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再出现类似于《北京人在纽约》那种狂热的出国潮了。
但是对于很多少年来说,出国似乎依然是一条通过“镀金”走捷径的路子——去海外上一个大学,然后拿到洋文凭,从此得意亨通。
但这事儿没有发生在杭州女生小林的身上:她留学6年,花费近200万,却在面试时被开出2000元底薪。
好在这个女生没怎么气馁,开始了面对现实的“搬砖”工作。
实际上这么“破”,就对了——不破不立。
张云飞 资料图
2017年6月,时隔40多年,中国再次对青藏高原发起大规模综合性科考。许多新兴的“黑科技”,伴随着科考人员深入地球“第三极”,探寻世界屋脊上的生态密码。在首先拉开帷幕的色林错地区高原湖泊科考中,无人船就按照设定的航行路线对色林错湖的深度、水底地形、湖水PH值、电导率等信息进行了采集,避免科考人员使用橡皮艇的风险。
这次执行青藏高原科考任务的无人船平台,由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6月24日,云洲智能创始人、最年轻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云飞博士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当年在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留学时,他就一直坚定地想要回内地创业。在创业初期,他切身感受到了内地创新环境的改变和政策支持的加强。
张云飞希望,政府在吸引、帮助海外、境外归国人才落地的同时,也要提高政策的利用率,不要让创新企业误入“讲故事”的歧途。“不吆喝的人,可能是在认真做事。”他说道。
从环保出发,进军海洋和军用
张云飞回忆道,香港科技大学有个自动化实验室,当时有很多人研究无人机,包括后来大疆的创始人汪滔。“我们就想着,能不能除了无人机再做点别的。然后当时看到我们国家水质污染的情况,电视上的这些报道,我们就想要不,我们就做一个可以自动监测的无人船。”
2013年,张云飞团队的全球首款环保无人船一经面世,就引发广泛关注,他们的产品也始终活跃在与水相关的重大环保事故的第一线。比如2015年的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陇西尾矿库泄漏,安徽池州化工污染源,以及今年2月的河南栾川尾矿库泄漏。
环保无人船是张云飞最早创业的一个由头,但现在,云洲智能的业务早已拓展到海洋无人艇等领域,并成为民营企业“参军”的代表。2016年,云洲的海洋隐身调查无人艇获得中国海洋科技进步特等奖,代替人在南沙、西沙等地进行调查工作,去了很多人类不方便去的地方,也获得了很多数据。张云飞介绍道:“这就跟国外的无人艇差不多了,更偏向军用的技术,类似于无人机中的‘翼龙’和‘彩虹’。”
之所以转向海洋和军用无人艇,张云飞提到,这一方面是看到在技术上,国外也刚起步,中国有机会跟国外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另一方面是看到在政策上,海洋强国、军民融合等提供了机会。“对于我们国家,不论是海洋的军事能力建设,还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都是特别重要的技术。”
去年8月,云洲实现了无人艇在公开水域里、完全切断通讯的情况下,自动识别水面水下的障碍物,自动航行。这个技术只比美国晚了19个月。
从一年挂5科到4年蛰伏创业
不过,这个曾随李克强总理出访俄罗斯,现场向中俄两国总理赠送无人船3D 打印模型的创新青年,也有过一段“网瘾少年”的时光。
张云飞本科考上同济大学后,一度沉迷网游——当时风靡一时的传奇世界。“玩了两年卖装备卖了将近十万人民币,去网吧一般都有网管端茶送饭外加几十人围观。不过现实世界混得就不好了,大二挂了5科,便封了号,开始好好学习。说来惭愧,总结一下两年游戏生涯还是有点收获的,一个就是赚了点小钱,另外就是养成了干啥都要做到最好的习惯。”张云飞回忆道。
后来,张云飞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攻读机械工程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张云飞认为,留学经历除了拓宽眼界之外,也训练了他严谨、注重细节的好习惯。“创业和科研背后的方法论是一样的。”他说。
至于回来创业,对于张云飞来说一直是个坚定的选择。“所以我当时也并没有选择出国,而是到了香港留学。”
并且,张云飞切身感到了内地和香港创业环境的差异。2010年,当着手创业的张云飞在香港咨询注册公司的相关情况时,政策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已经从2009年的三年每年100万,降到了三年一共100万。
相比香港来说,珠海的创业成本低,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内地当时虽然可能没有那么多钱,但却是越来越重视的趋势”。张云飞说道:“比如说跟政府打交道,他们非常的积极主动。第二呢,就是有很多扶持政策,比如留学生创业基因,比如房租补贴、人才公寓,包括后期对创新企业的天使投资,我们享受到了很多。”现在,云洲还享受了新的土地政策,正在珠海建造无人船的研发测试基地。
创业创新不要误入“讲故事”的歧途
在珠海的南方软件园内,张云飞和他的团队曾蛰伏四年。“很多路过的人们以为我们只是一群白领在玩船模。”这个“船模”,就是后来世界第一艘全自动环保无人船样机的模型,获得了23项专利。
初创时期几个合伙人凑的100万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100万很快就花光了,后来,靠着申请留学生创业补助,以及国家科技部和珠海市、南方软件园的项目扶持基金,张云飞才熬过了初创阶段。
