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个理财工具被严重低估

口述 / 吴晓波

01

过去两个多月,资本市场波动很大,连一向被认为是最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没能抵挡住动荡的行情,出现了大面积“破净”的情况,也就是理财产品的当前价格跌破了1元的发行价。

根据Wind的数据,截止到3月18日,市场上的280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超过2100只产品的净值小于1,也就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这让很多投资者觉得难以接受,因为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给人留下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它从不亏本,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在中国,这个理财工具被严重低估

但事实是,保本理财产品已经退出市场。在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可能是一个常态化的情况。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资管新规的落地。

从今年年初开始,资管新规结束了为期三年的过渡阶段,开始正式实行。

这个新规的核心在于“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是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这意味着理财市场进入了一个净值化的时代,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也得像买股票、买基金一样自负盈亏。

02

那么今年下半年,理财市场的情况会怎样呢?根据一些理财专家的预测,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会持续下行。

因为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大概率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积极的状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充裕的水平。所以预计人民银行会保持一定的降息空间,这就意味着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未来仍然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如果你回顾一下就会发现,过去十几年里,全球利率下行的总体趋势是非常明显的。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为刺激经济,不少发达国家将存款利率降到了零或零以下,比如欧洲央行在2014年首次推行了负利率,日本央行到2016年也开始实行负利率。

疫情暴发以来,各国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又进一步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方案,存款利率始终维持在低位,比如美国在2020年3月突然宣布把利率降到零,以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一直到最近几个月,持续飙升的通胀率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不再淡定,它们才开始逐步收紧政策。

在中国,利率也处在一个长期下行的通道中。

以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为例,大概30年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度高达10%。到了十年之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降到3.5%左右。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

在中国,这个理财工具被严重低估

今天,我们习惯了1%、2%左右的利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过去能提供良好稳定收益的中短期投资工具几乎已经变得毫无吸引力。

所以在《资管新规》实施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人们的理财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

03

一个人理财无非追求两个目标,一是保值,二是增值。通常来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财富增值是他理财的主要诉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资产积累到一定地步,他对保值的诉求会逐渐高过对增值的诉求。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最重要的原则有三条,第一条是保本,第二条还是保本,第三条是记住前面的两条。

这句话并不适合所有人,也并不适合一个人所有的生命阶段,但是它在2022年的今天可能是合适的,因为疫情持续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国人的消费和投资行为都变得更加保守。

在中国,这个理财工具被严重低估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比较自然地想到保险。它可以简单地分成两个大类,保障型保险和理财型保险。前者包括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后者包括年金险、分红险、增额寿险等等。

今天,很多人不再单纯为了获得一份保障而购买保险,而是选择把保险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选项,发挥它积累财富或是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所以人们对理财型保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一份理财型保险的时间跨度往往比较长,这意味着它可能灵活性不足,它所带来的收益可能也不会很高,不能让投资者一下子赚到很多钱,但是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它有其他理财工具没有的优势。所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它是一个稳健的投资选项。

这里要强调,并不是说保险要比其它理财产品来得更好,更不是说它是最理想的投资对象。并不存在完美的理财产品一说,只有最合适于特定投资者的理财产品。

比如,如果你判断在不久的将来,比如三五年后,利率就会走高,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会回升,这时候,保险固定在合同上的收益就变成了它的短板。

或者,如果你天生就是一个偏好风险的投资者,喜欢在股市、期市的激流中拼杀,赢取丰厚的回报,那么保险对你显然也是吸引力不足的。

所以,我们在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最好多了解不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情况和优劣利弊,判断它究竟意味着怎样的风险收益比,评估它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期望和心理承受能力,再来调整自己的资产篮子。

对于一些心态和理财方式偏保守,或是已经度过职业生涯黄金阶段的投资者,保险类的资产可能是合适的。它可以通过锁定一个中长期的稳定收益,帮助投资者应对外部风险增加以及理财产品整体收益降低的情况。

04

中国的保险行业经过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今天已经是继美国以后的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十多年前的2010年,中国保险业的保费总收入大约是1.4万亿元,保险业的总资产在5万亿元左右。

而到了去年,全国的保费总收入已经达到了约4.5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达到了25万亿元。预计到2035年左右,中国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保险市场。

在中国,这个理财工具被严重低估

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说明国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对保险的认识已经大大增强。

但我们要看到,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保单数量来看,2021年中国人均持有保单约1.17张,在美国,这个数字大约是4.2张。

从保费来看,美国的人均保费支出大约在4500美元左右,世界平均水平在800美元左右,而今天,中国的人均保费支出只有约400美元,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所以我国的保险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最近这段时间是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很多同学被动地被锁在家里。你在刷手机的时候,不妨也去学一些保险知识,认真地谋划一下保险在你的资产配置中所占的比例。

在某种意义上,保险像一个降落伞,如果我们从高空坠落,它能够拉我们一把,帮助我们尽可能平缓安全地着地,而不会触及人生危险的底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392 字。

转载请注明: 在中国,这个理财工具被严重低估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