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市值被昔日小弟反超1800亿,前创业板股王怎么了?

由 梁丘怜翠 发布于 财经

二师兄身价还在上涨,养猪造富的神话还在继续。根据上市猪企中报,净利润增幅少则几倍,多则几十倍。

8月19日晚,A股养猪大户温氏股份发布中报,净利润增幅200%,扣非后增幅569%。光看业绩数据,可能有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业绩上涨,股价上升,温氏股份股东赚大钱,个个红光满面的画面。

诡异的是,事实恰好相反。自2019年3月创下36元高点之后,温氏股份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截至8月20日收盘,温氏股份报23.88元,较高点跌幅33%,总市值1522亿元。同期,A股不少养猪个股大涨特涨,比如牧原股份涨了200%。

温氏股份的表现很尴尬,2019年凭借猪肉的奢侈,不仅股价领跑同行,还贵为创业板股王。如今王冠失色,总市值被昔日小弟牧原股份赶超,还不是超了一点半点,牧原股份目前市值3366亿元,温氏股份相比少了1800亿元。

为什么?相信这是很多人心里的疑问,尤其和牧原股份的表现相差迥异。问题可能出在养猪模式上,在A股养猪界,温氏股份主打“公司+农户”,牧原股份主打自繁自养模式,两家公司的市值对比其实是两种模式的PK。

风口上的猪造富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2018下半年,二师兄远在非洲的表哥得了非洲猪瘟,不仅要被抬棺,还很容易传染。流传到国内,导致了国内的猪肉产量减少了四分之一,价格也就涨上去了。

根据猪价数据走势,8月20日,标准体重生猪价格37.28元/公斤,仍旧处在高位。2019年1月,生猪售价在12-13元/公斤,如今翻了3倍,有人吃红烧肉很久没有放纵过了。在2-5月,猪价曾经历一波下行,跌至30元/公斤附近,但在5月又反弹回来。

民生银行研究员分析,随着餐饮业经营逐渐恢复,猪肉消费需求逐渐增加,但供给仍然偏紧,再叠加水害引起的调运受阻,导致猪肉价格的同比涨幅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回落。

猪价明显受到供需关系影响,根本原因还在于猪肉是刚需,中国人是全球最能吃猪肉的人,人均年消费猪肉量40斤,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小半头猪,且吃肉欲望非常稳定,全年消费量大概在5500万吨,2019年特殊年份才下降到4486.6万吨。

刚需+稀缺,生猪披上了茅台的外衣。猪价一涨,最开心的当然是养猪的。比如温氏股份,在2017-2018年的猪价下行周期中,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指标都不好看,一到2019年那就扬眉吐气了,2020上半年的数据也是200%的增长。

开心的还有投资者,2018年8月,温氏股份从15元底部开始启动,2019年3月涨至36.46元,总市值2300亿元,一度成为创业板股王,股东打开账户,仿佛都能闻到肉香。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散户跟风,温氏股份的股东户数从2018年底的4.18万上涨至2020上半年的12.45万。

但颇为尴尬的是,猪价依旧居高不下,但温氏股份的股价却再也没能向上突破,即便昨日半年报业绩大幅增长,温氏股份今天也就开盘上涨意思了一下,最终还是小幅下跌收盘。更丢面子的是,温氏股份是A股养猪规模最大的企业,总市值却被小弟牧原股份反超。

2019年以来,牧原股份养猪暴富的故事广泛流传,由于股价暴涨,实控人秦英林夫妻俩的身家财富从2018年的245亿元,涨至1900亿元。根据2019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1900亿元的身价仅次于马云、马化腾和许家印,排在中国富豪榜第四位。

两种模式在PK什么?

按照正常逻辑,业绩是股价最大的支撑,温氏股份被反超,一定是先从业绩开始的,业绩反超靠什么?当然是猪的数量,非洲猪瘟下,大量的猪被捕杀,谁的手里猪多,谁的业绩就更强。

谁的手里猪多,表面上是规模的较量,其实是模式的较量。温氏股份的是“公司+农户”,牧原股份的是自繁自养。现代农业中,公司+农户比较流行,在央视的《对话》节目中,嘉宾普遍认为,非瘟时代“公司+农户”模式更靠谱。

有嘉宾表示,自繁自养的情况,疾病很难控制,各种疾病只会越积越多。但如果是公司+农户的方式,断奶母猪就离开猪场了,母猪只管繁殖,这里要求高技术、高生物安全、高管理水平,就是让疾病在母猪场不能爆发。

还有嘉宾认为,公司+农户是一场双赢,等于公司做了很多专业技术方面的事情,比如像种猪的养殖,就是由公司来做的,就只做肥猪,标准化的傻瓜式的养殖的这种方式。这样的话,技术更轻松,资本压力更小,各取所需,整合起来非常好。