张云飞认为,在海外归来人才的落地上,政府可以起到很多作用,比如找房子、子女上学,以及与当地政策和文化的融合。“海外回国人员,最需要的是良好的环境、公平的机制和伯乐的眼光。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他们更愿意回来、更好地融入;公平的机制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启动、成长,让真正有本事的显露出来;伯乐的眼光能够提高政策的利用率。”张云飞说道。
不过,张云飞认为,创业本身依然是一个市场化的事情。现在,国家关于支持创业创新的姿态已经足够到位,接下去的关键是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企业,而不是那些误入“讲故事”、“爱吆喝”歧途的人。
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6年的82.23%。中国正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谁知道”:这个也叫网瘾吗
网友“黑天”:出境和出国不是一回事
网友“如影随形”:同道中人
网友“杰明”:说得好,不要光讲故事,要踏实做事
网友“ipfreak”:"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留学时"??? 香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吗?
网友“南鱼”:厉害的人玩游戏也厉害……
网友“[胜利]”:做事有目标,够专一。
网友“东风”:小编啥时候报道一下上大的无人艇呀
网友“划船不用浆.”:亦可赛艇,点赞
网友“fengyu”:国家关于支持创业创新的姿态已经足够到位,接下去的关键是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企业,而不是那些误入“讲故事”、“爱吆喝”歧途的人。一些公司就靠讲故事在股市翻云覆雨
网友“ipfreak”:"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留学时"??? 香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吗?
(1970-01-01)
顾静超接受金质奖章
与伏龙芝合成学院副院长合影
前不久,伏龙芝军事学院2017年毕业典礼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在庄严的军乐声中,近500名毕业学员接受了检阅,28名优秀学员被授予象征该院最高荣誉的金质奖章。来自中国陆军指挥学院的留学生顾静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俄罗斯陆军副总司令亲自为他颁发金质奖章和毕业证书。
金质奖章证书
接受金质奖章
3年前,顾静超被组织公派赴俄攻读“合成兵团与部(分)队指挥”专业硕士。3年来,他勤奋努力,刻苦训练,门门功课取得满分,以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赢得“金牌学员”的荣誉。
毕业证书(俄罗斯伏龙芝)
国家考试之现地考试
作为世界久负盛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自1950年设立“金质奖章”以来,能够获此殊荣的寥寥无几,其评选标准近乎苛刻:所有课程考试、带分考查都必须是满分(5分)。“能够在数百名毕业学员中脱颖而出,达到20多门课程全优,既要靠自身实力,也需要一份幸运。”采访中,笔者从顾静超的言谈中,感受到中国军人的自信与谦逊。
全班毕业合影
其实,能够成为“金牌学员”绝非易事,更非偶然。入学第一年,出国前毫无俄语基础的顾静超,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在第一科军事指挥理论口试中,竟然用俄语与考官对答如流,并结合中俄两军实际,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取得5分的优秀成绩。主考官对接下来的考生说:“回答问题,顾中校就是标准。”
参观俄罗斯航空博物馆
第一次参加演习,顾静超因表现突出被导演组“临阵换将”,将他从侦察参谋任命为侦察科长。接下来几次演习,他先后担任通信、情报、工兵等多个专业的科长。一次,通信专业指导教员正好休假,作为通信科长的他没有慌张,演练前大量翻阅俄军通信专业书籍,并结合自己担任过通信参谋的实践经验,在没有指导教员的情况下,带领团队独立制定方案、指挥组织演练,获得演习评估教授的好评。演习中,担任旅长的一名亚美尼亚中校能力突出,是大家公认的“明星学员”,而顾静超对他定下的战斗决心,当场提出质疑,指出不足,并用对方母语与其激烈辩论,其观点和见解得到在场学员和教员的认可。
在俄罗斯学习全班合影
毕业论文对留学生来说,是赢得“金牌学员”最难过的一道坎。因为,口语和写作有着极大的不同,虽然经过近一年的语言预科培训,能够顺利阅读、流畅交流,但俄语写作在句法和逻辑上有别于中文,这给顾静超完成论文带来极大困难。为此,他硬是一个个字词死磕,一次次找导师修改。最终,导师被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感动,在指导论文写作的同时,还当起了他的俄文老师。
与同学交流
“每次回答问题,简洁、翔实、完美”“每次课程考试,认真、严谨、精准”“每次训练演习,勇敢、果断、胜任”……这是许多给顾静超上过课的老师给予的评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眼中,我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所以我必须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顾静超如是说。
(原题为《这位被伏龙芝军事学院授予“金牌学员”的中国军官到底啥来头?》)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水手-辛巴德”:有什么错吗,2017一年28个,从1950年到现在基本上也有上千个,这个数字叫寥寥无几?
