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心灵镜子”提醒父母:喜欢这种颜色的小孩,往往内心可能受过伤

由 费莫白竹 发布于 健康

色彩心理学,窥见孩子内心一隅。

执笔:毛婷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很多小孩衣服、玩具和书包都偏爱同一种颜色,而这在儿童心理学上也有专门的解释,他们对不同颜色的偏爱程度,其实可以窥见其内心性格。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武大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杨健老师的观点是新生儿从睁开眼睛到眼前缤纷多彩,总体需要经历4个过程——黑白期、色彩期、立体期和空间期,具体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1、新生儿时期,宝宝视力并未发育成熟,对于色彩也几乎没有感知;

2、宝宝4月龄前的时候,处于黑白期,视物的距离只保持在20-30cm,处于未敏感期;

3、4月龄之后,视觉的色彩期来临,这成为幼儿视力发育的重要转折点;

4、1岁左右的时候能够分辨几种简单有冲击性的颜色;

5、到5岁之后基本才可以区分全部的颜色。

而根据色彩心理学家吕舍尔的看法:孩子从小对于不同颜色的偏爱,其实都藏着他们的性格密码,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知道自家娃内心真实的性格。

邻居家有一对可爱的姐妹花,5岁妹妹古灵精怪,到哪儿都能变成“孩子王”,平时也很强势,而大一点的姐姐反而性格懦弱,经常喜欢跟在父母身边。

而时间一长,大家就发现,经常穿着大红色,连书包都是红色的就是妹妹;

穿蓝色的就是姐姐,有时候姐姐买不到蓝色的,还会伤心的偷偷哭,小区的人都啧啧称奇:原来喜欢的颜色不同,性格也会差这么远。

其实,心理学上关于颜色,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心灵镜子”,即通过孩子们对色彩做出的无意识选择,能看出其性格特征,就像照镜子一样一清二楚。

1、喜欢红色——热情大方

喜欢大红色的孩子一般内心和颜色一样火热自由,性格开朗大方,是有什么说什么的“急性子”,并且调皮也是独一份。

因此父母不用担心娃在外面受欺负,他们较好的表达和逻辑能力能够成为优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孩子在小一点的时候可能无法约束自己,显得有些急躁和强势霸道,耐心欠佳,容易发生矛盾。

幸孕姐建议:喜欢红色的娃需要家长发扬其乐观活泼的性格,但着重其耐心的培养,可以通过玩具分享来强化其物权意识,摆脱过强的独占欲。

2、喜欢粉色——细腻温柔

这类型的孩子通常都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比较懂事文静,遇事比较柔和,女孩都是“小公主”,男孩子也是细腻温柔的暖男。

这里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喜欢粉色并不是女孩的专利,在英国的社会调查中:超过85%的男孩称不敢说出自己喜欢粉色,因会被嘲笑和女化。

颜色只不过是一种喜好,不是性别的标准,喜欢粉色的小朋友内心更需要关爱。

幸孕姐建议: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坚强的内心,通过故事绘本和自己处理事情,塑造其坚韧的内心。

3、喜欢蓝色——沉稳冷静

蓝色是天空海洋的颜色,钟爱蓝色的孩子内心和大海一样平静沉稳,喜欢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相对比较内敛,不会很轻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但遇事可能比较容易钻进死胡同。

幸孕姐建议:家长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孩子紧绷的时候帮助他们放松,孩子偏执的时候劝导及时止损,做孩子身后最有力的依靠。

4、喜欢橙色——聪明善社交

橙色是独立于红黄蓝三原色的颜色,需要大脑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如果宝宝在4月龄的时候就能辨认,其大脑发育肯定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这种暖色还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思维。

而且日本的研究中发现,喜欢橙色的孩子往往给人亲和近人之感,社交能力比较强。

幸孕姐建议:家长可以帮助开发其大脑智力,培养创造力。

在儿童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中,黑色代表着恐惧和焦虑,偏爱这种颜色的孩子内心往往都存在一定的伤痛,并且非常不愿意与人交流来寻求帮助,心理可能正在承受“抑郁”的折磨。

例如在纪录片《派出所的故事》中,有位小女孩就因为母亲抑郁自尽之后,一直在楼道里用黑色画各种光怪陆离的画,而这其实也正是她饱受折磨的内心。

幸孕姐建议:这类型的孩子需要的是长时间的陪伴与开导,直到可以述说自己的恐惧,同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不可以让孩子在抑郁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每个孩子都是易碎的珍宝,需要家长们悉心的呵护,从颜色窥见内心一隅,更多的是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及时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