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燕麦科技两次被上交所“劝删”,下游“遇冷”需求收窄或承压

由 岳洪秀 发布于 财经

投稿来源:金证研

企业“自吹自擂”的现象“层出不穷”,对此,上交所曾发通知要求招股书不得使用市场推广的宣传用语和夸大其词的表述。而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麦科技”)也曾触碰“禁忌”,此前曾在招股书使用“领先”、“先进”、“首创”、“首家”,两次被上交所在问询函中“劝删”。

此外,近年来,燕麦科技未能向市场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其净利润增速上演“过山车”背后,展现出其对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或存“依赖”的另一面。雪上加霜的是,其下游行业纷纷面临“遇冷”的境地,“内外交困”之下需求或将收窄,燕麦科技如何保持其未来成长能力?

一、净利润增速坐“过山车”,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占比近五成

客户覆盖全球十大FPC企业中的前七家,自诩“已发展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品牌苹果的供应商”的燕麦科技,其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柔性线路板(也称柔性电路板,以下简称“FPC”)测试领域。

近年来,燕麦科技的净利润增速上演“过山车”,2017年下滑明显。

2016-2019年以及2020年1-3月,燕麦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4亿元、2.42亿元、2.44亿元、2.71亿元,2017-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8.37%、0.68%、11.05%。

同期,燕麦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0.92亿元、0.31亿元、0.66亿元、0.91亿元,2017-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66.66%、114.91%、37.78%。

到了2020年一季度,燕麦科技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0.39亿元,净利润为0.15亿元。

据第一轮问询函回复,2017年燕麦科技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为受股份支付影响、受汇兑损益影响,以及主营业务成本增加等。

值得一提的是,燕麦科技营收规模小于可比公司,但毛利率却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2017-2019年,燕麦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5.02%、59.4%、60.04%。

反观可比公司,同期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源创”)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5.03%、55.38%、46.55%;杭州长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川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1%、55.6%、51.15%;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杰股份”)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1.02%、50%、49.76%;牧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德”)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4.02%、69.63%、64.44%。

2017-2019年,上述四家可比公司综合毛利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4.29%、57.65%、52.98%。

可见,2019年,燕麦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已高出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七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与华兴源创、长川科技、博杰股份、牧德进行对比,燕麦科技的营收规模位列第三。而到了2018年,其营收规模便已位列第四,仅高于长川科技。

据同花顺iFinD及台湾证券交易所数据,2019年,华兴源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58亿元,长川科技的营业收入为3.99亿元,博杰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25亿元,牧德的营业收入为5.9亿元。而同期,燕麦科技的营业收入仅为2.71亿元。

显然,到了2019年,燕麦科技营收规模已被长川科技“超车”,营收规模不及可比公司。

对此,燕麦科技在第二轮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可比公司收入规模与毛利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营业收入较低的长川科技毛利率水平高于营业收入较大的博杰股份和华兴源创。且可比公司由于所处的主要细分领域有所不同,产品具体的配置、功能、成本等也会有所差异,故毛利率有所差异。

需要指出的是,燕麦科技或对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构成“依赖”。

据招股书及第一轮问询函回复,2016-2019年,燕麦科技享受的税收优惠合计金额分别为2,143.93万元、1,770.21万元、1,919.26万元、2,396.28万元;同期,燕麦科技计入营业外收入及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924.06万元、1,253.61万元、1,396.13万元、1,783.09万元,

即2016-2019年,燕麦科技享受的税收优惠及计入营业外收入及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合计金额分别为3,067.99万元、3,023.82万元、3,315.39万元、4,179.37万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3.22%、98.22%、50.11%、45.85%。

可见,燕麦科技净利润对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或存“依赖”,甚至2017年占比超九成,而2019年有所下降,但政府补助及税收优惠合计占净利润的比例仍保持在四成以上。

若日后失去补助的“加持”,燕麦科技业绩是否迎来“变脸”?犹未可知。而其问题并未结束。

二、下游行业“遇冷”需求收窄,业绩增长点或遇“内外交困”之殇

对于燕麦科技而言,其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销售表现或并不“给力”。

据招股书,燕麦科技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测试设备、测试治具、配件及其他等。其中,自动化测试设备包括多工序测试设备、自动化测试系统以及智能化视觉检测设备三种。而且FPCA的智能化视觉检测设备,是燕麦科技主动研发模式下的重点研发项目,也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然而2016-2019年,燕麦科技智能化视觉检测设备的销量分别为0台、0台、11台、1台。

