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分管院线副总跳楼自杀!影院停摆138天,院线经理精神压力空前
6月10日,博纳影业集团发表声明,称博纳影业副总裁黄巍于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岁。
不过有网友目击称黄巍是在北京博纳悠唐国际影城所在的18层跳楼自杀,这一消息也在今天得到了证实。
黄巍最近几条朋友圈的内容都围绕着影院行业,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今年4月13日。
贾樟柯在微博上转发了黄巍逝世相关内容,转发语为“行业之悲”。
之前有业内人士称,6月10日左右国内影院如何复工有望得到明确答复,不过直到今天也还未发布通知。
但是影院恢复营业之后就能恢复观影状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显示,九成影院并不看好疫情后短期内恢复活力。半数影院认为,恢复营业后要达到疫情前的观影状态,至少需要3-6个月,还有37%的影院认为需半年以上时间。
因为受疫情的不可琢磨性,影院复工对大众而言并非是个刚需。影院作为人流量大又密闭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广大观众眼中无异于“传染高发场所”。
不过,长时间的影院停摆,势必会给影院的院线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首先,影院选址大多数是在经济较为繁华的路段,所支付的房租也是相对较高。
以博纳为例,它在悠唐所租用的是整个地下1层和地下2层,作为一个影院来说,他在一个商业实体之中占的面积是比较大的,所支付的资金当然就更多。而且影院还需要为他的员工支付相应的工资,即便是在没有复工的阶段,也需要付相应的工资来留住这些员工。
有数据统计显示,影院的一个座位的维护和运营成本1年为1万元以上,如果按上座率100%计算,均摊到每天大约30元/座。以博纳悠唐影城为例,影院拥有5个标准厅,一个IMAX厅,一个豪华VIP厅,总共有1185个座位。如果只算标准厅,去掉IMAX厅的232座,去掉VIP厅的60座,五个标准厅一共893座。
按一部影片120分钟,2019年全国平均票价37元,在营业时间内,单厅可排播6场电影,这五个标准厅的停摆让博纳悠唐影城预计一天失收20万。
截至今日,影院停摆已达到138天,单个影院失收近2800万,这还不算更烧钱同时更为消费者青睐的IMAX厅,不算影院的租金、员工薪资以及影院卖品的积压和存放成本。
就博纳而言,公司不光有影院做IMAX影城,如果考虑到其在全国的布局,那么博纳影院在停工时间里受到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其次,影院的复工时间一拖再拖,经理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影视行业投资模式较为特殊,都是一年起步的中长期投资,院线需要购要买片子的发行权,还要提前支付一部分购买费用,随后将这笔款项转为发行对影片的占股。作为出品方,眼下稀释股份尚且难以找人接盘套现,国内发行就这么几家大头,向谁释放股份要回这投资款呢?
况且,发行端若要求退回这笔钱,也无异于饮鸩止渴,一旦恢复营业,已退出的影片再想发可就难了。
仅购买春节档影片发行权的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今年春节档缺席,这笔钱成为影院收不回来的坏账,影院资金周转更为困难。
不只是影院相关的公司,疫情的暴击,影响到了全产业链。
博纳影业CEO于冬曾表示,今年初,博纳正筹拍影片《冰雪长津湖》,因为疫情,1800人的剧组被滞留在了丹东,200人滞留天漠,损失超过1.5亿。
这部影片需要大量雪景,这次耽误了最佳拍摄期,只得再等一年,“制作与上映计划全部打乱”。
因此,今年全国的影院不只是“颗粒无收”,而是伤及根本的“大出血”。
博纳这样的大企业都自身难保,只能优先保上游业务,对于处在下游的院线,恐怕无暇顾及。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原本作为院线种子选手的《囧妈》直接放弃了线下放映,被制作方欢喜传媒以6.3亿的版权价格打包卖给字节跳动,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引发了院线的集体抵制和抗议。
院线认为《囧妈》破坏了行业的基本规则,这意味着现行的电影公映窗口期已被击碎,对影院营收和行业多年来培养的付费模式是相左的,是对现行中国电影产业及发行机制的践踏和蓄意破坏,明显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将对整个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虽然在广大群众看来,影院的关闭只是娱乐休闲中的一段插曲,但对电影行业而言,是面临未来3年可能都无法满血复活的问题。
如果不加以重视,中国电影的未来,可能将会是外片的天下,因为院线要自救,只能更多从外片挣收入(外片院线分账高),而国产电影就更加缺少提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