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中药药性之最,快来查漏补缺~

由 华爱利 发布于 健康

中药材各有特性,有一些药材的特性却让它们独领风骚,上次康康出了一期中药药性之最,很受大家欢迎,今天康康决定带来第二弹中药药性之最,欢迎大家来查漏补缺。

1

利水渗湿之最茯苓

茯苓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能够共同发挥独特功效,故而又有“四时神药”的美誉。

中医认为,茯苓具有显著的利水渗湿功效,药性平和,既能入药,又可食用,是不可多得的健脾祛湿要药。现代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的多糖有补中健脾以及增强免疫的作用。

著名的茯苓食疗方有茯苓山药包子、茯苓汤圆、茯苓饼等。秋冬季喝粥是一个温暖胃部又助消化的食疗方法,早晨来一碗茯苓山药粥,健脾暖胃,还可以添加茯苓、薏米、干姜等一同熬制。茯苓和薏米具有健脾利湿、温胃功效,而姜片则可以散寒。

2

生津之石斛

石斛首载于《本经》,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微寒。具有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的功效。口干舌燥的时候,嚼一条新鲜石斛,满口生津。

天气渐寒,火锅吃多了容易出现虚火上浮口腔溃疡,怎么办?给自己煮一锅石斛陈皮生姜煲水鸭汤,就有很好的降火作用。准备水鸭250克,石斛15~20克,生姜5片,陈皮一瓣。把石斛、老鸭、生姜、陈皮放入锅内,倒入温开水,开大火烧开,改小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石斛是微寒味甘的一种药材,煲汤时石斛药材味并不重,还会有微甜的回味。鸭肉营养丰富,能清凉降燥,适宜凉补,此膳食特别适用于平素容易口腔溃疡,大便干结,口干舌燥之人。

由于石斛性偏寒,易伤阳气,因此,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服用。

3

止血之三七

三七被载入本草典籍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如明代药王李时珍将其收入《本草纲目》时称:“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中医学认为,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是治疗“血证”的要药。三七具有“通”“止”两大特点,即血瘀不通畅时可以活血散血;当机体有出血倾向时它又能止血。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三七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等物质,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疲劳、抗衰老、耐缺氧、降血脂、降血糖、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禁用三七。

4

活血之丹参

丹参味苦,性微寒,无毒。根入药,有活血化瘀、调经等功效。清代《本草便读》中记载: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营分。

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所以,丹参是中医遣方用药中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尤其针对胸闷胸痛问题,可有效缓解胸部血淤问题。

可将15克丹参、15克山楂洗净晒干或是烘干后,研成粗末,混合均匀后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滤渣饮用。这个搭配有助于降血脂,还能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5

清痰之贝母

贝母,形似聚贝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传统中医认为贝母作用于心肺二经,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的功效,是大众所青睐的中药。

贝母蒸梨是大家熟知的一款膳食,一般是先将贝母浸泡至手捏上去有些软,梨不削皮,将梨从中间切成两半,剜去核,将贝母放入梨中,再将梨合上用绳子捆绑固定,一般蒸半小时即可。贝母较硬,建议提前浸泡,不宜用长时间蒸煮的办法,否则会让贝母的药性减弱。

感冒初期出现的咳嗽不适合食用贝母蒸梨,因为贝母具有收敛的性质。对于感冒咳嗽来说,调理上应该讲究的是驱散外邪而非收敛,如果在感冒初期就靠贝母来调理,很可能适得其反。只有在感冒中后期出现了慢性咳嗽迁延不愈时,食用贝母蒸梨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