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观:马伊琍:被奶妈妈们 你们应该拥有更多 2015.11.16日
由马伊琍和朱亚文主演的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已开始热播。关于这部戏的讨论焦点,除了隐婚、大尺度的激情戏、朱亚文的长腿之外,还有马伊琍在戏里的形象。
她的形象一度引起了“不穿内衣”、“不会穿内衣”等质疑。随后,马伊琍在接受采访时回应,在拍戏期间,恰逢二女儿出生,“因为我边拍戏边喂奶,一直到杀青。哺乳期的妈妈为了奶水好,不能穿任何塑形内衣,只能穿非常舒适宽松的哺乳背心。等你当了母乳妈妈就知道了。”朱亚文也盛赞她,“马伊琍为家庭、孩子牺牲很多,她将很多感受都融入了角色,现场拍摄也很专注。”
也是因为质疑和回应,人们重新注意到马伊琍的母亲身份,以及作为母亲的种种表现:她是母乳喂养倡议者,而且身体力行,她大多数的微博都和女儿有关——她到女儿的学校里,给孩子们当故事妈妈;她钻研夏天防蚊术;她出门拍戏也会因为没法陪女儿过生日而觉得不安……看来,她微博上的人生宣言是真的:“不论工作,还是爱情,我从不喜欢口头表白,只做实干家!”
但是,这位实干家自己的生活呢?她因为“文章出轨事件”,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被舆论围观的状态,媒体们讨论她和文章、孩子如何相处,追拍她的每个生活细节。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马伊琍——她把生活的全部精力放在了演戏、家庭和孩子上,留给自己的部分很少。
现代人,确实很难有“自己的生活”。在这条路上,稍不留心,就会滑向“自私”、“不负责任”的境地。我朋友的姥爷就是这样,他在物资还需要按户口分配的年代,突然从家里搬走,在村头搭了间房子,独自生活。作为成年男性,他的口粮标准比较高,但他一两粮食、一块饼、一颗糖也不肯分给儿孙。他的口头禅传遍全村:“我活好才算是好。”后来他生了病,也并不要求儿孙去照顾,生死自负。起初,我听到他的事迹时,觉得非常难以理解,但经历世事之后,似乎稍微明白了一点:他是适合独自生活的,也希望独自生活,但在那样一个时代,在农村宗族、邻居的压力之下,他不得不组建家庭,结婚生子。但内心深处,他是抗拒这种生活流程,也拒绝这种责任分配。挣扎多年,待儿女长大了一点,他终于做出了尊重自己意愿的选择。
同样,女性想有“自己的生活”,也得付出代价,她很可能因此变成众人口中不顾家的女人,甚至“荡妇”。并且,因自古以来的偏见,男权社会里的男性在家庭角色中并没有像女性那样被赋予较多要求,生养后代的责任压力更多给予了女性。在贾静雯和前夫的离婚争女大战中,媒体就不断放出对她不利的消息,最为严厉的指责是,当初夫家要求她放下演艺事业,全家赴美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她也曾应允,但“结婚四年,做妈妈的她,仅在孙家待了一个月”。对许多女性来说,这就像一场自我放逐,整个社会在指责女性的时候,最严重的罪名,也常常指向最正常的“个人需求”。
现代社会,普通女性要承担各种社会角色和家庭责任,整个社会的分工、薪酬水平、福利设计,都还未向育儿女性提供充分的生活保障,她们最终得培养出一套适应这种现实的生活哲学:家庭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很多女性之所以持有这种观点,是经济压力下的主动选择,也是旷日持久的社会文化催眠、自我说服的结果。
所以,即便是经济得到极大自由的女明星,也逐渐消失在家庭生活里。这常常让我感到遗憾,比如张柏芝,她总是拖着孩子出现在工作中,她参加综艺节目,也是为了宣传一款与育儿有关的APP,在真人秀《明星到我家》里,她带孩子的能力更是得到全面展示,抱孩子和给孩子洗澡的动作,都极为娴熟。节目播出后,识货的女观众们,立刻认可了她的育儿实力,对她交口称赞。
但是别忘了,女性除了有妻子、母亲的角色,还可以是商人、战士、旅行家、摄影家……拥有一切独自上路、天涯孤行的权利。
所以,无论是在《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部现代奋斗题材的电视剧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马伊琍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都能折射这样一个意义——即便现实暂时把女性禁锢住,女性也应该不断地争取靠近自己内心希望的角色和生活,这种终极追求,也将会是一种时代进步之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