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民生策略:当下的位置应该可以乐观一点

由 劳新忠 发布于 财经

Summary

摘要

1A股反弹放缓,全球处于金融紧缩下的混沌期

继上周反弹之后,本周A股主要指数中仅有中证1000/小盘成长取得正收益,而与宏观经济更相关的大盘风格则出现了大幅下跌。行业上仅有8个板块上涨,消费板块出现大幅下跌。正如我们此前提到的,如果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反转信号迟迟未出现,则反弹的持续性就会降低。而与之相反,本周美股在10年期国债快速上升并突破4.20%的背景下,出现了大幅反弹,更值得关注的是能源股领涨全市场。金融紧缩在过去一段时间压制了长久期资产与大宗商品的价格,反而给与了投资者基于过往经验去期待金融紧缩结束后长久期资产反弹的空间。近日,非美央行相继释放了加息放缓的信号,而美联储也传递出了加息“边际放缓”的预期,尽管路径仍然波折,但是全球市场正将进入下一个“揭晓时刻”。在我们看来,未来真正的变化在于金融紧缩放缓后的世界并不像投资者所预期的那样。

2当下的位置:应该可以乐观一点

考虑到当前A股的风险补偿水平,投资者应该可以乐观一点:在相同的点位之下,当前全部A股的CAPE估值水平处于较低位,低于历史均值;而以10年期国债计算的全A风险溢价仍处于历史+1倍标准差以上。在全球紧缩下,以10年期美国国债计算的全A风险溢价只是到了历史均值,这从一定程度可以部分解释以北上配置盘为代表的资金在近期仍持续卖出金融和消费行业的行为。目前市场处在以两融为代表的交易资金活跃度回补中,结构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全市场投资者都在混沌中等待下一场景的出现,修正本已混乱的预期。市场的机遇大于风险:即便市场可能有“破”的风险,但是大部分的“破”又会带来“立”的机遇。

3最确定的未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反弹正在孕育

历史来看,大部分时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大宗商品也会在衰退初期大幅上涨,随后下跌,然后在衰退尾声止跌反弹。背后原因可能是进入衰退前商品价格已经计入了大量宏观下行预期,而进入衰退后反而可以交易供需基本面,同时伴随着美元的走弱。在以往衰退预期形成中与随后的实际衰退期,通胀回落的结果其实是需求回落叠加产能过剩共同带来的。但这一轮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本轮商品价格上行过程中上游生产商的资本开支并未明显增长,供给刚性其实很强,因此面对加息带来的需求回落压力,价格即便会有所回落,但也主要是由需求和需求预期走弱导致。一旦市场因为美国经济预期走弱最终形成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的预期,大宗商品反而随时可能全面反弹,就如1979年沃尔克所面临的一样。这一点市场似乎已经在向我们预演:9月27日美元指数见顶之后,大宗商品也出现了明显反弹。在美元真正确定走弱后,大宗商品的全面反弹有望开启。不过供需基本面决定了不同品种的涨跌幅度。在人民币走弱概率较大的未来,有滞必有胀是重要主线。

4混沌中的未来:短久期资产的时代

投资者要逐步迎接从长久期开始向短久期资产全面过渡的时代。劳动力相对资本,实物资产相对金融资产,资源相对于制造、重资产相对于轻资产,价值相对于成长,前者全面占优的时代正在到来。对于上述远期图景,我们也并未作好充分准备。在模糊时刻,我们也只能把握其中部分的机遇,维持对于大宗商品对应行业的年度级别推荐:油、有色金属(金、铜、铝、钼)、资源运输(油运、干散)和煤炭;成长关注:国防军工,信创。

风险提示

报告正文

1、A股反弹放缓,全球处于金融紧缩下的混沌期

继上周反弹之后,本周A股主要宽基和大部分行业指数均出现了下跌。具体来看,本周主要指数中仅有中证1000/小盘成长取得正收益,而与宏观经济更相关的大盘风格则出现了大幅下跌。行业上,仅有8个板块上涨,主要集中于TMT+医药板块;而大部分板块均出现明显下跌,尤其是大部分消费板块(以食品饮料、家电为代表)。正如我们此前提到的,如果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反转信号迟迟未出现,则反弹的持续性就会降低。

与之相反的是,本周美股在10年期国债快速上升并突破4.20%的背景下,出现了大幅反弹,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能源股领涨全市场。同时,从大宗商品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商品均跑输股票,这与1970s美国滞胀时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大幅下降但中枢确定抬升之后,股票跑赢对应商品的特征较为相似。

