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之际,新京报推出“星火燎原——影视中的党员形象”系列访谈。集结老、中、青三代演员,他们都曾因角色与党员结缘,受到党员精神的洗礼,并以此形成一生自觉奉行的信念,在表演道路上严于律己,砥砺前行。
跨越百年时光,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过演员们的讲述,我们试图还原那段峥嵘岁月,以优秀党员形象的树立,弘扬新一代党员精神。
新京报文娱×新京报动新闻联合出品
作为扮演周恩来总理次数最多的演员,刘劲有他的独特之处,他的每一次表演都显现出其对特型表演领域的开拓。他将角色渗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哪怕只有一分钟的空闲,也能在其可触及的地方,摸出一本关于周恩来总理的书籍,随时阅读推敲。
但刘劲也曾经历过挫败与挣扎,经过岁月的浸染和数次表演的积累,他对周恩来总理的诠释变得更加沉稳和丰满。就像他说的,从第一次扮演周恩来总理开始,就在心里笃定了一件事——这将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以前我是一名扮演者,但现在我是周恩来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我的责任,也是观众对我的期望。所以我必须做到对这个人物全方位的了解,如果我的演绎有所偏差,就是改变历史,这是我始终肩负的压力。”
在2019年上映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中,为了呈现总理晚年生病的状态,刘劲用半年时间拼命减肥,瘦了28斤。
能触碰到的地方,都有关于总理的书
“像周总理这样伟大的人,革命生涯太丰富了,要求演员必须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回馈生活,要有‘着了魔’的创作状态才能真正触摸到他。”
“累并快乐着”,刘劲用五个字概括他这些年扮演伟人的日常。
作为饰演次数最多、年龄跨度最大,也被观众认为最神似周恩来的特型演员之一,刘劲说,这一路很辛苦,但收获的成就感,让他享受到了表演的幸福与快乐。
从1995年至今,刘劲已在70余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周恩来一角,从年轻演到晚年,再现了各个时期的伟人形象。这几年,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对刘劲来说更是常态。尤其时值建党百年,一批围绕这一主题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集中制作:年初,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刚杀青,他就无缝对接进了电视剧《大决战》的剧组;春节没休息,连年三十都是在剧组度过的;《大决战》拍完,他又转战电影《长津湖》剧组……“说实话,我早就习惯了。但即便出演的频率再高,表演习惯也不会变。像周总理这样伟大的人,他的革命生涯太丰富了,要求演员必须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回馈生活,要有‘着了魔’的创作状态才能真正触摸到他。”
在今年6月播出的电视剧《大决战》中,刘劲再一次饰演了周恩来一角(左二)。
所谓的“着了魔”,刘劲说,体现在他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上。平时,不管走路、坐车,他都会念上几句周总理的名言。书房里,有一面墙都是关于总理的书籍,有近代史的,有参加革命期间的,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有时躺在床上,他会不自觉地开始复盘,心中默念总理曾说过的话,一点一点地去找表演的感觉。他说,演员是被动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部作品要演到他的哪个时期,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只要是我能够触碰到的地方,都会放上关于总理的书,以便自己随时可以拿起来翻一翻。这是没有止境的一件事,每一次接近他,都会感到有更多需要我去了解的地方。”
曾经的他孤独、挣扎,甚至想过放弃
“2004年之前,我一度很纠结。经常自问,难道我这一生就只演这一个角色了?对演员而言,那是很孤独很寂寞的。”
对“特型演员”,外界一直存在一种误区,觉得他们只是因为与领袖长得相似,纯靠模仿。实际上,很多领袖的扮演者都是专业演员出身。1983年,刘劲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1988年因出演电视剧《苍生》而进入影视行业;之后他在电视剧《康熙大帝》中饰演过顺治皇帝,在电影《宋家皇朝》、电视剧《张学良》中演过张学良。而与周恩来的缘分则开始于电视剧《遵义会议》,“在那之后,我也接过其他角色,有的还是反派。可没过多久,观众的信就来了,说我演反面角色,破坏了周总理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自此我不再接任何反面角色,以及商业广告。”
但选择一生只出演一个角色,是需要演员做出巨大牺牲的。刘劲承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孤独、挣扎,甚至还有过放弃的念头。“2004年之前,我一度很纠结。经常自问,难道我这一生就只演这一个角色了?从台词到剧情,很多都差不多,只是有的是电视剧,有的是电影。对演员而言,那是很孤独很寂寞的。”正是在那一年,刘劲因出演电视剧《延安颂》中的周恩来一角,获得了第5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观众的认可,也坚定了他继续演下去的决心。“金鹰奖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我知道必须要有人来完成这个任务,完成这个使命。所以我不再犹豫,也不再纠结,努力突破瓶颈。”
虽然已经演了七十余次周恩来,但刘劲很清楚“也许到了最后都未必能达到完美”。
但刘劲心里很清楚,要把总理的形象塑造好,需要一辈子的坚守,“也许到最后你都未必能达到完美,但表演上始终要做到让自己彻底沉入情境。”他回忆起电视剧《长征》拍摄时,所有演职人员一起重走长征路的经历,“换做现在,大家可能觉得我们在横店影视城搭个景,海拔高的戏份就用特效或后期做就行了。但如果不去实景拍摄,演员能真正体验到长征的感受吗?那种高海拔缺氧、呼吸困难、一天都吃不上饭还要坚持走下去的状态,没有真实的体验是演不出来的,没有长征精神是拍不了《长征》的。”
和角色重叠那一刻,收获表演最佳状态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和他重叠了。真实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艺术上的最佳状态。”
在刘劲看来,要想真正还原总理数十年的革命生涯,是很难的,并非信手拈来。他依稀记得为拍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所经历的“跳跃式减肥”,“1973年,总理因生病瘦得只有几十斤,作为演员我必须要让自己处于消瘦、憔悴的状态,但拍摄开国时期的桥段时又要增肥。拍摄周期就那么长,必须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些变化,是真的需要受之于身体发肤。”那段时间,减肥饼干是刘劲每天的主餐,早中晚各一片,饿得不行就吃根黄瓜补充一下。从春节到夏天开机,他没外出吃过一顿饭,也没偷吃过一口零食:“我是真的不敢,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半年一下瘦了28斤,人都脱相了。”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展现了周恩来总理生病后回到延安的故事。
拍摄前,周恩来的卫士高振普拿来了总理当年穿过的一件短袖,他一试,完全贴身。后来,片中许多场景他都是穿着那件衣服完成的。“有一场戏讲的是总理到延安看望群众,远处的人看不到他,就喊‘总理,您能站高一点儿吗,我们想看看您’,但当时他已经生病了,体力透支,根本无法站到车上。我依照他当时的状态,才发现那一刻我是真的上不去,一切都超出了我的生理承受能力。”彼时的刘劲,虽然一直念着“我回去会把延安的情况告诉毛主席和朱老总”的台词,但眼泪早已控制不住。“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和他重叠了。真实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艺术上的最佳状态。”
《周恩来回延安》首映场放映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所有人感叹着刘劲的表演“太到位了”,看着激动的观众,刘劲也真正感受到了“你付出多少才有多大回报”的意义,“作为演员必须用身体、用心灵、用你的感情去感受伟大的人,然后去发挥到极致。”
新京报资深记者 周慧晓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