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该看许鞍华了
看着书架上尘封已久的那本《许鞍华说许鞍华》,我想,现在也许是时候好好看看许鞍华的电影了。
说起来挺惭愧的,作为一个学过三年电影的人,我对许鞍华的了解,也就止步于看过《黄金时代》《倾城之恋》《桃姐》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间或跟同学和朋友聊起她,我倒也敢大言不惭地说,哦,许鞍华啊,拍文艺片的香港导演,挺厉害的。
似乎正是因为她名气大,我反而不用去深入研究,反正大家都知道,不是吗?
这样的自欺欺人,到现在就成了我不得不去弥补和偿还的欠债。
就像读研究生的时候才发现,本科时不想学的那些文艺理论,到了学电影的时候,还得学。多少次恨我自己,怎么就没早点儿开窍呢?!
这段日子,我一股脑儿看了十来部许鞍华的电影,包括《投奔怒海》(1982)、《客途秋恨》(1990)、《上海假期》(1991)、《女人四十》(1995)、《半生缘》(1997)、《千言万语》(1999)、《男人四十》(2002)、《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天水围的夜与雾》(2009)和《得闲炒饭》(2010)。
这一遍刷下来,先是感叹那时候的演员(黎明、吴倩莲、梅艳芳、张曼玉、刘德华、刘嘉玲、张学友、缪骞人等等)真是太好看了,年轻帅气,演技也好,这些影片不看的话,当真是我的遗憾。
再者,就是对许鞍华的电影多了一点点新的认识和了解。
是的,我只敢说一点点。因为看的越多,就发现她有太多的可能和未知,而且她也的确拍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影片。
面对这么多的电影文本,我只能说我透过那些画面和光影,对许鞍华增添了太多崇敬和喜爱。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许鞍华如此会拍轻喜剧,比如《女人,四十》和《上海假期》。
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许鞍华竟然还拍过政治性那么强的影片,比如《千言万语》和《投奔怒海》。
在此之前,我更不知道许鞍华还把自己的经历拍成了半自传电影《客途秋恨》。
02 四十岁的男人和女人
在这些电影中,我想重点说说两组呈现对照关系的电影。
一组讲述了男人和女人在四十岁时的不同遭遇,一组以“天水围”为背景展现了那里的“阴阳两界”。
《女人,四十》和《男人四十》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是相生相克。女人的四十岁几乎都是为家庭琐事操心,而男人的四十岁却献给了一段婚外情。
《女人,四十》里由萧芳芳饰演的大嫂阿娥,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一边照顾患了老年痴呆脾气还暴躁无比的公公,一边还要应付工作上新来的年轻后辈的竞争,可她却总能把一切都搞定,就连儿子即将分手的女朋友也在她的支招下成功被挽回。
生活本身就是一出又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尽管一会儿是悲剧,一会儿又是喜剧。
大嫂心地善良,虽然饱受公公火爆脾气的折磨,却依旧尽心尽力照顾他。
时间慢慢带走了老人的记忆,可他的内心仍将善恶和是非看得清清楚楚。
他对大嫂说,“人生,是很有趣的”。
一句话,既是对自己这一辈子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大嫂悉心照顾他的感谢。像他这样好面子的人,是不会把谢字说出口的。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阿娥一家日子虽然过得不算富裕,但他们懂得享受生活,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相互体贴,彼此慰藉,哪怕遇见再大的困难,都能够一起面对。
而阿娥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女人,以一种强大的韧劲支撑和维系着这个家。
电影中有一个“下雪”的场景让人难忘。阿娥和公公走在一条马路上,树上的飞絮随风落下,仿佛一场大雪纷纷扬扬。
这个画面正是影片英文名Summer Snow的来源或者说印证。