网友“『LIBO』”:加油,中国军人!
网友“风景这边独好”:回来啊
网友“江头未是风波恶”:按刘亚楼将军的说法,这个学校的军纪要求应该很高。不管如何,拿金质奖的都很牛,这是公派出国学习,差了不得给国家丢人吗。
网友“Draco Malfoy”:一年28个难道很多么,是不是只知道诺贝尔了
网友“Yz”:澎湃很不错的,没有其他新闻那样浮躁,我只是想澎湃更好一点。
网友“Yz”:有说是28个俄罗斯人么?
网友“陶子”:应该是指相对于每年的毕业生来说概率很低
网友“Shawn”:赶紧回来贡献力量,多培养新人
网友“中国澎友”:澎湃小编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文章发表前最后的审核、校对堪忧啊
网友“Yz”:我有点疑问。前面说2017届有28人获得金质奖章,后面说自1950设立以来很少有人获得金质奖章。我不是很懂。
网友“Draco Malfoy”:一年28个难道很多么,是不是只知道诺贝尔了
网友“Yz”:我有点疑问。前面说2017届有28人获得金质奖章,后面说自1950设立以来很少有人获得金质奖章。我不是很懂。
网友“睡醒的兔子”:别这么认真嘛!
网友“滴水冬天”:27人是俄罗斯人。看文不认真。
网友“Yz”:我有点疑问。前面说2017届有28人获得金质奖章,后面说自1950设立以来很少有人获得金质奖章。我不是很懂。
(1970-01-01)
一名身着朝鲜传统服装的朝鲜留学生走在各国留学生的人群里。本文图片均为 视觉中国 图
2017年4月27日,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贸大”)举办了第八届国际文化节,来自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们在校园里布置展位,展示本国文化。
4月27日,朝鲜留学生的展位前人头攒动。
身着朝鲜传统服饰的朝鲜留学生,胸前戴着金日成和金正日像章。
记者在现场发现,朝鲜留学生的展位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参加国际文化节的朝鲜留学生们身着朝鲜传统服饰,胸前佩戴着金日成和金正日像章。
展示的朝鲜特色的酒水饮料和小吃。
展示的
朝鲜的画册以及三代最高领导人著作的中文版。
展位上,不仅展出了朝鲜特色的酒水饮料、特色小吃,还有朝鲜的画册以及三代最高领导人著作的中文版。三本著作分别为:金日成的著作《切实贯彻人民保健法》、金正日的著作《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阿里郎是代表新世纪的世界性的大杰作》以及金正恩的著作《要以白头山的革命精神迎来体育强国建设的新的全盛期》。
据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大量来华留学生,每年该校都会举办国际文化节,让各国留学生展示本国文化和交流学习。
三名身着朝鲜传统服装的朝鲜女留学生走在校园里。
两名朝鲜留学生自拍合影。和很多同龄的中国女孩一样,她们也喜欢“剪刀手”。
朝鲜女留学生在打电话。
身着朝鲜传统服装的朝鲜女留学生走在校园里,举止优雅。
展台前,朝鲜女留学生们穿着高跟鞋跳绳。跳绳是朝鲜的传统体育运动,很多朝鲜人都擅长跳绳。
本届国际文化节恰逢“一带一路”峰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借此契机,本次文化节以“丝路上的青春使者”为主题,寓意丝绸路建设需要勇挑重担的青年群体。来自斐济、格鲁吉亚、老挝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受邀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稼琼校长表示,“希望以本届国际文化节为契机,为贸大中外学子搭建一个互学互鉴、友好交流的平台。”
(本文综合中青网、视觉中国等)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LawrenceRS”:我……我被萌到了?