2、当下的位置:应该可以乐观一点,等风来

尽管对于A股底部反弹的持续性我们无法确定,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位置可以乐观一点。因为从预期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当前A股的“性价比”或是给予投资者的风险补偿水平,都处于历史高位。具体而言,在相同的点位之下,当前全部A股的CAPE估值水平处于较低位,低于历史均值;而以10年期国债计算的全A风险溢价仍处于历史+1倍标准差以上。

尽管如此,反转的胜率信号其实并未真正出现。我们看到不同投资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1)以北上配置盘为代表的资金在近期仍持续卖出A股,尤其是金融和消费行业,这可能与他们对于政策预期的变化有关。而在美债利率大幅上升的环境下,其实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计算的A股风险溢价已经不再那么具备吸引力。

(2)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近期两融的活跃度触底回升,而普通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下行之后有所企稳。这可能意味着的是预期收益率较低的两融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有所恢复,而前期较为悲观的公募投资者虽然不再降低仓位,但也没有大幅加仓。

目前压制A股的主要因素在于国内基本面的预期,而压制美股的主要因素在于美联储加息节奏与幅度。上述因素是未来市场能否持续反弹甚至出现反转的关键。

当下来看,A股投资者已经消化了前期国内基本面下行的现状,但预期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这也是为何反弹并未持续的原因:信贷结构仍有待改善,政策预期仍有待验证。

而美股则在交易美联储加息放缓: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联邦基金期货所隐含的加息节奏和幅度分别是:2022年11月加息78BP、2022年12月加息65BP、2023年2月加息37BP、2023年3月加息10BP、2023年5月停止加息。海外市场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加息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值得担忧的是10月美国短期/长期通胀预期反而有所回升,这可能会让市场预期与美联储实际行动之间出现较大差异。

所以其实目前国内基本面预期扭转和海外加息节奏放缓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下急于押注悲观或者乐观的一面可能“性价比”都不高,这也是我们认为目前博弈“困境反转”的投资者需要持续关注的地方。市场底部反弹阶段,价格信号本身并不能成为入场的理由,压制因素能否出现真正的改善才是关键。

3、未来最确定的等待:海外滞胀

历史上看,美国进入一般衰退期,其实大宗商品也会在衰退初期大幅上涨,在衰退尾声止跌反弹。在近五十年内的六次衰退中,大宗商品从衰退开始至结束以收跌为主,其中金属价格跌幅较大;美元指数与黄金基本收涨。但过程值得关注:商品价格在衰退初期大幅上涨后持续回落,在衰退接近尾声时止跌反弹。这可能是进入衰退前需求下行就已经被大幅计入商品价格中的原因。

但容易忽视的因素是:通胀的回落还来自于前期价格上行过程中所增加的资本开支带来的供给过剩。所以以往衰退时期,通胀回落的结果其实是需求回落叠加产能过剩共同带来的。但这一轮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本轮商品价格上行过程中上游生产商的资本开支并未明显增长,供给刚性其实很强,因此面对加息带来的需求回落压力,通胀即便会有所回落,但是不太可能大幅回落(中枢比之前高),而且回落的斜率也不能参考此前的衰退时期情形。

因此如果本轮通胀回落的来源仅有美联储加息而没有供给弹性增加,那么就会导致:一旦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大宗商品反而随时可能爆发,就如1979年沃尔克面临的困境一样。我们看到9月27日美元指数见顶之后,大宗商品也出现了明显反弹,尤其是原油。

4、以开放的态度等待未来

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各自市场的投资者都在前期市场持续下行之后,寻找乐观的理由,布局各自的“困境反转”方向。但是未来当美元走弱真正走进现实时,才迎来市场定价修正最大的时刻:这一次,可能将会变成以大宗商品的反弹为主。投资者要趁上述的一切真正来临前,逐步迎接从长久期开始向短久期资产全面过渡的时代。劳动力相对资本,实物资产相对金融资产,资源相对于制造,重资产相对于轻资产以及价值相对于成长,前者全面占优的时代正在到来。

对于上述远期图景,我们也并未作好充分准备。在模糊时刻,我们也只能把握其中部分的机遇,我们维持对于大宗商品对应行业的年度级别推荐:油、有色金属(金、铜、铝、钼)、资源运输(油运、干散)和煤炭;成长关注:国防军工,信创。

5、风险提示

1)海外加息超预期。如果美联储继续超预期加息,则对于需求的抑制将会持续,此时大宗商品以及相应的股票可能会重新下跌。

2)国内经济波动收敛。如果国内经济波动收敛,则意味着经济弹性不足的同时也无深度衰退的风险,叠加宽松的流动性,对于成长股有利。

3通胀超预期回落。如果通胀不及预期,大幅回落,则会影响市场对于长期通胀的预期,通胀粘性的逻辑可能会被证伪。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