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超10只汽车股涨停,政策强刺激下,复苏“快节奏”要来了?
汽车零部件是最近市场的领涨力量,其核心逻辑就是车市回暖。据《红周刊》调查,近来,车企无论在生产端、销售端均正在迎来改善。有分析人士向《红周刊》表示,政策助力、新能源转型等因素,将为车企复苏提供持续动力,其中尤以新能源布局领先的公司值得关注。
5月整车销售“回暖”
4月份的车市创了最近两年来的低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同比、环比降幅均超过4成,该数值创2020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在车企销售方面,据《红周刊》不完全统计,长城汽车销量53777辆,同比下降41.41%;江铃汽车4月汽车销量17200辆,同比下降48.61%;广汽集团4月汽车销量为12.43万辆,同比下降33.56%;上汽集团4月整车合计销量16.66万辆,同比下降60.3%。
与车企销量巨降一致,经销商库存处于高位。Wind数据显示,4月经销商库存系数(期末库存量/当期销售量)为1.91,创近两年以来最高值(见图1)。
图1 近两年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
数据来源:Wind
《红周刊》注意到,近期财报数据显示,一些汽车经销商存货出现增加。如汽车贸易商国机汽车,其2022年一季度存货数额为52.55亿元,相较于2021年末35.41 亿元增加17.14 亿元。对于一季度存货增加的原因,《红周刊》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了国机汽车,对方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疫情、汽车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导致库存有所增加。对此现象,易车研究院院长周丽君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经销商比较困难,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江,生存状况堪忧。”
在4月遭遇巨大困境之后,5月以来的数据显示,车市已经有所回暖。《红周刊》注意到,据乘联会发布的5月上半月汽车零售、批发数据显示,5月上半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8.4万辆,环比增长27%;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5.8万辆,环比增长29%。
一家深圳汽车经销商内部人士向《红周刊》表示,“目前疫情对我们的汽车销量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如果下半年一些补贴、促销政策推进,整个年度不一定差。”
《红周刊》查阅Wind数据显示,4月份的汽车需求分指数、入店分指数、购买分指数均在增长。(见图2)。这意味着,市场的购车需求实际仍在提升。
图2 汽车消费指数
数据来源:Wind
车企看好刺激政策的提振作用
据《红周刊》调查,车企的供应链复产进度乐观,销售端在持续恢复中。此外,随着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密集出台,车企对行业复苏“积极乐观”。
对于生产、销售状态,《红周刊》在5月下旬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长城汽车,对方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疫情因素还有一些影响,生产节奏还是以两班为主,随着后续零部件供应、运输恢复,生产节奏应该会逐步恢复到三班。“销售端问题不是特别大,之前疫情严重时,虽然很多城市封城,我们也会指导这些城市的经销商进行线上销售。而这些线上订单也在后续能够相应的转化为实际的订单。”
《红周刊》注意到,长城汽车今年1-4月份累计实现汽车销量为33.72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21.67%。
而公司今年全年的销量目标为190万台,这意味着后续需要销售156万台。但长城汽车表示,仍将挑战190万台销量的目标,其认为第二季度随着芯片二供的开发及疫情局势的好转是重要的有利因素。
《红周刊》同样致电了广汽集团,其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营状况正在改善中。“首先,从供应链来看,因为华东有很多我们的供应商,(疫情)严重的时候有一部分供应商是停产的,从4月份陆续的有一些开始复产。目前供应链的情况一直在改善。”“从目前的销售端来看,已经比4月份好转很多,但是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因为现在一些地方的复工条件比较严苛。”
在《红周刊》调查中,有经销商表示,一些车型现在“很走量”,不会因为零部件问题影响交付。《红周刊》致电长城汽车天津市某4S店,其销售人员表示,目前主力车型(哈佛h6)销量很快,目前有现车,对于某些需要预定的车型,大概10天、半个月就能到车。其表示,因为目前公司h6是主推车型,芯片、零部件会优先安排h6的生产,所以,不会出现零部件紧缺的困扰。
在《红周刊》致电吉利汽车长春某经销商时,其表示,“正在交车,现在比较忙。”对于《红周刊》询问某款车型的销售情况,其表示,近期购买的人比疫情前还多。
在车企正常的产销恢复之外,政策的刺激更为外界关注。《红周刊》注意到,近期,刺激车市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如上海、深圳、长春、青岛等地均推出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此外,时隔多年,中央提出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5月31日,购置税减免细则公布,次日,受此刺激,汽车板块大涨3%,包括海马汽车、英利汽车、渤海汽车等在内的超10只汽车股涨停。
对于购置税减免政策,车企较为乐观。长城汽车向《红周刊》表示,“刺激政策肯定会有拉动作用。”广汽集团表示,“因为力度很大,整体对市场会有促进作用。”
预计传统燃油与新能源汽车复苏节奏完全不同
对于政策刺激的效果,周丽君有不同看法,他指出,“减免600亿的刺激政策,一般理论上越低端的车型越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但对于车市的促进作用我认为还有待商榷。因为10年前,2009年的时候国家推出了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刺激政策,但因为2008年是金融危机,随着2009年推出这一系列政策,对汽车销量的拉动立竿见影,中国当年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车市。但是现在的消费者很多都是换车,这部分消费者会购买价格更高的汽车。这意味着,目前的对汽车市场的刺激力度可能不如10年前。”
周丽君表示,“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疫情对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我认为可能至少需要半年或者一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而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汽车未来1、2年的销量都可能在低位徘徊。”
另外,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复苏节奏预计也将会有很大不同。真锂研究创始人、总裁墨柯向《红周刊》表示,“传统的燃油汽车谈不上最差的时期已过,接下来有可能会变得更差。但相对而言,因为行业转型电动化的趋势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会继续向好。”
在墨柯看来,造车新势力、一些转型新能源汽车步伐较快、机制灵活的车企,相对更值得关注。“比如造车新势力,尤其是‘蔚小理’,它们没有传统车企的思维束缚,在未来的电动汽车的发展当中,我认为更多需要依靠它们来颠覆整个汽车行业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让新能源汽车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所以‘蔚小理’的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另外,在转型电动化的传统车企中,目前比亚迪做的最好,因为它本身具有电池的优势。其他一些机制相对灵活的传统整车厂,如广汽,将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运营(将广汽埃安单独拆分),进行市场化运作,将来还有可能会上市。再如长城和吉利这样的民企,无论从公司机制以及向新能源的布局来看,也是相对具有优势的。”墨柯向《红周刊》分析指出。
不过,对智能汽车有深入研究的金信核心竞争力基金经理杨超向《红周刊》表示,“一些传统车企对新能源汽车还存在重视不够或左右互搏等问题。而一旦这些传统车企下定决心,发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方向,将能够延续其在渠道、品牌方面的优势。目前也有传统车企与自动驾驶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如果那些传统车企能够及时转型,抓住汽车电动化向智能化发展机遇,也有很大潜力。”
本文源自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