夏天的雪是不常见的事物,而一个个平凡小人物的爱与付出,却总能让生活满是奇迹。
《男人四十》里,张学友饰演的林耀国是一个中学国文老师,他的工作平淡无奇,家庭也相安无事,却遇见一个女学生对他大胆示爱,让他方寸大乱。
虽然娶到的妻子是自己中学时暗恋许久的女生,却还是抵挡不住明目张胆喜欢自己的人。
人性啊,还真是经不住这样的测试。
偏偏此时,梅艳芳饰演的妻子陈文靖也决心要对自己的一段往事做个了断。
原来,当年的陈文靖正巧也是爱上了自己的国文老师,还有了他的孩子,听到老师准备回台湾的消息时,已经怀孕的陈文靖没有让他知道,而是叫上林耀国陪他去堕胎。
可没想到,因为没有成年家属签字无法手术,林耀国就这样成为了自己暗恋对象的老公,以及她肚子里孩子的父亲。
林耀国在上课时经常会讲到关于三峡的古诗词,也讲到李白和苏轼。
林耀国在古文里寻找着人生的意义。
悠悠长江,滔滔之水,在历史的长河中,当下发生的一切,哪还有什么新鲜事,早已被古人说遍了。
故事的最后,陈文靖提出离婚,林耀国抱着哭成泪人的老婆,说一起去三峡看看,在课本上读了那么多年,还没有亲自去看过。
为什么要去三峡?为什么要重走前人走过的路?为什么要在去医院看望当年的国文老师时背诵起了苏轼的《赤壁赋》?
这些古文与剧情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反复的背诵画面还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但在我看来,它事实上调动的是观影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对同根同源的祖国的共感。
当爱情得而复失,当亲情面临血缘的质疑,当家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一种人到中年对来时之路的追问,便成为了生命中挥之不去的烙印。
03 日与夜与雾
如果说《女人,四十》和《男人四十》就像是太极图的阴阳两半,那么《天水围的夜与雾》和《天水围的日与夜》则是一面镜子的正面和反面。
天水围在香港新界的元朗区,原本只是一个小围村,1980年代末期被港英政府发展成为一个以住宅为主体的新市镇。这个地方因发生多起伦常惨案,被认为是一个“悲情市镇”。
许鞍华说她本来一直在筹拍《夜与雾》的故事,也就是一起灭门惨案的故事,但是临了却因为投资的问题没拍成。这期间收到了编剧寄来的两个小故事,都非常短,于是她考虑把它们融合成一个故事。再加之对天水围的熟悉,她决定将这个故事也放在天水围。
初看《日与夜》这部电影时,感觉就像是在喝一杯凉白开,淡淡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却很解渴。一开始还想着为什么会这么波澜不惊,了解了天水围的历史之后才知道,难得的恰恰就是这份波澜不惊。
尽管拍的都是一些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桥段,但导演总是能在这份平淡中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影片伊始,当我看到一个懒懒散散瘫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就在家里等着老妈(贵姐)回来做饭的儿子时,我心想,哦,又是一部讲家庭矛盾母子关系的电影。
可谁知,俩人的相处看似冷淡,实则越看越让人感动,儿子原来不是我以为的不听话的单亲家庭小孩,妈妈也不是我以为的不讲道理的妈妈。
当贵姐听到儿子说外婆生病住院了,贵姐只是说自己忙着没时间去看她。可贵姐却对刚认识不久的邻居阿婆悉心相助,还帮她搞定了工作和家里的很多问题。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贵姐与外婆之间有着比谁都亲密的关系。
外婆一直记着贵姐为家里的付出和牺牲,贵姐去医院看她,她脸上假装生气实则最心疼自己的这个大女儿。
原来,只有最亲的人,恰恰才不会做那些没用的表演。
贵姐乐观积极的性格一直影响着儿子张家安,也在潜移默化中让他养成了温顺的性格。
虽然没有富足的生活,家安却懂得照顾人,珍惜亲情,孝顺长辈。在贵姐的热情感染下,邻居阿婆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虽然平淡简单,却也知足常乐。
看到他们坐在一起吃饭,吃榴莲,吃月饼,竟然莫名觉得好感动。
该是内心多么平静而丰盈的人,才能像这样把生活过成了诗!
