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还在看《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呢?
其实早在第一季后半段,这节目就已经呈现出了一种强弩之末的颓势。一开始,所有观众都是被这节目耳目一新、发聋振聩的价值观所吸引,连大多数不爱看明星综艺节目的成年人都翘首以待它的播出。毕竟,身为30+、40+甚至50+的我们,都太想看到:即使青春不再、即使归于平凡,成年人也同样值得被鼓励、被赞美、被欣赏。然而,一期期公演看下来,大部分观众都渐渐琢磨出了不是滋味的滋味——什么乘风破浪的姐姐啊?还不是都要打扮成小妹妹的模样去跟小妹妹们拼体力、拼花样、拼市场。
当然,作为娱乐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是异常成功的。它确实也令一些被埋没了的姐姐,一举站在了更加光芒四射的事业高岗上。而无论是节目还是姐姐的爆红,都是在播出之后,因此我们也能在提前录制好的前几期节目里,看到了一些姐姐不设防的真诚、不保留的认真和不强求的沉稳。
可也仅止于此了。
第二季招徕了更多的姐姐、投入了更大的宣传,但比起第一季的播出盛况,光是刷微博和朋友圈,都见不到太多自发性的宣传和讨论了(花钱做的营销倒是不少)。
这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一方面,是观众早已被透支了热情和好奇。另一方面,则是第二季的姐姐,完全是奔着复制第一季的成功来的。她们和她们的团队,想必都反复研究过了第一季拔尖选手的策略、人设和爆点,个个都胸有成竹、势在必得,以至于第二季才播一集,各位姐姐就已经八仙过海地给自己安排了各种热搜。
如果你是一位颇有真人秀节目经验的资深观众,又或者稍稍懂得一些明星包装之道,随便看几眼《浪姐2》,你就很容易发现,哪些话术、哪些桥段,是显然经过策划和包装的。随之立即而来的相关热搜,就是对它们的印证。
节目组和选手总想有的放矢、掐准痛点,但观众真的累了,不想再陪姐姐假high。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第一季初期的狂热观众,第二季彻底弃番。她说得就挺有意思:我37岁,体力有限,没有少女感,对现在小孩喜欢的东西也没啥兴趣。反正看完这个节目,我觉得我不配乘风破浪,所以不想看了。
而更迷惑的,还是节目本身。
从游戏规则上,《浪姐2》就不欢迎不带流量的炮灰。
它有一个“弱队PK强队”的全新设定:强队输了,没有人会离开,但人气低的会下放到弱队;而弱队无论赢或输,人气最低的人都会当场淘汰。总之,所有绕来绕去、五花八门的规则,其实核心只有一个:力保最具话题性、最带流量的人,可以走到终局。
作为第一届超级女声的冠军,安又琪似乎一直以来状态都很低迷。一开始,光看名单,很多人对她抱有很大期待,因为歌手出身又具备唱跳能力,符合用实力说话的条件,对标上一季的孟佳、王霏霏、李斯丹妮,很容易形成低开高走的效应。
然而,属于她的剧情是什么呢?
初舞台跳舞忘动作,打分很低,看得出她本人这么多年磨下来,信心已濒临崩溃。导师杜华作为曾经的老板,言辞犀利地直接发问:这么多年没红,有没有想过是你自己能力的不足?
