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策略:创业板涨跌幅放宽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继续看好机构牛、结构牛
中信证券:创业板涨跌幅放宽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上涨临近开启
创业板涨跌幅放宽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随着内外部扰动因素的逐渐消散,市场下一轮上涨也临近开启。A股市场已经进入增量资金驱动的模式,而非存量博弈的市场,要淡化风格切换的思维,强化基本面趋势和弹性逻辑。预计下一轮市场的上涨在行业层面是全局性的,在行业内的分化会加剧。维持8月以来三条主线的推荐,一是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涨价和全球经济修复的周期板块;二是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三是绝对估值足够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块。
国盛策略:注册制不改创业板3000点趋势 继续看好机构牛、结构牛
近期的调整更多是大涨后的震荡消化。不论是外部风险,还是内部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或者涨跌幅限制放宽,都不构成系统性风险。继续看好创业板3000点。外部风险已非主要矛盾,宏观流动性也不会系统性收紧。因此,股市流动性充裕下,当前市场大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海通策略:A股整体估值处历史中等水平 配置均衡重视券商
基本面回升源于两大动力,即盈利周期轮动和政策推进;部分板块存在结构性高估,A股整体估值处历史中等水平;三季度随着基本面修复的趋势逐步确认,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早周期行业基本面回升更明显,值得关注;四季度则重点关注地产银行等低估值板块,一方面银行地产的补涨需要宏观经济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四季度基于排名等因素,会出现资金博弈的现象,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板块低涨幅、低配置、低估值,历史上看四季度可能被资金追逐。
兴业策略:经济走向复苏 关注周期行业
站在当前时点,经济正在走向复苏,这一过程可能因为洪涝、疫情反复等有所波折,但国内经济复苏的趋势已经确立,“价”PPI逐级改善,“量”部分行业已经开启补库存周期,剩余行业也在加速去库存。沿着经济从“通缩”转向基本面“复苏”,部分行业进入补库存周期,特别是当前处于库存周期底部区域的中游原材料、工业品,如有色、化工、机械、建材等。PPI改善+补库存的“量”、“价”齐升的格局是对这些品种盈利改善较好的阶段。
国君策略:中期将围绕震荡中枢蓄势 顺周期强势望维持
本周市场在分化中分歧不断放大,3100-3400震荡望延续,短期挑战上沿遇阻后,中期将围绕震荡中枢蓄势。从DDM模型出发,盈利修复未来向上向下超预期空间均有限,风险偏好提升难度较大,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动能放缓。政策方面,美国刺激政策加码可能性较大,国内货币宽松基调尚未转向。顺周期板块上涨有望使沪强深弱格局延续,但市场仍将呈震荡格局。
天风策略:中长期看 把核心配置放在消费和科技的方向中分歧不大
对于A股的科技股而言,在当前的高估值背景下,未来股价可能会面临分化,后续景气度能够快速提升的板块将继续对高估值保持容忍度。寻找仍然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建议以渗透率大概率底部提升为线索,关注两个维度:全球范围内销量提升带动渗透率提升的新能源汽车和无线耳机;国内大循环为主背景下国产化率提升的军工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信创(芯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半导体设备等生产线设备。
方正策略:估值扩张阶段性暂停 市场仍然积极有为
流动性的二阶拐点对应着全市场估值扩张的阶段性暂停,但不对应出现大跌风险,市场大跌往往出现在一阶拐点出现即流动性环境实质性收紧后,对应经济高点+流动性紧缩的组合。流动性的二阶拐点也不一定带来市场风格的切换,风格切换的主要逻辑还是产业趋势。继续寻找产业趋势向好,业绩高增长的赛道是流动性二阶拐点后一阶拐点前的制胜之道。危机应对模式下,流动性超预期宽裕更容易成为前期市场交易的主要逻辑,相应的也对流动性的边际变化更为敏感。而经济弱复苏环境下,流动性宽松不是首要逻辑,以寻找结构性机会为主。
粤开策略:创业板注册制启航 后市以稳为主
近期,创业板指数调整较为充分,从7月最高点2896点,到8月21日的2632点,跌幅为9.1%。创业板较其他指数调整也更为充分,近一个月跌幅为2.4%,其他指数皆为上涨。所以,前期的充分调整有利于本周交易制度改变后的稳定,虽然涨跌幅限制加大,但整体向下空间有限,后市无需担忧交易制度带来的波动。配置方向:国防军工、科技、消费仍具有长线价值。
安信策略:短期纠结不会扭转中期趋势 未来将呈现出震荡向上格局
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主要呈现出“震荡向上”的格局。在此逻辑下,顺周期板块会有补涨和修复性质的表现,同时也需要注意复苏依然是缓慢的,风格未必是一边倒的,周期股的机会也是结构性的,从中也要寻找阿尔法和周期成长股。重点关注周期成长股(化工、机械、有色)、白酒、军工、保险、券商、苹果链、云计算、信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