网友“吉列威锋”:我是贸大学生,我想说,我们学校的名字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不叫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你们媒体现在都这么low么
网友“火箭炮”:高官子女
网友“大象啊大象”:真心比韩国人造美女漂亮
网友“薄荷的土豆小二”:看到乐平青岛啤酒哈哈哈哈哈
网友“×¹à”:朝鲜女生清纯可爱!
网友“查无此人”:美女美女,挺时髦的
(1970-01-01)
不久前,杨振宁博士在人民网的采访中谈到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状,直言国人普遍认为的“美国中小学教育好”是个错误的观念。
出国早晚 考虑因素多
低龄留学生的出国决定绝大多数都是由父母做出的。那么,父母又是基于怎样的考量才做出这个决定呢?潘敏带着孩子在澳大利亚定居,她的孩子在悉尼读小学。她说:“悉尼的学习氛围比国内轻松,学校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学校更注意孩子融入学校的过程和学习习惯的建立,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父母让孩子早留学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地发展。陈言(化名)小学六年级时就去英国留学了。当时她对留学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当父母询问她对于出国留学的意见时,她犹豫不决。最后父母帮她拍板做决定:出国留学。
潘敏说:“让孩子出国留学的目的决定孩子出国留学的年龄。如果打算让孩子长期定居在国外,那么早一点送出国,孩子学习的外语更地道,也更容易融入当地的环境。但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获得留学经历,多一些人生体验,那么大学毕业后出国比较适合。因为大学毕业后,人的价值观基本形成,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情绪变化 因人而异
即使有的小留学生出国前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但要达到能够和当地人流利交流的水平也大约需要两年多的时间。要熟悉当地环境、融入身边的朋友圈子也需要时间。而在融入之前,小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压抑的情绪。
陈言在融入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度过了一段压抑的时光。她虽然出国前在英语教育机构上过课,但她性格腼腆,比较敏感。去英国读书后,由于无法和当地的同学进行正常的语言沟通,经常被同学笑话,她变得更加孤僻少言。年少的她在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又不懂得和父母沟通,只能用和父母闹别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抵抗情绪。日积月累,她的情绪变得极度压抑,开始伤害自己,用自残的行为来发泄。
杨洲迪在温哥华上了几个月小学后,回国续读四年级;直至七年级结束,才回到温哥华。图为杨洲迪在温哥华留下的纪念照。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洲迪10岁随着母亲移民去了加拿大。初到加拿大,他同样遭遇了语言沟通困难、环境陌生、没有朋友的境遇。但他心理状态调整得比较好。一来因为有妈妈在身边,二来他的性格比较外向。他主动寻找那些同样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同学聊天。因为大家来自世界各地,沟通全凭磕磕绊绊的英语和肢体语言,英语水平半斤八两,因而也不会嘲笑彼此。
是得是失 难以一概而论
陈言并没有一直陷在“情绪泥沼”中。通过和父母的沟通,她尝试走出自己的世界,去认识、接受不一样的世界。随着乐观性格的回归和语言的进步,她渐渐适应了在国外的生活,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再伤害自己的身体。由于年少时就在国外学习生活,陈言的思维方式比较西化,但她也憧憬过在国内上中学的生活。她说,如果在国内上学,喜欢看书的自己应该会选择文科。但出国留学无法拥有这种文理分科的体验,也算是一个遗憾。
杨洲迪认为,出国留学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未知数,很难简单地分析出低龄出国留学是好是坏。杨洲迪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他同时拥有国内、国外的学习经历,让他眼界更开阔,在人生各个阶段有更多的选择。在看待问题上也更客观,不会被轻易煽动。但另一方面,随着外语学习的深入和逐渐脱离中国的文化环境,他很难有机会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比如,一些成语和文言文对他来说就很难理解,也不会使用。
其实,无论选择什么时间节点出国留学,这件事本身都是有得有失的。尤其是在掌握语言、了解文化等方面,很难得兼。对于出国留学的得与失,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若不是亲身体验,无法有切身感受。
(原题为:《幼龄出国得与失》)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藜”:出去早培养出来的是欧美人。
网友“屁股决定脑袋”:“孟母三迁”
网友“向→向←”:人有钱了为什么不想着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想的确是逃离,你们的资本难道不是从自然环境中掠夺的吗。
网友“嬡巳荿傷”: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去上学?
网友“独孤克业”:早晚无所谓。知道这事不容易就行了。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