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部部长马立文:致力氯碱技术创新应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小涵 实习生 房倩茹 通讯员 刘晓林
中国离子膜行业蓬勃发展伊始,也是马立文为技术革新和设备引进而孜孜不倦的起点。他参与设计建设的液氯充装站为集团年增效2000多万,参与研发的氯气干燥装置降低含水量90%……他精于革新研发也乐于传道奉献,两年多的时间里,前后向国内氯碱企业多批学习人员传授了行业领先的操作技术,更在疫情期间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地生产消毒液原料,为行业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贡献国人力量。2021年,马立文被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参与研发干燥装置
彰显行业实力
今年51岁的马立文,目前担任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部部长。此前从1990年到2009年,他由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长为氯碱装置的技术带头人。离子膜烧碱技术的改造,液氯充装站的建设……集团不计其数设备的设计、引进都与马立文这个名字紧紧地绑在一起。2008年,马立文凭借这些技术获得了“山东省化工行业首席技师”的称号,被集团公司多次评为一类技术带头人。
20年前,我国氯碱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技术上较发达国家尚有欠缺。“当时的氯气输送设备对氯气干燥系统要求低,干燥后的氯气含水相对较高,很难达到理想水平。”马立文说:“我们当时打算购买国外公司的干燥设备,但谈判桌上对方开价高得离谱,令人瞠目结舌。”
为了摆脱技术钳制,项目组决定由马立文牵头,研发建设一整套能够满足新氯气输送需求的氯气干燥系统。从2003年开始,马立文先是从硫酸的基本干燥原理进行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多方实地考察,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这套干燥系统的建设。从干燥基本原理、干燥流程的确定到填料塔、泡罩塔等设备的设计,新建的干燥设备里外上下都是实实在在的“中国配方”。从效果上看,这套干燥系统将氯气含水量从200ppm降低至20ppm以下,不仅成功达到生产标准,更彰显出我国的制造实力,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创新设计液氯充装站
增创效益两千多万
2008年,滨化东瑞公司配套的耗氯装置PVC、三氯乙烯、环氧丙烷等受市场需求影响不能满负荷运行。“没有市场需求,耗氯装置负荷低,开了就容易赔钱。”马立文说:“当时市场对氯气和烧碱的需求还不错。由于耗氯装置的影响氯碱这边产生的氯气无法完全被消耗,装置负荷就提不上去。”马立文回忆,最差的时候负荷仅能开到应到的三分之二。
装置系统负荷不足,即使有市场需求也无法正常生产,更别提创造效益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立文向公司提出了外售生产中无法被消耗的液氯,提升氯碱生产负荷,建立液氯充装站。方案提出后得到了集团项目审批,马立文立刻着手设计图纸、勘测数据,终于在2009年看着这套设备投入使用。
正如预计的那样,充装站使氯碱装置能够满负荷运行,既降低了运行费用,又迎合了当时市场对液氯的需求,第一年就为集团增创了两千多万的效益。“到现在为止,当时建设的充装站仍满足液氯充装的各项安全要求。”马立文自豪地说。
乐于传道奉献
争分夺秒为抗疫献力
2005年,滨化集团引进了国内第一台德国氯气透平压缩机。这是一台具备世界领先技术水平的装置,尽管日后它为集团节能降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此时的它对众人来说还是一位不太熟悉的“新朋友”。“连怎么运行我们都不清楚,只能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不停地试运行,一遍又一遍。”经过不断的研究尝试,马立文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氯碱车间的运行流程。
滨化集团成功运行透平压缩机后,全国各地的氯碱生产企业纷纷来到滨化学习观摩。作为课程主讲人的马立文除了要完成日常工作外,每天还要拿出时间与学习人员交流技术,教会他们如何使这台设备发挥最大效用。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对国内多批学习人员进行了授课指导。对他而言,能为国家氯碱行业发展献力献策,自己累并快乐着。
马立文为企业“献出力量”的时刻也不胜枚举。疫情期间。在诸多企业下达居家办公通知的时候,他却带领整个氯碱车间打响了紧张的“生产战”。
“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重要原料,疫情防控需要大量的消毒液,所以我们次氯酸钠的生产必须要跟上!”回忆起那段时光,马立文的语气中多了几分严肃。为了保质保量地向社会提供次氯酸钠,车间随时按指令组织生产。不论是白班还是晚班,他从未提及过“苦累”二字。
30年如一日,马立文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氯碱生产的道路上,积极创研、不断革新,把氯碱生产这样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创新研发的路上,不仅需要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马立文这样奋斗在车间一线的能工巧匠,他们为平凡的岗位创造出非凡的价值,更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保驾护航。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