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观:老演“鬼子”的矢野浩二,为何会受日本表彰 2016.2.22日
1943年,为了争取美国的支持援助,中国当时的“第一夫人”宋美龄对美国进行了一次盛大访问,掀起一场以蒋夫人命名的超级旋风。美国人也好,华侨精英也好,甚至好莱坞明星也好,都被这股风潮迷得晕头转向,但是,在好莱坞,被称为“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的黄柳霜,尽管多次捐资出力支持抗战,但始终求见蒋夫人一面而不得。
黄柳霜被拒见的理由很简单,傲慢与偏见。对于这个长期只能在好莱坞扮演华人妓女、奴隶的洗衣工后代来说,无论她多么努力,在机会有限的异国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与认可,在那个年代,对于中国这个屈辱中的民族来讲,别说混不上“国家脊梁”,她简直就是民族旗帜上一块巨大的污点,长期被自己的同胞“戳脊梁”。她演的电影也在中国被禁映,中国某报纸对她一部新电影的评论标题是《派拉蒙又用黄柳霜来侮辱中国人了》。据说,她好不容易有机会在根据赛珍珠《大地》改编的电影中扮演一个正面角色,但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抗议,电影公司把这个角色给了一名日本演员,使她遗恨终生。
若黄柳霜在天有灵,我想,她该羡慕今天的中国女星,她们凭着资本的力量,可能在好莱坞电影里轻松轧一个超级英雄或霸道总裁的角色。但是,她也许更会羡慕另一个人——叫矢野浩二的日本人。
黄柳霜与矢野浩二的共同点是,前者的演艺生涯中,只能接到蛇蝎女子或浮花浪蕊的角色,所有角色最后都会死于非命;后者的演艺生涯中,曾经也是只能接到残暴不仁的侵略分子角色,所有角色最后也都会死于非命。只不过,黄柳霜奋斗一生,结果是被自己的国家引以为耻;而这位在30余部中国影视剧中扮演“鬼子”的矢野浩二先生,却得到了2015年度日本外务大臣颁发的表彰,并于前日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官邸出席了颁奖仪式。
这个奖项,想必会让一些网友大感意外。要知道,关于“矢野浩二回国被打”的流言,在互联网上流传过很久。传说中,矢野浩二因为在中国长期扮演“鬼子”,抹黑了日本人形象,在回国时遭到日本暴民殴打,甚至被开除国籍列入黑名单,被迫下跪认错,女朋友还被流氓骚扰云云。有网友仿佛亲眼看到一般,说他对日本暴民大声喊叫:“谁也不能阻止我爱中国!”简直惊天地泣鬼神。
很多人,哪怕是矢野的粉丝,在大赞他对中国一片丹心的同时,也会把矢野标签为日本的“叛国者”。当政治立场成为爱一个人的理由的同时,也可以成为恨另一人的理由。比如,那些一直执着地相信甚至编造矢野浩二在日本被打的人们,那些热诚地相信姚明拒买日本车的人们,那些跟在黄安先生背后声讨台湾艺人的,一定是同一个圈里的战友。
当“爱国”这个概念外延不断扩大的时候,“叛国”“卖国”的概念也同样会无限膨胀:开日本车、爆买日货是“叛国”,把家乡的地区利益置于大国崛起之上是“叛国”,移民海外远离父母之邦更是“叛国”。比如最近,一位被称为“乒乓神童”的12岁孩子张智和,因为填了入籍日本的申请,并将代表日本参加国际比赛,便被一部分网民痛骂“从小就是卖国贼”“汉奸”,虽然比起当年何智丽遭遇的举国声讨影响要小得多,但看到那些针对孩子的恶毒攻击,仍然令人心惊。如果用自己的才华为竞争对手国家作出贡献就是叛国,那么为中国横店抗日事业作出贡献的矢野浩二,简直是实打实的“日奸”,日本政府为何还要表彰他?简直就是卖国政府嘛。
翻翻日本的报刊杂志报道,就很容易了解,尽管也会有网民认为矢野不该去演那些或残暴或狡诈的日本军人,但大部分时候,他是被普通人所好奇甚至羡慕的存在。他的姐姐会夸耀弟弟在中国的成功,他的侄辈会跟着他学中文,甚至,在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大幅降温期间,还有日本节目邀请他露面大谈“如何与中国人搞好关系”。在日本人眼中,矢野浩二是一个励志样板,更是一个奇迹。
矢野浩二的个人经历,也确实够得上“励志”二字。2000年,由东京追梦变为北漂的他,已经是三十而立,却一事无成。在无数次的专访中,矢野都会讲述着他在困难时受过多少中国朋友的帮助,无论是在北京举目无亲时的第一次生日宴,还是导演拉着他挨桌向圈内朋友引荐……就这样,一步又一步,矢野从《走向共和》到《记忆的证明》《烈火金刚》《小兵张嘎》《大刀》等抗日剧,彻底变成了中国老百姓眼中的“鬼子专业户”,日本媒体也接二连三地为他拍纪录片、做专访、开专栏。在专栏里,他指责日本人对中国的关心不够,批判日本式论资排辈的职场文化,指责名古屋市长在南京市访问团面前的失礼行为……
其实,对于“鬼子专业户”的定位,矢野并非没有过疑虑。在东京的时候,矢野浩二曾是前任明星、现任日本千叶县知事森田健作的助理兼司机。在矢野只能接到杀人魔角色的那段时间,他曾经在电话里向森田倾诉苦闷,森田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我告诉他(矢野),你是个演员,又不是政治家,你只要按照导演的要求把角色演好就够了。”
资深政治家森田健作的话,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尽管他演出了多部抗日剧,但多数日本人并未把矢野浩二唤作“日奸”的理由。在政治正确与专业精神之间,普通人只需要背负专业精神,而不必强行背负政治正确,这已经成为了能被大部分国民接受的共识。也正因如此,日本大神级演员香川照之才能毫无心理压力地出演《鬼子来了》和《拉贝日记》。
同样,矢野演得再出名,也是他的个人选择。他在中国的持续走红,在唤起中国人对日本的兴趣上,可能产生促进的作用。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承认矢野浩二的成就,是日本打出的一张外交牌——但它不会改变日本政府始终不正面承认二战时的侵华历史且不做深刻反省之今日国家形象。
矢野的中国式走红,一方面是因缘际会,一方面,确实得益于日渐开放的环境和文化的包容,让他能接到更多“人性化”的角色,比如《少帅》中的菊池武夫。在黄柳霜的时代,备受磨难的民族需要用国家荣誉来填补自信,所以个人在生存奋斗中的妥协往往不被理解甚至曲解。而在今天,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的排位,却在悄悄发生着位移。
虽然矢野并未曾对日本暴民大喊过“谁也不能阻止我爱中国”,但他曾经写过一条微博说:“我在日本向日本观众和日本国民是否能表态‘我爱中国’这句话?我能!”
与矢野的表态相映成趣的是,近些天,“共和国脊梁”倪萍老师因为在微博上说了句想把家搬到加拿大的意向,便遭遇万众唾骂,虽然她赶紧又晒护照又澄清说自己热爱祖国,但直到如今,唾骂未息,群嘲又起。
奉行“不添乱、不反对、不弃权”朴素原则的倪萍老师,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无论是否移民,无论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都是一种正常的个人选择权,与爱国与否没有半毛钱关系。一定要把日常生活与政治正确紧密相连,只能是自己拿起绳子,绑住了原本自由的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