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全球绿色转型:美国缺位忙“退群”,中欧携手“扛大旗”

由 习国防 发布于 财经

导读:美国在签署《巴黎协定》一年后宣布退出,而中国和欧盟正在气候环境方面加强合作,把这一问题放在经济发展,尤其是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位置。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近期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及中国的“新基建”计划等,将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中欧应避免受意识形态等分歧干扰,在国际气候环境合作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作 者

◇ 龙迪 (Dimitri de Boer) ◇
欧洲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首席代表

◇ 王毅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最近的负面新闻有点多: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中美关系岌岌可危,全球经济支离破碎,地缘政治面临危机......这着实令人吃不消。

不过,好消息也还是有的:当前,中国和欧盟正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合作,并极力推动全球范围内正在实施的环境保护工作。

图片来源:东方IC

 

绿色计划高歌猛进

中欧双方都意识到,环境保护为双边合作提供了重要机会,近期在这一问题上的讨论也更加活跃——尽管更多是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而非面对面交流。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当下,如何迅速恢复经济显然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其中将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清洁运输物流、数字时代投资(5G互联互通、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等“绿色”投资放在优先地位。

许多欧盟成员国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经济刺激计划。今年6月,德国公布了一项规模达13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涵盖能源效率、绿色交通、氢燃料等多个领域。法国刺激计划也侧重于“绿色”,重点关注绿色航空、新能源汽车、新建自行车道和中小企业活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法国的一揽子计划中有几个富有创意的新点子:法国政府在为法航荷航集团提供救助的同时,要求该公司的国内航班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同时正在起草一项新规,如果两地间乘坐高铁2.5小时之内能够到达,那么两地间航班将撤销。

 

                                            生态文明加快建设

今年初,中国“新基建”步伐加快,主要包括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以加快国内经济复苏。通过进一步提高低碳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将更加环保。预计中国政府日后还将出台更多相关措施。

2008年,中国政府曾推出规模高达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但其中涉及“绿色”的内容很有限;但这一次,绿色投资的比例预计会高得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还有大量数据表明,绿色投资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增长。日前,中国政府出资设立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这是中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第一支国家级投资基金。

最近,国际社会对中国煤炭投资水平产生了一些担忧。到2030年,中国的大部分煤炭发电将可能出现亏损。但另一方面,2019年中国在碳强度、非化石燃料占比及木材蓄积量等指标上,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这说明中国正在认真履行《巴黎协定》承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签署该协定仅一年后就宣布退出。虽然一些州和大型企业仍在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但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缺位确实削弱了世界各国的努力。

 

                                         中欧合作至关重要

当前,全球各国都面临着气候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这使得中欧气候合作变得更加重要。中国与欧盟应继续在国际范围内发挥核心作用,鼓励各国加快向低碳环保型经济过渡。

中欧双方应把“不造成重大伤害”的原则应用于所有的经济刺激措施中。也就是说,刺激资金将不能投资于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及加剧全球气温上升的项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欧盟和中国是全球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核心力量。为筹备原定今年10月在昆明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欧盟-中国环境治理项目已经组织了一系列双边研讨会,以非正式的形式讨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设计。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本就迫在眉睫的气候环境议程显得更加重要。有证据表明,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而是继续破坏它们的自然栖息地,那么诸如新冠肺炎这样的人畜共患疾病还会持续出现。

当前大自然面临着严峻危机,中欧环境合作将决定我们所处环境的可持续性。如果双方合作出现裂痕,可能导致全球为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倒退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显然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因此,中欧双方应时刻牢记这一点,避免让意识形态等分歧干扰到双方合作,并在绿色、高质量经济复苏,以及提供全球性绿色公共产品方面共同发挥引领作用。

我们相信,中欧环境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加强。双方也将在绿色经济复苏、气候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供应链等方面形成共同的发展思路。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也将进一步增强世界各地的城市、企业、机构和人民的信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出一份力。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