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下的重要区域,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下各层级和各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和推进,在产能园区合作、互联互通建设、发展战略对接、科教人文交流等领域持续取得丰硕成果,这些都为新时期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和中东欧关系发展过程中,经贸合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互利共赢合作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中捷合作中的现实问题
首先,中捷双边经贸关系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现象。按照中方统计,从2012到2019年,捷对华贸易逆差从2012年39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83.4亿美元。在双边贸易额翻倍的同时,捷逆差也翻番,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缓解程度仍相对有限。虽然这主要是由两国产业结构差异以及跨国公司跨境采购等原因造成的,但双方已有共识要采取积极措施来缓解贸易不平衡,尤其是鼓励捷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就中国在捷投资而言,目前的投资规模与存量仍偏小,尤其是绿地投资项目不多,捷媒体和智库学者常提到这一点。
其次,捷国内存在制约深化双边合作的压力集团与舆情。2019年5月初,捷外交部召开了布拉格5G安全国际会议,32个国家的代表与会,会议达成了强调保障电信基础设施和应用安全性的文件——“布拉格提案”。其重点是强调政府、运营商和商业用户在5G安全构建中的共同利益,以此构成针对第三国技术与设备的立体化防控体系。针对中企参与捷核电、5G建设,捷议会一些政党和部分媒体反复炒作安全威胁。2019年10月,捷众议院外交国防委员会海盗党议员召开捷对外政策研讨会,议题之一涉及中国对欧洲国家安全和经济构成的潜在威胁。在中国广核集团竞标捷杜克瓦内(Dukovany)核电建设项目上,今年5月捷媒体对中企发起有针对性的舆论攻势,舆情渲染的要点是,中、俄企业参与捷具有战略意义的核电项目建设将带来国家安全风险。
在地方合作中,自2018年底以来,捷右翼民粹主义海盗党控制的布拉格市政府的一系列错误言行损害了中方核心利益与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两国关系升级提质、成熟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布拉格市政府挑起的风波以及一些议员的言行对双边关系的健康正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促进中捷合作的解决对策
一是要扩展中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空间。在后疫情时期,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尤其是更加重视加大对卫生医疗、生物医药、新兴战略产业的基础性投入,以突出追求科技进步的领先性,发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欧洲国家间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与科技交流合作,增强欧洲自身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战略安全与稳定。较长时间里汽车产业仍是维谢格拉德集团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这些国家将在保障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开放、稳定与安全的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建立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这将给中捷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提供新机遇,这方面双方可通过联合研发、双向投资等方式加强合作。
二是要拓展中捷核电合作。后疫情时期,欧盟及其成员促经济、稳民生、保就业的财政宽松政策将导致各国出现历史性赤字,并提前释放基建项目的资金储备,这将为中企参与包括捷在内的欧盟国家大型项目建设创造机遇。在新能源领域,中欧对于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具有共识,欧盟气候中立倡议为中欧在全球气候治理和清洁能源领域深化合作提供了政策基础。中捷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传统,山西神头电站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典范和佳话。开展核电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迈上新台阶,并为双边经贸合作拓展更大的空间。
三是继续鼓励企业在捷布局物流和产业园区,强化两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对接,建设跨境协同发展的经济走廊,以此进一步夯实双边关系的经贸基础。同时,中方也希望捷企业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尤其是利用中国进口博览会和宁波中东欧博览会的平台,更多地向中国消费者推介先进或特色的产品与技术,从而扩大对华出口,缓解双边贸易不平衡。
“17+1”机制的挑战与展望
中东欧历来是大国利益交织的地区。2017年以来,美借助能源外交新工具和新设巴尔干事务特使凸显美在欧的地缘战略利益,不断强化与波、捷、罗等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在防务、经贸、能源领域的合作来扩大其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影响力。
中东欧虽具有地域上的整体性,但次区域及国家间的差异性明显,有较发达工业经济体与欠发达农业经济体,欧盟经济体与非欧盟经济体,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国家,最富裕国家与最落后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近10倍。在“17+1”机制框架内,中东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增加了提升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水平的现实难度。中东欧国家情况不同,诉求各异,对机制的评估与希冀存在差异。这需要以促进普遍性原则和利益为指导,在尊重差异性与不平衡性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与中东欧不同次区域经济体和国家合作的重点与优先方向。
中方重视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对“17+1”合作的目标期待,并希望增强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合作机制的创新性和建设性作用。只要双方继续共同努力并尊重彼此的重大关切,双边关系发展将会迈上新台阶。在当前“17+1”合作面临更多内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双边关系与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要求双方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发展的稳定性和成熟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中国和中东欧关系的发展既要有充足的信心,更要充分发挥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增强双边关系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深耕细挖、行稳致远的合作之路,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与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作者:高晓川 华东师范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