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单片利润从1元多降到几厘!生产厂家还hold住么?来看导报调查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隆冬季节,口罩供需两旺、价格平稳——来自京东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口罩销量在11月9日-22日间比上个周期(10月26日-11月8日)增加120%,且价格平稳供货充足。这对防疫是好事,但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目前口罩单片利润已经需要用“厘”来计算,不少厂家已经停产。

  不过,一家已停产厂商的负责人直言,利润再微薄,工厂单凭生产口罩其实也能生存,他预测口罩产能、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济南也有口罩厂正考虑试生产其他防疫物资,以寻找新盈利点。

  外行频频懵懂入局

  今年2月底,孙鑫做出一个重大决定:留妻子和2岁的儿子在济南,自己一人驱车前往江西抚州,担任一家口罩厂的负责人。

  同样是在2月,济南欣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欣恩”)也决定投产口罩。“从立项到产品下线,我们仅用了15天。”欣恩董事长陆童童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欣恩隶属于幸福连城集团,当时集团内部日耗口罩就超万片,而当时口罩售价一片3元。陆童童表示,欣恩之所以投产口罩,初衷之一也是为了降低员工用口罩这笔庞大的开支。

  整个3月份,全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的生产口罩。在济南,口罩的日产能更是在2个月内增长了逾17倍,达到了3000万片。

  很快,行业就给新人上了一课。

  刚刚在抚州工厂就位的孙鑫,首先要落实的不是生产线上的管理,却是一笔笔汇来的款项。“工厂还没投产,客户的定金就纷至沓来,而且因为怕抢不到口罩,很多打的都是全款。”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但大笔资金到手,工厂却迟迟生产不出哪怕一片口罩——公司斥资千万引进的20台口罩机集体趴窝。眼看着订单交付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孙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货款拿到手了我还能急成这样,这辈子还是头一回。”他打趣说。

  在调试过程中,他发现不少机器根本生产不出合格的口罩,“其中有一台机器,鼻梁条总是压不进去;后来一位有经验的师傅看出,这台口罩机是不同机器拼接而成的,很有可能是几台报废的机器,用‘还能动的’零部件拼凑而成。”

  后经反复调试,孙鑫的工厂有两台口罩机勉强投产了,300万片的设计产能只满足了十分之一,“因为产能跟不上,接下的订单违约了不少,一些送上门的订单也不敢接了。”他说,送上门的单都不敢接,这辈子也是头一回遇见。

  事后回想,孙鑫认为,当时自家工厂乃至整个产业上下游间的信息都很不对称。这种不对称还造就了一次著名的“乌龙事件”:“大约就是某欧盟国家政府采购一批口罩,需要1亿片;因为不敢保证贸易商都能如期按量采购到位,客户就找了10家,每家都下了1亿的单;这10家贸易商来到中国采购,基于同样的考虑,每家贸易商又都按10倍的采购量下单。最后国内生产商总共接到来自该国100亿的订单,已经超过当时全国100天的产能了。”他表示。

  “快钱”挣不到了

  然后,孙鑫的工厂还是莫名其妙就挣钱了。

  “当时客户都来抢口罩,最后我们单片利润能超过1元。尽管当时我们的厂子只有两台机器能转,每天依然有几十万的利润。”事后他分析认为,“就是赶上那波行情了。而且投产越早,挣钱越多。”

  4、5月间,国内熔喷无纺布的市场价格,在一个月内就翻了一番,直冲每吨70万元。

  彼时的欣恩,刚刚与一家连锁药店签署了供货协议。协议墨迹未干,熔喷布就又涨价了,面粉贵过了面包。“供货就得赔钱,而且过几天赔的更多。于是我就试着跟客户沟通,希望他们能适当提高协议价格。”陆童童回忆说。

  没想到,对方非常理解欣恩的困境,答应了提高协议价格的请求,“而且我们还达成了新的协议,即口罩供货价格随行就市,参考当日原材料价格计算。”成本压力得以缓解,陆童童非常高兴。

  协议价格随行就市,孙鑫也有类似的观察,“主要是海外客户,倾向于维持现有的合作关系;所以一旦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也愿意顺应国内厂家提价的要求;作为回报,在原材料价格下降后,国内厂家也会主动降价。”

  不过在这波原材料涨价后,自家的工厂产能却没上来,“老板,也就是我同学,他主业就是做无纺布的。当时最得意的一笔生意,便是按照每吨1.5万元的价格,囤了一大批熔喷无纺布,并在每吨70万元时成功出手。”

  主业利润如此丰厚,作为副业的口罩厂备受冷落,“再加上我们海外市场开拓进展不太顺利,几个月后工厂也就关停了。”孙鑫表示,“目前利润只有不到1分钱,市场也更加理性,一些挣不到‘快钱’、没赶上‘行情’的企业,也就关停或转产了。”

  产能不会大受影响

  工厂停产后,孙鑫又去了另一家企业。“这是家生产医疗器械的工厂。疫情前,医院下单时,护理科室偶尔也有需求:‘给我来几万片口罩吧。’这时候厂子才会启动口罩生产线,产品也只是成本价供货不求利润。”

  基于此,他直言做口罩现在依然是个好行当,“市场需求比疫情前扩容了百倍不止,口罩本身也成了日常生活用品,生产有利润,企业也有生存空间。”

  “所以,一段时间内口罩产能不会太受影响。”孙鑫特别说明,“尽管像我们这样停产的企业也很多。”

  陆童童以欣恩举例,“目前口罩生产依然是我们主要且稳定的利润来源;也正因如此,欣恩才决定坚持下来,而且还按防疫标准试制了一次性PE手套,客户反响不错。”

  而在与同行的交流中,陆童童也发现有“丰富产品线”想法的不止自己一家,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在保障口罩产能的同时,因地制宜的上新产品。

  “转产口罩这大半年,欣恩锻炼了生产线管理团队,铺设了无菌车间;只要有需求,未来生产其他无菌标准的防疫物资,我们也有底气。”她表示,“但与此同时,我们还会继续生产口罩。”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253 字。

转载请注明: 口罩单片利润从1元多降到几厘!生产厂家还hold住么?来看导报调查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