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单日成交跌破7000亿,中概股重挫,牛市根基受到考验了吗?
步入牛年之后,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震荡下行,已基本上把年内的涨幅全部吞噬。作为市场流动性松紧的敏感指标,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量出现了持续萎缩的状态。截至3月25日,沪深市场的单日成交量跌破了7000亿元的水平,这说明了市场投资人气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冰点。
A股市场从最高点下跌以来,累计跌幅超过了10%,创业板指数的累计跌幅达到了25%,并触及到年线的支撑位置。从某种程度上分析,创业板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领先指数,如果它率先失守年线的位置,那么意味着A股市场已步入技术性的熊市状态,这对整个市场的投资信心与赚钱效应会构成较大程度上的冲击影响。
从2月18日至3月中旬,可以定义为机构抱团股的杀估值行情,但与前几年的去杠杆行情相比,这一轮的快速调整走势,更像是一次局部去泡沫的行为,整体杀伤力不如2015年以及2018年。但是,经历了这一轮的调整行情后,A股市场的机构抱团股估值已经发生了显著降低的迹象,这有利于提前释放出市场的估值压力风险。
但是,从3月份以来,除了内部机构抱团瓦解因素外,外部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却加大了市场的调整风险。
其中,美股市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落地,对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带来直接的冲击影响。在这一份法案之中,还是有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冲击政策,例如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将会禁止其证券在美国股市上市交易。
很显然,对这一法案,还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对赴美上市的美股中概股,并不友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一两年时间内,中概股回归港股市场上市的热情骤然升温,但中概股价格的定价权归属,仍然有一个反复争夺的过程。
外部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结合内部市场机构抱团股的瓦解风险释放,成为了股市加速下行的导火索。或许,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下,对不少场外资金来说,更可能保持谨慎的投资态度,因为在颇具未知数风险的前提下,各路资金不敢大举进场,似乎在等待更低的价格出现。
从今年2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不乐观的市场信号。与此同时,创业板的牛市根基也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考验,这对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消极的信号。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外部政策环境存在变数,但国内经济基本面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这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水平,化解了股市持续大幅下行的压力。
在非理性的市场环境下,有时候市场指数的下行空间会超出市场的想象预期,甚至考验市场的估值底部,但归根到底,还是情绪化因素的影响。当市场过度担忧的投资情绪得到缓解之后,市场价格也会逐渐得到修复,所以在情绪化主导的环境下,对急跌的市场行情,反而不必过度悲观,因为错杀的市场指数,终究还是存在较强的价格修复需求。
2、3月份的股市行情,确实显得并不友好。但是,既然经济基本面与市场估值状况未有发生实质性的恶化,那么对中长期的市场行情也不至于那么悲观。与之相反,如果市场悲观情绪得到了过度释放,并导致市场指数跌幅超出了市场预期,这反而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低吸机会。
技术性牛市受到考验,市场可能步入一个中级调整的走势。但是,只要经济基本面与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保持向好的态势,那么A股市场的中短期急跌走势,也并不会改变股市中长期的牛市根基,完成价格修复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