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两岁孩子狗都嫌”?叛逆的本质不是和你对着干,而是成长
“两岁的孩子狗都嫌”,想必大家都觉得这不过是玩笑话,并不以为然。可作为一名育儿博主,自己也亲身经历过,我这么说吧:见过多少个两岁的宝宝,他们身后就有多少个崩溃的妈妈。
如果你家有个两岁左右的娃,问他吃饭吗?不!睡觉吗?不!洗脸吗?不……总之不管你说啥,他总是要跟你拧着来,什么都是“不”字当头,要么就什么都是“我的”!
一位宝妈分享她和自家两岁宝宝的日常:我给她做饭,她要吃面;给她做面,她又要吃饭。我去个洗手间,她大哭大闹不让我去;吃饭只要我先坐下,她就非得把我拉起来。睡觉我只能侧躺面朝她,否则一定会把我的脸掰过来。
反倒是孩子的爸爸,知道孩子脾气倔,会跟她反着来。比方说想让她吃啥,当着面说她不喜欢吃,端走。结果她一定会跳起来要吃……这简直是天派来整我们的“小恶魔”(笑哭)!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叛逆期到了吗?都说“可怕的两岁,麻烦的三岁”!如果你家孩子也正在经历,那么要恭喜你,说明你家娃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孩子约从1岁半至两岁,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慢慢发现自己与世界是分离的。幼儿构建自我意识的过程就是其自我意识敏感期,又被称为“第一反抗期”。
这个阶段,孩子通过学习说“不”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但孩子说“不”,和我们理解的“不”是不太一样的。在我们眼里是拒绝和反抗,但实际上孩子只为了强调和凸显他的自我意识而已。
尽管如此,我依然看到许多妈妈,在孩子说“不”的时候会气不打一处来。认为孩子“不听话”、“叛逆”,甚至为此打骂孩子,亲子关系也变得疏离。
90后宝妈@微凉说:我家两岁熊娃倒很少说不,就只会哭,一个男孩子每天哭800回!吹阵风儿都误他事,别人摸一下他也哭,想吃什么、要什么没立即满足,马上就哭,每次我都忍不住想揍他!
很多时候,我们太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就容易忽视他的需求,大家会制止孩子“无理取闹”,或强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指令行事。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在破坏孩子独立自我意识的发展。
孩子的行为过于自我,那能放任不管吗?不能,在孩子自我意识构建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没好好引导,一直任由其偏向发展的话,就容易让孩子养成一些自私、专横、霸道的坏毛病。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四个字:刚柔并济。
比如,让孩子刷牙他不愿意刷时,可以问他:宝贝,你想妈妈陪着你刷牙,还是小熊和妈妈一起陪你刷牙?看似没太大区别,实则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如果孩子选择其一,那这事就完美解决了。若他不选,那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游戏的方式来引导。总之,换个孩子能接受的方法,这并不难,既要尊重孩子的“自我”,又让他知道规矩和底线在哪里。
当自我意识敏感期,遇上秩序和执拗敏感期,孩子的小宇宙爆发传闻中“可怕的两岁”,你以为就只因为自我意识敏感吗?错了,大多数孩子在这同一时期,还会伴随着更让爸妈抓狂的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
三者重叠,在孩子身上会发生什么呢?你得啥事都按照他的意思来,否则一言不合就要哭闹,甚至撒泼耍赖滚地上!
比如全家人吃饭,位置不能坐错了,否则大家都别想吃饭;门铃响必须他来开门,否则会立马倒地大哭;坐电梯,一定得他来按键,否则就要重新再坐一遍……
然而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是他非要跟家长对着干,而是通过这样的自我内在的秩序,来研究和发现自己身边事物规律。
比如他发现:衣服一定要穿在身上,鞋子一定要放在鞋架上,玩具必须要按照位置摆放,电话响了必须先按接通键……
当他认准了生活中某些事物的规律,就会不顾一切地要坚持既成的秩序要求。一旦他眼里的秩序被打破,孩子就会感到非常受挫,甚至崩溃大哭等。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有两重秩序感,即内部秩序感和外部秩序感。内部秩序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身体不同部位和它们的位置;外部秩序感则指向他们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
孩子两岁左右,会慢慢从内部秩序感转向外部秩序感,对于感知的事物有强烈的追求秩序化的欲望。如果没达到秩序要求,会出现不安、焦虑,甚至可能出现极端的应激反应。
要知道,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我们要保护和尊重孩子的内部秩序,使其顺利转为外部秩序,最终使他能将规则转变为生活常规内化。
如果你家孩子对事物也有着强烈的秩序要求,那么不妨多询问孩子的意见。比如,吃饭时问:宝贝,我坐哪个位置?坐这儿呀,好的。一会出去玩你开门还是我来开?电梯是我来按还是我抱着你按?
在很多人看来,两三岁的孩子真的是“狗都嫌”。但要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成长最不容易,他们要在这期间学会3件事:认知自我,认知规矩,认知世界。
对一个懵懂的孩子来说,这真心不容易!他内心慌乱,表达能力却有限,正是他为何“叛逆”的原因。然而,这种叛逆的本质,并不是要跟你对着干,而是孩子自身成长的表现。
结束语所以,在确保安全、不违背基本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其它事就顺着孩子,让他自由去发挥和探索吧!对孩子持以爱和包容,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孩子的3重敏感期自然能顺利地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