为他认识到,随着自己身份的不同、财富的增加,他代表的不再是个人,而是中国企业家,中国的国籍是一个标志。

为此,他还让自己的儿女全都换回中国国籍,甚至曾公开表示:"我捐了百把亿还有百把亿,如果儿女不愿意退美国籍,那么他们将不能继承遗产。"

就这样,曹德旺全家人又换回了中国国籍,回到自己的故乡。他说,中国是自己的根,他必须坚守中国这个底线。目之所及,从企业家到科学家,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都无比渴望拿到美国绿卡,像曹德旺这般,是极其难得的。

如今,七十多岁的曹德旺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没有休息日,在他眼里,这是他的责任。

企业家曹德旺有自己的率真,对社会一直怀抱感恩,对事业有远大独到的眼光。人生有太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若能坚守本心,就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