《日与夜》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说没有情节,只有生活的琐事,整部影片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来推动。
似乎不是许鞍华拍了这样一个故事,而是这样一个故事恰好被许鞍华拍到。
而这些我们看到的画面,不过是贵姐和张家安一家人生活常态的几个横断面而已。
故事的走向是出人意料的,但又总在情理之中,让我们无数次因为猜错而“失望”,却也无数次因为猜错而惊喜。
拿镜子来类比《日与夜》和《夜与雾》这两部电影,是因为《日与夜》这么平淡如水,而《夜与雾》却那么惊心动魄。
正如镜子的两面,正面让我们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一切,毫无隐藏,我们也无处可躲,而反面却是静止如水深不可测,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夜与雾》讲述了一个残暴的杀死妻女的故事。影片从阿玲(女主角,张静初饰演)、欧太太(阿玲邻居)、小莉(阿玲在妇女庇护所的朋友)和阿玲二妹等人的不同视角,多线讲述了阿玲受到家庭暴力直至最后被残忍杀害的全过程。
阿玲和阿森(阿玲丈夫,任达华饰演)有着一对双胞胎女儿,日子不算好但也还过得去。
阿森没有工作靠着救济金生活,却无法忍受自己年轻的老婆在外面工作,他对阿玲的爱不过是一种绝对的占有,一旦有不顺心就会动手打老婆。
导演在讲述这个残暴故事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事件背后究竟经过了哪些事情的发酵。
阿森的形象前后形成巨大反差,那个为阿玲离婚跟着她回乡下老家还为他们家盖房子的工程师,怎么就会变成一个六亲不认的凶手呢?
我想,这种心态的变化,正是从他在老家修完房子却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开始的。人性的阴暗面一旦被揭开,扭曲的心智便很难再复原。
《夜与雾》的故事事实上延续了许鞍华电影中一贯的“漂泊”状态。
阿玲从小外出打工,本以为遇见阿森以后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可他们辗转于广州、四川老家和香港多地,却终究无法让生活过得好一点。
再加之阿森脾性火爆,他的暴力倾向也随着生活的困顿而不断加重。
许鞍华带着同情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感情无着的生命,故事中的人物也随之抹上了一层悲悯的颜色。
如果能有如果,也许有很多事情不会就那样发生。
可现实没有如果。
正是因为有“日与夜”的那份平静与祥和作为参照,“夜与雾”的黑暗一面才没有显得那么令人窒息。
生活还要继续,这里的人们,依旧过着正常的生活。
04 尾声
香港影评人罗卡曾说,“许鞍华作为艺术家,一直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接位置,既承接了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又带有强烈焦灼不安和无根漂泊的当代感性。”
许鞍华生于东北,长于澳港,留学英国,母亲是日本人,这些成长经历让她自然带有了对自身身份的追问与思考。
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许鞍华并不是简单地在讲述一些故事,她电影中的人物总是有来历的,他们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带着明显的身份标签,然后在一次次的人与人关系的互动中,强化或弱化自己原有的身份属性,以完成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而她自己,却总是保持一种焦虑与不安,她不愿重复自己,总在尝试新的类型和题材,对自己的作品给予不满意的批评,总是希望自己能在下一部电影里做得更好。
最后以一首用许鞍华影片的英文名写成的小诗作为结尾。幸运是我,看过这些影片。岁月会偷走人的记忆,却带不走这些文字。
It’s a July rhapsody
With summer snow
Night and fog
I miss my American grandson
And 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It’s a song of the exile
In eighteen springs
For the love in a fallen city
They are ordinary heroes
They are boat people
It’s all about love
We just want a simple life
The way we are
Our time will come
The golden 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