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拳姐,一个只推荐好片的深度影迷。
最近,我注意到了有一部人物纪录电影即将在12月3日上映,这部电影叫做《无尽攀登》。目前电影已经在南京、杭州、长沙等23个城市组织了路演活动,广受好评。
看官方晒出的路演活动图,电影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几乎每一场都座无虚席,人人都抢着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
作为“国产电影票房担当”的吴京老师也大力推荐《无尽攀登》,他动情地说道:“大伤痛之后,还继续为自己理想追寻的这个精神,就是我们当今最重要的东西。”
一开始我还纳闷,不是说纪录片一本都“无人问津”吗?凭什么《无尽攀登》的路演能够如此热烈,得到观众和专业演员的一致好评?在我查过大量电影相关资料之后,发现它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观众购票支持!
01
首先,《无尽攀登》作为纪录电影,取材于真实故事不悬浮,足够让观众共情,同时剧中的主人公“夏伯渝”的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惊心动魄振奋人心。
1974年,26岁夏伯渝入选了国家的登山队,成为了一名登山运动员,并在入队第二年就踏上了登珠峰的征程。在突击顶峰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雪,夏伯渝的一个队友的睡袋丢了。夏伯渝二话不说把睡袋给了队友,度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回到营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冻伤了。后来,他的双腿截肢,戴上了假肢。
拖着一双假肢的他,也经历了一段灰暗的时刻。但是“登上珠峰”这个梦想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开始为下一次的攀登做准备,这一准备就是四十多年。
夏伯渝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力量训练,沙袋下蹲、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这些训练动作构成了他的生活日常,年复一年。《无尽攀登》电影里,夏伯渝光着膀子做平板支撑,手臂上的肌肉清晰可见,而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这段时间里,他还因截肢患上了淋巴癌,每天骑车去医院治疗,花了20年战胜了癌症。
夏伯渝的第二次登珠峰已经到了2014年,这时的他已经65岁。这一次和接下来的三次攀登仍然没有成功,第四次离顶峰94米时遭遇到了暴风雪,为了保全同伴的生命,被迫下撤。说起这一次的经历,夏伯渝失声痛哭。
但他没有放弃。2018年,70岁的他再次冲击珠峰,终于站在的世界的最高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02
《无尽攀登》的视觉效果也十分震撼人心。据悉,《无尽攀登》这部电影所有画面采用实景拍摄,包括珠穆朗玛峰的最顶点,让观众沉浸式地体验了一场艰难的登山之旅。
不拿特效糊弄观众的态度,《无尽攀登》剧组可谓是诚意满满。
其次,《无尽攀登》的画面不仅仅是真实唯美,在视觉构图上也是大有考究,用构图来隐喻主题思想。
且看预告片里一个大全景的视角,珠峰上是广阔的冰川,人走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像一只蚂蚁,显得那么渺小和脆弱,这种大和小的反差,震撼感一下就击中心脏。
而在另一个仰拍视角里,前景是夏伯渝的假肢,银色的金属张牙舞爪,而远处就是一座山峰,反而变得渺小。这种大小关系的对调,将人的能量放大,高耸的山峰好像也不是那么不可战胜。
03
最后,从文本层面来讲,《无尽攀登》的故事情感真挚动人,能够让观众和主人公产生共鸣。
《无尽攀登》受众面很广,不同年代的人都能够获得不同的感受。一位宝妈说道,自己4岁的小女孩在看电影的时候非常沉浸,观影结束之后要冲上去拥抱夏伯渝爷爷。而一位82岁的奶奶称赞夏伯渝是“同龄人”的骄傲。因此,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带上全家老小一起去看。
而且,《无尽攀登》还有着教育意义,是一部很好的成长“教材”。家长带上自己的小孩去看,可以教他们什么是“坚持”和“热爱”;准备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来看,可以收获“努力”的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的电影《攀登者》中,胡歌饰演的角色就是以夏伯渝为原型,这一次也为《无尽攀登》配音,讲述故事旁白。
04
一部人物纪录电影是为了讲述一个典型的人物故事和解读人物性格,《无尽攀登》就很好诠释出了夏伯渝身上鲜明的特质————热爱、自信和清醒。
同时,作为一部优秀的人物纪录电影,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观众在这个人的身上,体悟到一种人生的意义,然后反观自己的人生,来认识和思考“我”的意义。《无尽攀登》就有这样的力量——因为真实,因为残酷,更因为勇敢,它足够鼓舞人心。
每个人的经历、人生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困惑,面对人生的“至暗时刻”,我们能否像夏伯渝一样重拾信心?能否找到方向?
希望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大家都能为自己找到一把人生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