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在这五脏中,脾应该是最不受关注的了。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良习惯的形成,有很多人都出现了脾虚的情况,就不得不让人关注这个不受重视的脏器。它虽不起眼,对人体的作用还是挺多的,若是出现损伤,呈现虚弱状态,就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问题。若是能早点发现身体上发现的失常,或许可以早点调理脾脏。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升清化浊。它将我们吃下去的各种食物,包括水谷饭菜等,在胃消化之外,对食物进行运化,将它们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简单地来说,脾相当于人体消化和代谢系统的发动机,为食物等的输送提供能量。脾与胃是连在一起的,它共同运转的结果,就是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胃管消化,脾管运输。
《医宗必读·脾胃后天本论》:“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既生,一日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乃亡。犹兵家之粮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生,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火资之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脾为后天之本,说明脾对我们的身体的重要性。
脾虚
也分四种:
脾气虚
、
脾阳虚
、
中气下陷
、
脾不统血。
脾气虚主要是吃完饭以后,身上、肚子有点胀,明显身体、胳膊、腿没有力量,精神特别困乏,说话没有力气,形体是特别瘦,都可以看到舌头的胖大、有齿痕,这是典型的脾气虚的表现,它的脾胃的整体的运化功能差。脾虚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出现大便稀,怕冷,喜欢温暖,这时候就可以叫做脾阳虚。一般这样的患者以典型的怕冷,还有大便稀溏为表现。如果说这时候患者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直肠的脱肛或者长期的腹泻或者是子宫的脱垂,中医认为叫中气下陷,也是脾气虚的另一部分表现。如果说患者在脾气虚出现乏力、食少、身上没劲、少气懒言、舌体胖大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了一些出血的症状,就称为脾不统血,出血主要包括月经量过多,大便出血、小便渗血、皮下的出血,包括鼻子出血,这都是脾不同血的临床表现。
1.
补脾首先就是从饮食
:
脾虚的人,消化功能都比较差,要么是容易腹胀不消化,要么就是吃了东西很快消化排泄出去,所以脾虚的人的体型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肥胖一个是过度消瘦,尽管现在以瘦为美,但是过度消瘦始终是不健康的,而过度肥胖也是不健康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好好补脾养胃,让脾胃的功能恢复健康,形体才会慢慢变回健康的状态。补脾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有板栗、山药、白扁豆、莲子、芡实、胡萝卜、鲫鱼、香菇、豇豆、红豆等等,针对不同症状的脾虚需要对症选择食物食用,效果才能更好的发挥,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多吃红枣、山药、红薯、板栗等食物,适量加些姜丝驱寒。
2.
健脾第一大穴
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是脾脏的精气注入背部之处,与脾直接相连,所以刺激脾俞穴能够很快恢复的功能。
刺激脾俞穴最好的办法是拔罐,其次是艾灸,但是所用的方法要随季节的不同而更换。早春和晚秋最适合拔罐,夏末和冬季则更应该艾灸。夏冬季节用艾灸,不仅能够温补脾气,还能去湿,特别是夏末,这时天气又湿又寒,用艾灸最合适,其他季节都以按揉为主。
脾虚的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五点
:
1. 不要吃生冷食物
2. 不要辛辣、刺激食物
3. 少吃甜食
4. 养成开朗、平和的心态
5. 三餐规律、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记得分享给身边的人,关注自己,关注健康,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