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240多名农民工的饭碗

  “目前,几个有意向投资的企业家来厂参观,合作洽谈也很顺利,有望为企业引进资金近千万元。”近日,重庆市江津区检察院检察官前往当地一家玻璃制品企业回访。他们从企业得到一个好消息——“主心骨”回来了,企业达产率提高了10%,资金到位后3条生产线将全面复工复产。

  检察官看到,企业车间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工人来回忙碌着,置物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待加工的半成品酒瓶。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家玻璃企业却曾陷入绝境。

  今年7月27日,该院收到江津区非公联席领导小组关于集中交办民营企业困难问题的通知。其中就反映了喻某的问题。喻某在当地创办了一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300余人就业,也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去年他因犯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在北碚区接受社区矫正。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断崖式下滑,喻某却既不能到厂实施管理,也不能出市拓展业务,企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一个月前提交的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暂未得到批准,我只能通过电话指导生产,真是干着急。”喻某忧心忡忡。

  “公司员工80%是附近村民,还吸纳了不少建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企业办公室主任说,“如果能帮助喻某尽快完善相关手续,也许就能挽救一个企业,保住240多名农民工的饭碗。”

  在进一步核实案情后,7月28日,检察官们向执行地社区矫正部门了解情况,协调沟通在矫对象申请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审批程序等情况。了解该企业的实际困难后,该部门加快了审批流程。7月31日,喻某提交的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获得批准。从接到线索到申请获批,只用了5天时间。

  “喻总回来后,大家都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工人们陆续回到厂里,企业正加快复工复产。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江津区检察院对辖区内在矫对象复工复产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该区现有50余名涉企矫正人员逐一电话联系,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存在困难问题等。针对13名在矫对象提出的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该院经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帮助其全部获得批准。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19 字。

转载请注明: 保住240多名农民工的饭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