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摊经济:年入百万才有资格办证,无证摊贩常被罚款到破产
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东南亚、南亚应该不陌生了,泰国、老挝、越南、印度等国家,因为物价便宜、距离较近深受国内驴友的喜爱。吸引游客奔赴这些国家,除了拥有自然生态环境以外,那些充满烟火气息的地摊文化也得到了游客的青睐。而对于喜欢摄影的游客来说,镜头下的印度地摊其所呈现出来的人间百态更为有趣。
但去网上翻阅印度旅行须知,除了必要的防暑措施外,还有一点十分引人注目:千万要小心印度街边的摊贩。印度美食有很多种,但往往这些美食多为油炸、糊状食物,并且这些美食都是出自印度的小摊。
行走在印度的街头,你会发现街边大多是一个接一个的小摊,摊主们叫喝着各种各样的印度传统美食。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属印度脆球了,风靡整个印度路边摊,来到印度的游客必须要品尝的美食之榜首。
印度脆球原名叫“ Panipuri”,译为油炸小面球或者灌汤炸空心球,就是在油炸的空心面球里加入土豆泥、洋葱粒,最后灌入特制的masala汁,吃的时候必须要一口塞到嘴里,否则汤汁就会流的满手。值得注意的是,制作这种美食的过程十分迅速,几乎几秒就能完成,并且全程是靠摊贩的手来完成的,包括扣面球洞、塞料、灌汁。印度摊贩的手作能力很强,西瓜汁手动制作、酸奶手动制作,就连冰淇淋也是靠手工完成。
对于讲究卫生的人来说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事情,毕竟那些摊贩们并没有戴手套,而且街头苍蝇乱舞,卫生情况堪忧。一不小心就中招拉肚子的情况屡见不鲜,看起来很有特色的印度街头美食,其实卫生状况很糟糕。但这种情况在印度却是很常见的,如果你做好了去印度旅行的准备,就必须要接受这种独特的摊贩文化。
说来也巧,国内摊贩经济正是流行的时候,其实早在2011年的时候印度就通过了保护路边摊贩的法律,用来规范路边摊贩以及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为此印度摊贩们还成立了“印度全国街头小贩联合会”的组织,成员达到37万人。当然对比印度超过1000万的流动性摊贩,这所谓的联合会其实是十分小量般的存在。
在我们一贯认知里,小摊小贩往往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售卖的食物也往往是不卫生,缺乏安全保障。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吃下的小吃,从烹饪的油、到食材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过期食品,而且大部分摊贩没有任何营业许可证。
在这一点上印度似乎“专业”了一点。根据印度要求,摊贩摆摊是需要申请许可证才能营业,有些地方还要出示健康许可证,如果有用到车辆还要有专门的汽车牌照,否则会被视为无证经营被查收罚款。
条令是好的条令,既可以做到规范,又能够保护消费者。但印度的街头商贩经营许可证,往往是一个巨坑的存在。首先申请手续很简单,下载表格后缴纳一笔手续费就可以申请,但往往商贩申请了几年时间都拿不到证。
这是为什么?因为印度能提供的岗位有限,许多人不得不靠从事商贩为生,所以为了控制数量避免过度泛滥,以却确保城市环境,印度对经营许可证实行限量。所以申请经营许可证难度,比一线城市购车摇号还要困难。
另外能够申请许可证还是有最低标准的,不是每个商贩都有资格申请。根据印度规定,商贩年收入达到12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超过11万元)才有资格申请。而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商贩,大都是有固定摊位,且有实力和规模的,那些沿街摆摊的摊贩基本没有机会去申请。
没有相关许可证,一旦被相关部门逮住,就要面临罚款,没收经营工具,而对于大部分收入卑微的小商贩往往是一次性破产,而其背后却是对一个家庭的毁灭。而这种被多次罚款,导致的增加的成本压力,就不得不逼商贩采用质量最差的香料和食材,也更没有能力去处理摊位上的环境卫生,所以最终没有一个强大的胃,你可能会因为猎奇而吃坏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