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上交所问及燕麦科技人工智能视觉检测设备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能量产的原因。

在上述回复中,燕麦科技表示,在当前的开发阶段,公司人工智能检测设备仍存在“对于新的被测产品,编程时间较长”、“对于新被测产品的检测程序最初上线的时候,缺陷检出率通常还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需要在检测程序上线后,不断收集严判样本和漏判缺陷样本,补充训练,以增强设备的检出能力”等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因此未能对人工智能检测设备进行量产。

除上述问题以外,燕麦科技下游行业遇冷,也是其需要直面的问题之一。

据招股书,燕麦科技主营业务为自动化、智能化测试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其测试设备主要应用于FPC测试领域,其产品的主要应用终端为消费电子领域、汽车电子领域以及通讯领域等。

其中,燕麦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在通信、汽车电子领域仅实现少量销售收入。也就是说,消费电子领域的行业情况与燕麦科技息息相关。

然而近年来,国内外消费电子领域的行业情况并不理想,燕麦科技下游需求或将收窄。

2019年,在燕麦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外销销售占比为89.95%,内销销售占比为10.05%。

据工信部数据,2016-2018年,国内智能手机的产量分别为15亿部、14亿部、13.92亿部,2017-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6.67%、-0.6%,增长缓慢。

到了2020年1-2月,国内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32.5%。

而智能手机出货量方面,自2017年起,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陷入负增长的态势。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引援自IDC数据,2015-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4.33亿部、14.71亿部、14.72亿部、14.05亿部、13.71亿部,2016-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2.3%、-1%、-4.1%、-2.3%。

不仅如此,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引援自IDC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近12%。

不宁唯是,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样“难掩”下滑的窘境。

据工信部数据,2016-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5.22亿部、4.61亿部、3.9亿部、3.72亿部,2017-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1.6%、-15.5%、-4.7%。

不止如此,平板电脑的市场表现同样不及预期。

IDC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缩减至4,350万件,同比增长-0.6%。2019年全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14,400万件,同比增长-1.5%。

而放眼国内,据工信部数据,2017-2019年,国内平板电脑的产量分别为8,628万台、8,869.58万台、11,086.98万台,2017-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4.4%、2.8%、25%。

然而到了2020年1-2月,国内平板电脑产量同比增长-24.5%。

此外,IDC数据显示,2015-2019年,国内平板电脑商用市场出货量分别为589万台、635万台、541万台、574万台、480万台,2016-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7.9%、-14.9%、6.2%、-16.4%;同期,消费市场出货量分别为2,003万台、1,752万台、1,688万台、1,649万台、1,760万台,2016-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2.5%、-3.6%、-2.3%、6.7%。

除此之外,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也未能“幸免”,其国内外市场规模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下滑。

据FPC制造厂商深圳卡博尔科技有限公司官网,2015-2018年,国内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136.8亿元、261.3亿元、350.2亿元、438.5亿元,2016-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91.01%、34.02%、25.21%,增速呈下滑趋势。

而据招股书引援自IDC数据,2015-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分别为0.79亿件、1.04亿件、1.35亿件、1.72亿件,2016-2018分别同比增长32.03%、29.43%、27.56%。预计2019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可达1.99亿件,同比增长15.27%。

事实上,不只是消费电子领域,近年来,国内外汽车电子领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16-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分别为1,310亿美元、1,420亿美元、1,520亿美元、1,620亿美元,2017-2019年预计分别同比增长8.4%、7%、6.3%。

而国内汽车电子销售额增速也放缓。2015-2018年,国内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额分别为4,235亿元、4,617亿元、5,400亿元、5,800亿元,2016-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9.02%、16.96%、7.41%。

值得一提的是,燕麦科技所处行业市场容量有限,公司可持续盈利能或存疑。

根据签署日期为2020年3月23日的公告《燕麦科技及保荐机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之回复报告》,燕麦科技测试设备的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以苹果公司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受苹果公司自身增速的限制,以及苹果公司对FPC需求的限制,公司FPC测试设备的市场容量有限。

面对上述问题,燕麦科技将如何确保其持续盈利能力?《金证研》沪深资本组将继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