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理财总裁、执行董事唐凌云:持续打造全谱系全天候全渠道产品管理能力
作为行业标杆,工银理财在开业一周年之际,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规模和代客理财投资规模双双突破万亿元。工银理财总裁、执行董事唐凌云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用好理财业务直接投融资工具或证券功能,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站在新起点,工银理财稳步发展,勇于担当,朝着资管行业百年老店的美好愿景前行。正如唐凌云一再强调:“基业长青,行稳才能致远。”
主动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落实资管新规过程中,有业内人士反映“存量资产处置难、新产品发行难、股权投资难”,个别机构存在业务驱动较为倚赖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现象。如何看待银行理财转型面临的挑战?
唐凌云:长期看好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面,坚信我国经济发展强劲韧性和科技创新转型发展前景可期,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进行资产配置,主动把握和布局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一年来,工银理财通过不懈探索和创新,扎实稳健地推进各项业务,较好地解决了“新产品发行难、股权投资难”问题。在权益投资领域,构建公司股票库,夯实投研能力;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合理控制风险敞口;建立包括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在内的多市场投资能力,并逐步孵化自身的主动、被动、绝对收益、相对收益等投资交易策略,逐渐提升投资业绩,积累投资管理经验。各类理财产品中1至5年期产品和配置在中长期限权益类、项目类资产增加额和增长幅度均在公司产品总规模增长中位数以上。重点投向科技创新、消费内需、战略物资储备、新基建、新制造等国家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
现金管理类产品是资管机构和银行理财公司基于实体经济和客户需求发行的产品。符合新规要求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消除了“池化”运作,募集资金按公开披露信息和与客户约定用途使用。现金管理类产品很好地平衡了流动性、安全性,增长较快有内在合理性。同时,现金管理类产品较好地体现了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
至于个别资管机构存在业务驱动较为倚赖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现象,一方面,应该防范把现金管理类产品作为蛮干冲量粗放性增长的工具,防范投资组合管理不到位的结构失衡风险和累积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在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投资久期、投资范围方面,期待监管部门在政策和鼓励措施中能充分发挥银行理财稳定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建议适当调整目前现金管理类产品征求意见稿中市场各方普遍反映较难执行的部分内容,与已出台的相关监管规制保持一致性。
中国证券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行业带来一定影响。对此,有何政策建议?
唐凌云:一是建议在银行理财公司净资本管理、流动性支持、标准化资产认定等方面,适当考虑相关监管政策和行业统一并轨,释放理财直接投融资支持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定市场、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建议给予银行理财公司公平的税收待遇,从而为投资人创造公平的监管环境。三是建议理财资金配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估值方法采用实质大于形式原则,希望对与客户约定有确定封闭期的产品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能够适用成本估值法,降低在相关理财产品存续期因市值核算法导致的净值变动对投资人心理和市场稳定的不必要冲击。
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证券报:工银理财设立以来,在理财直接投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六稳”“六保”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唐凌云:理财直接投融资业务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与贷款、股票、债券、信托、基金、保险、风投等各类金融产品,共同构成了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用好理财业务直接投融资工具或证券功能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工银理财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配合工银集团“春润”“春融”行动,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和“六稳”“六保”,支持与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扩大内需相关的重点建设、重点项目和产业链修复等;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布局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内需、战略物资储备、新基建、新制造等行业、产业和客户。其中,配置在固定收益证券、权益类、项目类、跨境类的投资余额超过70%。加大服务民营企业力度,今年以来新增投资中民营主体占比升至11%。
中国证券报:银行理财公司参与建设养老第二、三支柱具有哪些优势?
唐凌云:银行理财公司可为第二、三支柱养老金投资管理带来利国利民的改变。养老是一种基于信任的跨时间周期的价值交换,其基本特征是让渡当期购买力换取未来购买力。主动激发投资者需求的难度较大,因此除依靠税收优惠政策拉动需求外,应注重在产品设计及投资运作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性,带给投资者更多参与感与获得感,提升参与积极性。
我们的优势在于始终秉承客户至上和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统筹相关养老理财产品“安全性、收益性、长期性”。下一步,会持续推进将银行理财公司与公募基金及商业保险机构共同作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产品供给主体。
与集团协同经营和联动发展
中国证券报:开业一年来,工银理财在产品和业务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果?公司不断巩固市场优势,关键举措是什么?
唐凌云:公司成立伊始,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四清提出“工银理财是工商银行大资管业务的核心平台和旗舰品牌,未来要打造成为驰名的工商银行资管品牌和全球资管行业中的靓丽‘名片’”。公司聚焦市场同业第一目标,在没有传统存量资管产品划转的情况下,产品和业务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取得扎实的经营成果和显著成效。开业一年之际,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规模和代客理财投资规模双双突破万亿元,均比公司设立之初增长超180%,规模和增长位列市场同业第一,并大幅领先可比同业。此外,在监管引领的“去通道、去嵌套”等领域先行先试,多项创新产品和业务为行业首发首创。在首年即实现盈利的同时,累计为客户创造收益28.38亿元,凸显核心竞争力。
工银理财领跑银行理财转型发展新征程,并努力成为行业标杆。究其原因,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实现稳健发展。二是持续推进公司治理,深耕产品和服务,做实自身发展的核心能力建设。工银理财是首家遵循产品策略化管理理念并实施产品策略化管理机制的银行理财机构;在资管新规固收、权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和混合类四大产品系列基础上持续打造“4+3”(基础+创新+战略)的全谱系、全天候、全渠道产品管理能力;做优特色产品,培育发展另类、量化、跨境等业务。包括公募、私募、固定非固定短中长期、开放和封闭各品类,认购起点涵盖1元普惠型、高净值、私银、养老等产品,可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风险承担能力、不同类型的个人和法人客户需求。现存续发行660多只产品。注重培育发展提升专业化投研管理能力,培养“正、专、实、谦、勤”的员工队伍;同时,始终坚守风控合规经营底线,保持零风险暴露和产品净值整体稳定。三是主动融入集团发展,按工银集团“48字”工作思路,“三比三看三提高”工作方法和“大、全、稳、新、优、强”的发展方位,做实与工银集团协同能力。推动公司与集团在渠道销售、产品布局、项目推荐、风险管控、系统运营、考核评价、区域理财以及境外发展八个方面协同经营和联动发展,将集团的全价值链优势、公司的专业投研能力和分行的客户营销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1+1>2”协同效应。
中国证券报:对工银理财的未来有何期许?
唐凌云:基业长青,行稳才能致远。一年来,工银理财率先迈出转型发展的重要一步,可以说是资管行业转型历史性的一步。如今站在新起点,既满怀信心,更心存敬畏。未来的路还很长,困难和挑战还很多。银行理财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工银理财要坚持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打造资管行业百年老店。我们将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不懈努力,攻坚克难。相信经过几代工银理财人的努力,美好愿景和目标终会实现。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