黄晓明也作为过来人,慷慨陈词了一番大道理:你起点太高,周围人对你的期许成为你的压力。性格决定命运。你的心态配不上你的能力。
看到一个自信全无的人,被逼到这步田地,很难不代入逆袭的期望——太想看到她翻身了。可是,第一期公演结束,她在整支难度很高的舞蹈中,表现出彩,甚至她那一组还是唯一挑战强队成功的一组,她却还是被淘汰了。因为比赛规则是:人气排名最低的选手,离开。而安又琪小组拼死拼活换来的三个晋级强队名额,给了弱队里人气最高、却不同程度表演划水的三位。
所以,这个节目又迷惑又讽刺——教你做人,但不给你机会。
更讽刺的是,几期公演下来,初舞台排名倒数第四的张柏芝一路“过关斩将”,甚至还从弱队迅速置换去了强队,并排名前茅、唱歌跳舞毫无长进亦高枕无忧——靠的就是游戏规则。
大概是节目过于赤裸地展示了名利场里的真相,所以每当看到那些人气不高的姐姐们在舞台上卖力推销自己时,没有热血澎湃,只有满眼凄凉。
看到蒋璐霞大喊着自己的名字倒下去的那一刻,作为观众,我感觉不到拼搏和努力的正面意义,只是觉得这个舞台比现实还要残忍。不是励志,而是锥心。
而有一期公演结束的拉票环节,处于弱队的五个姐姐竟然拿出了打印有自己名字的纸牌。开始声泪俱下地介绍自己的困境:没名气,不红,没人记得……这一期节目的弹幕,飘着许多“卖惨”“你弱你有理”的吐槽。可认真想一想,这是因为规则对人气的明显偏袒,才导致这些成年女人不得已求票卖惨。再更深一步想:姐姐们“我很拼我想赢我很不容易求可怜求同情”的表现,跟节目主张的“三十而骊”“用天生骄傲去会见,所有偏见”等口号,根本矛盾了。
节目上,姐姐们说:三十而奕,落子无悔。但满屏都是三十不红,拼命博同情的辛酸。
是,娱乐圈是个资源有限的名利场,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对成功的定义,有时的确就是“红”与“不红”。而这又是一档可以让那些一直不温不火、或者曾经红过但因为失去年龄优势而越来越走下坡的女艺人们,重新获得公众关注度的节目。所以那些咬牙拼命的励志背后,的确也都是怀揣着“翻红”的念头——当然,这都无可厚非。
可这完全与普通女性面对的职场和人生不一样。
作为普通女性,我们终其一生,只是为了挣得一份体面。这份体面,恰恰包括了在任何时候,都不必再靠眼泪和示弱,去换取怜悯和施舍。我们都在努力把擅长的事做到最好,让自己在专业上无可替代,因为我们想从他人那里赢得的,是尊重,而不是喜欢。
也因此,浪姐不会让我们共情,只会让我们觉得别扭——姐姐再努力、专业能力再强有什么用?不被人喜欢,就是走投无路。只能哭着劈叉、求求你表扬我。
这节目里还有一种别扭不得不说——
在一堆练习室、别墅宿舍的聊天镜头中,在灯影浮华、竞争激烈的舞台表演间隙,突然插入扶贫、公益人物的故事片段,让人不适。
这种不适,在张桂梅校长出现在节目的宣传画面中时,更加清晰,充满了别扭又矛盾的错位感。仿佛为了拔高价值输出,强行在一个割裂的语境下造句:每一位女性都很了不起,无论是砥砺深耕,默默坚守;还是光彩夺目,舞台引领。
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前提是,节目本身真的是在做“女性力量的多元化展示”,是真的想要带给所有观众一个正面的信息——女人,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活得生动。女人,拥有强大的力量爱己助人。
可事实上,从第一季的后半段开始,无论是从选曲编舞,还是造型设计,节目组对于少女感的审美和倾向越来越明显。而第二季,从一开始的初舞台到公演,划水上位、人设换热搜、炮灰赛制等等话题,都直接暴露了节目本身难以逃脱的功利逻辑。
明明号称要做让中年女性发光的节目,却只看到了姐姐们为了攫取商业价值的众生相。
反观张桂梅校长,她的故事根本不需要任何华丽的修辞与繁复的排比,她是用燃尽生命的方式传灯,为一代人的命运奉献自己。张校长面对的,是一直被训教以“嫁人生育”为人生意义的女孩,以及为了三万块钱彩礼就能将13岁的女儿嫁人的父母。她要救她们的头脑与心,要用读书改变她们的命运,要拽着她们走出大山去看更广阔的世界,要她们知道自己是这世间值得被疼爱与尊重的存在。
张桂梅校长对教育事业的坚持,和姐姐们为了演艺事业的筹谋,拆开来看,都是对的。但混为一谈,就成了拉大旗作虎皮。
如果浪姐的节目里,始终贯彻对成熟女性的包容以及尊重她们的专业,不浑水摸鱼、不凹人设、不讨好流量、能将女性的美更多元地展现出来,那么,那些在节目中插播的公益女性宣传片,才一点也不会违和,更不会被许多网友尖利地讽刺为“蹭张校长的光芒”。
我始终相信,每一位女性都很了不起。也笃定认为,真正的“她力量”是不卑不亢地付出努力,是大大方方地喊出野心,是勇敢坚定地拥抱自己,是真的相信时间会锻造出更醇熟的女性魅力,是不必“冻龄”也能无惧岁月的彻底自信。
只有真的理解了女性的力量所在,只有真的想要改变潮水的方向,才不会输出别扭和羸弱的价值观,也才会拥有改变潮水方向的可能。
没人规定综艺节目必须深刻。如果强行深刻却无力拔高甚至背道而驰,才是最令人尴尬又让人迷惑的。
截图来自公开播出节目画面,仅作引述。
王欣(@反裤衩阵地)
作家,已出版小说集《北京女子图鉴》,长篇小说《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随笔集《致我们总被戳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