2017-2019年,温氏股份的营收规模在550-730亿元,净利润在39-139亿元。同期,牧原股份营收在100-200亿元,净利润在5-61亿元。从数据上看,温氏股份比牧原大了好几个码,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要说明一点的是,温氏股份业务不仅是养猪,还有养鸡等业务,牧原股份是单纯地就是养猪,但温氏股份仍旧是养猪第一大户。

2019年报中,温氏股份卖了1851万头商品肉猪,生猪收入418亿。牧原股份卖了1025万头猪,生猪收入196亿元。从2019年以及前几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收入,牧原股份都不是温氏股份的对手。

不难看出,温氏股份业绩和股价的领先,是生猪的规模占优势。这确实和模式有关,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能够让温氏股份快速扩张,对于疾病控制,理论上也能应对有利。

快速扩张和疫情防控,是两种模式的重要PK点。理论上,温氏股份对于牧原股份,优势将不断扩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恰恰相反,这说明两种模式的PK点还有其他的重要内容。

得母猪者得天下

先看一组数据。

2020上半年,温氏股份销售商品肉猪486万头,实现肉猪养殖收入232亿元;牧原股份销售生猪678万头,生猪收入207亿元。

回顾去年同期,2019半年报中,温氏股份销售商品肉猪1177万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581万头。

不难看出,温氏股份的商品猪头数同比急剧减少,而牧原股份虽然商品猪销售减少,但仔猪和种猪大量增加。反映到业绩水平上,2020上半年,温氏股份营收359亿元,净利润41亿元;牧原股份营收21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

很明显,温氏股份在生猪的销售规模和业绩上已经被追赶和反超。净利润被反超,有养鸡等其他业务表现不佳的因素,更多的原因是养猪业务增速不及牧原股份。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当然是猪的数量,更确切的是仔猪的数量。一个常识是,仔猪长大就是商品猪,成活的商品猪的规模又决定业绩规模。

非洲猪瘟来袭,大批生猪被捕杀,其中就包括育种的母猪,没有母猪,仔猪也就无从谈起。在温氏股份的财报里,表面上是缺少了仔猪和种猪的收入,实际上反映的是仔猪和种猪的不足,如果防疫水平和牧原股份相当,仔猪和母猪是影响温氏股份业绩的重要因素。

今年2月份,温氏股份发布一则《关于实施猪苗外购工作奖励的通知》,文件显示,三级公司外购猪苗工作相关的总经理级干部、经理级干部等人员,每月按照外购猪苗实际数量给予5元/头的奖励。

投资者问,是否反映当前温氏股份自有产能不足?董秘明确表示,在种苗不平衡的区域,鼓励下属公司外购部分猪苗,弥补自身产能不足,盘活公司合作农户资源,增加出栏量。

牧原股份则不同,仔猪和母猪还能大量卖出,说明自身并不缺少。这和养猪模式相关,在自繁自养模式下,牧原股份建立了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这种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所具备的肉、种兼用的特点,可以直接留种作为种猪使用。

“元”是品种的意思,二元猪就是两个品种杂交得到的后代,三元猪就是三个品种杂交得到的后代。理论上,三元母猪的生产效能与优秀二元母猪相比,下降20%左右。历史上,尚未出现三元母猪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从行业来看,三元母猪会被提前淘汰。

今年4月份,温氏股份公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正常用来生产的二元母猪紧缺,需要加大从三元商品猪中挑选优秀母猪留作种源,三元母猪占比大概30%左右。8月11日,温氏股份表示目前能繁母猪数量为110-120万头,预计在年底可达到170万头的目标。

截至今年6月底,牧原股份有能繁母猪191.1万头,后备母猪90万头。显然,从能繁母猪和品种上,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的差距已经拉大。

不难看出,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不同的养猪模式,PK的不仅是扩张速度、防疫水平,还有非常关键的繁育体系,以及与之匹配的精细化管理能力。种种因素影响下,温氏股份的生猪销售规模和净利润被追赶或赶超,市值输给牧原股份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两种模式就像是倚天剑和屠龙刀,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不同场景下,能够发挥不同的优势。在其他条件对等下,温氏股份轻资产扩张更快,牧原股份重资产扩张厚积薄发,因此也不能从一时成败论英雄。

从子公司数量上看,温氏股份主阵营在长江以南、牧原股份在长江以北,两者的阵营互有交叉,温氏股份的扩张形态像是711模式,一个区域填满再进入一个区域,牧原股份是中心往外扩散,子公司扩张像是复制粘贴,究竟谁是江湖的老大,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