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做胃癌手术 仿若镜头下“扫雷”
编者按
医院手术室是大众眼中的陌生地带,手术室内医生的工作情况很少被大众所熟知,手术室外家属们复杂的心理状态也很少被记录……手术室的一道门,将里外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这道门聚集了焦急等待的目光,也承载了无数医学工作者的追求与付出。南方都市报推出“走进手术室”专题策划,聚焦无影灯下的医护人员,用文字、影像、视频记录白衣天使们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手术室内外的温情故事。
从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地铁站里挤出来的一波人,总有一队是冲着这里来的。城中村里,几栋四方的大楼,挂着战疫最美逆行者的巨幅照片——这里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又称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这个三甲医院也是全世界胃肠肛门专科“一把刀”。
1号门诊楼的3楼,汇集了内外科门诊、胃肠肛门专科门诊、胃肿瘤联合门诊、结直肠肿瘤MDT联合门诊等专科,这里是中山六院的中枢神经,彭俊生教授在这做了13年的胃肠外科主任。
“据说,找我看过的病人,很少再去找其他医生了。”他笑了笑,露出了酒窝,“还有外地病人跑了不少家医院,抱了一大堆教科书一样的资料来找我们,最后我们给他医好了。嘿,是挺有成就感的。”他笑得眯起眼睛,酒窝更深了,这是这位肿瘤外科医生难得流露出情绪的时刻。
8月26日,下午3时
会诊:先手术,还是先化疗?
8月26日是周三,下午3时,胃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正式开始。
0号诊室,中山六院国际远程会诊中心。几个大屏一张圆桌,多学科专家和主管医生以及病人家属围坐在一起——这里将处理最为棘手的病例情况。
多学科会诊,也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模式,针对疑难杂症寻找多学科解决办法。病患的主管医生简单介绍病人情况后,各科专家依次发表看法。“是否考虑先化疗,后手术?”彭俊生直言。
究竟先动刀,还是先化疗?一般来说,符合动刀条件的病人,通常情况下可安排手术切除。但是目前有更多资料证明,病人如果先化疗,能够使病灶得到控制,随后再手术,将会切除得更加干净。怎么做选择,压力在医生身上,风险在患者身上。
这样一场多学科会诊,如今成为中山六院的特色。一次持续几个小时,讨论七八个疑难病例。
8月27日,上午8时
术前准备,不该省的不能省
在10楼的17号手术室外,自动门缓缓打开,监测仪器稳定地响起来,相关医护人员基本准备就绪。
躺在手术台中间,51岁的何晚萍(化名)也准备好了。她和众多来找彭俊生看病的人一样,起初只是觉得胃不舒服,一查结果是胃癌。在多学科讨论会上,专家最终决定进行肿瘤切除,由彭俊生主刀。
护士给她做完身体检查,最后核对了一遍患者信息。“怎么没有用笔标上开刀位置?”彭俊生又问了一句。护士随即拿起记号笔,在病人的腹部位置画了几条黑线。“你们总觉得,在哪里动刀心里有数,但肚子里打了气,定位都会有偏移。不该省的不能省。”
相关准备做齐,彭俊生拿起一把小手术刀,在患者肚皮上开了五个小孔。一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胃癌根治术)开始了。
8月27日,上午9时
“打孔”手术,手一点都不敢抖
这台手术更准确的表述,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改良消化道重建术。腔镜手术,是区别于传统的开放手术的微创手术,只在病人腹部打小孔,也被称作“打孔手术”。
用摄像系统代替人眼,用超声手术刀切除人体组织上的肿瘤。整台手术凭借着插入几个小孔的手术刀配合完成,这对默契度和专业性有着极高挑战。“切口小,病人恢复快也美观,但更重要的是,微创手术能减少应激、减少出血、减少创伤、减少术后疼痛。”
彭俊生直言,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的挑战更大。“借助机器臂操作,手不能进到人体触摸,‘缺少手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镜头就是人眼,手更是一点都不敢抖。”
手术室里人多了起来。在医院进修学习的医生都来了,他们围在手术台后面,紧盯着屏幕不出声。
想要做到规范的胃癌根治术并不容易。肚子里血管密密麻麻,要谨慎“绕路”;脂肪与器官之间的黏连又异常频繁,不能让黏连“挡路”;一路还要清扫区域淋巴结——更是一场小心的“扫雷”。
这是一场耐心和耐力的双重挑战。两个小时过去,终于做好了胃癌根治术。彭俊生换了一把手术工具,对准术前标记好的胃肿瘤部位。“这是个衡量的标准,最终决定胃部切除的大小。切5厘米,是安全的切除范围。”他张开手术刀,迅速将切除的样本取出。
8月27日,上午11时
一夹子几千元,病人能承受吗
清扫,切除,缝合。到了手术最后一个环节,已经过去3个小时。胃部肿瘤切除后,要进行缝合重建。“缝合可以用这个。”彭俊生叫护士递过来有点像夹头发的夹板。“就这么轻轻一夹,六排钉子一钉,不切断也不出血,就能防止胆汁反流。”省时省力。他又抬眼问了一句,“这个病人经济情况怎么样?”没人答得上来。“你们都不了解病人的经济情况啊?做缝合,这一夹子下去就是几千块钱,你们都不知道她能承受吗?”
“算了,缝针吧,给我线和针。”助手迅速递上一根弯针,一条细线。彭俊生通过小孔,穿针引线,快速完成了缝合。
3个半小时过去,这场手术终于结束。
9月2日,手术顺利的何晚萍从中山六院出院。
人物简介
彭俊生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中山大学名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入读中山医科大学,2007年担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食管胃肠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2016年至今担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食管胃肠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从事胃肠外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胃肠,胰腺,肛门疾病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胃癌、结直肠癌、肠瘘、溃疡病、消化道出血、短肠综合征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人物印象
24小时不关机的肿瘤专家
8月26日,下午2点。
“当医生,就是忙。”彭俊生穿着白大褂出现在诊室,戴着一副眼镜,头发花白。早上要交班、查房、看门诊、做手术,下午要开会、办学习班,有时还有一些科研活动。星期四早上7点上班,赶上全院疑难病例讨论会,偶尔还需要提前碰头。
他就这样和胃肠肿瘤打了十几年的交道。
2007年来到中山六院,担任中山六院的副院长,2016年兼任教学团队管理,又担任起中山大学护理学院的院长。行政和业务双肩挑,如今50岁出头的彭俊生,忙得手机24小时都不敢关机,“就怕有事。一般找我们都是急事、要紧事。有个高年资医生在场,年轻医生们做手术,心里踏实点。”
他知道学医之路不好走。1983年从汕头考大学,这个农村青年报了分最高的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糊里糊涂的,进来才知道,原来要读六年才毕业啊。”毕业后彭俊生留校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医生,并考上了王吉甫教授的研究生,这位全国有名的胃肠外科专家,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胃肠外科的领军人,圈内尊称其为广东“胃王”。
彭俊生按着老师的路子,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看着单位里的年轻人,他总想多带一带。仔细一数,如今一年365天,他要做约300台胃肠肿瘤手术。而整个中山六院每年胃肠癌病人的手术量,也位列全国甚至世界第一。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王道斌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实习生 彭彤 郑纬浩
视频:南都记者 吴佳琳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