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2021收官,2022启航,于上市公司而言,年终大考的结果将要公布。
根据交易所公布的2021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ST华塑(000509.SZ)、沃华医药(002107.SZ)、ST熊猫(600599.SH)、开开实业(600272.SH)四家公司成为沪深两市首批在农历春节前披露2021年度报告的公司。
另外,时报君梳理发现,截至元旦节前,已有125家上市公司预告了2021年度业绩。分预告类型来看,102家公司“预喜”:其中45家“预增”,42家“略增”,13家“续盈”,2家“扭亏”。
4公司将于本月率先披露年报
目前,沪深两市已经公布了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预披露时间表。另外,北交所将于2022年1月4日9:00起开放年度报告预约系统,相关企业需在1月14日前完成年度报告披露时间的预约。
从已披露的时间表来看,4家上市公司预计将于农历新年前完成2021年年报披露,分别是*ST华塑、沃华医药、ST熊猫、开开实业。
按以往经理,A股常常呈现“靓女先嫁”的规律,即一般当年业绩表现较好的公司会抢先发布年报。不过今年却打破了这一“常规”。
记者梳理发现,前述四家上市公司中,*ST华塑已经提前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2.4亿元~3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2.23亿元~2.83亿元;净利润预计亏损400万元~6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500万元~2700万元,公司2020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755.99万元。公司表示,受疫情持续影响,公司会展服务板块亏损增加,拖累公司全年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
当然,前述4家公司也有值得期待的,如ST熊猫与开开实业。
ST熊猫主要业务为鞭炮烟花出口和小额贷款。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7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66.51万元,同比增长135.48%。
ST熊猫表示,烟花业务方面,受疫情影响国际旅行受限,公司市场开拓仍以新产品开发、线上营销等方式开展。2021年上半年,公司开发并发布了50多款新产品,还开发了消费类专招新品线和燃放类1.4G产品线,新品总数量达200多个,受到市场认可。两条新产品线的开发成功,将为公司业务的增长奠定基础。
开开实业主要从事衬衫和羊毛衫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以及中、西成药的批发和零售。资料显示,为进一步推进战略转型,开开实业2021年优化医药板块业务,积极调整销售结构,减少低收益产品的销售比重,提升公司经济效益。公司销售结构变化促使销售利润增加。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8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4.8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13%和30.29%。
125家公司披露年报预告
时报君梳理发现,截至元旦节前,已有125家上市公司预告了2021年度业绩。
分预告类型来看,102家公司“预喜”:其中45家“预增”,42家“略增”,13家“续盈”,2家“扭亏”;20家公司“预忧”:其中13家“略减”,4家“续亏”,3家“首亏”。另外还有3家不确定。
分行业来看,预喜的102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和化工两大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数量均为12家。
对于医药生物行业的业绩表现,国盛证券医药团队认为,医药行业长期增长得益于刚需和健康消费升级的长期拉动,同时当下的需求满足度和渗透率极低,这也是医药最为长期的大逻辑。目前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比较优势是强化的。七普人口数据出炉,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未来因为巨大人口红利带动的很多行业发展逻辑都将面临巨变,市场会越来越关注并去寻找增量属性比较优势行业,逻辑周期够长并且确定性够强的非医药莫属,未来消费医药类配置资金会从中长期维度强化配置医药,导致医药整体水位提升,长期值得乐观。
对于化工行业,东吴证券基础化工团队认为,2021年多重因素叠加致使原材料持续上涨,在此大背景下,化工板块盈利能力普遍大幅提升,股价涨幅居前。随着通胀压力上行,刺激政策有序退坡预期,供需错配走向平衡,化工投资策略从价格驱动业绩波动转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个股方面,前述102家预喜的公司中,27家公司预计最大净利润增幅达100%或以上。其中东芯股份、耐普矿机、怡亚通、容百科技等12家公司增幅更是达200%或以上。
主营中小容量通用型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东芯股份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11亿元~11.5亿元,同比增长40.25%~46.6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亿元~2.4亿元,同比增长10.51倍~11.29倍,是截至目前的预增王。
扭亏企业中,主营业务为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延安必康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49%以上;预计实现净利润9.5亿元~10亿元。公司介绍,报告期内,环保智能焦炉机械产品和电石炉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明显,带动公司整体利润上升。
编辑:万健祎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