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孩子说话晚,“贵人语迟”?错,很可能是孩子缺乏互动综合征

由 颛孙佳悦 发布于 健康

宝妈群的小刘,因为没有人帮带宝宝,成了一名全职妈妈。有一天我去她家做客,刚好2.5岁的孩子正在看宝宝巴士儿歌,她想下楼打水,我起身正准备陪她一起带着孩子下楼,她说:“不用管他,他自己看电视就可乖了,如果不叫他,他能坐1个多小时呢!她话里充满骄傲。

我一身冷汗,告诉她孩子这么小看1个小时电视根本不合适,而且会有依赖性,她只是淡淡说了句“没事”,我也没在说什么,因为她想“省心”,就让电子保姆长期上岗,真叫我无法接受。

没过半年,小刘就打电话给我:“我家孩子都快3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别的都不太会说,这可该怎么办啊?”

我给她几条建议,是关于多和孩子聊天、看书、户外活动、社交等等,然而我知道小刘做起来特别困难。不是“贵人语迟”天生说话晚,而是孩子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语言交流。她已经习惯了“电子保姆”带给她的省心和方便,自己还能玩手机,如果抽点时间去陪伴孩子,都会觉得太费力气,没有必要。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过早使用电子产品的真正弊端并不只是视力伤害,而是注意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副作用。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建议2岁以内的儿童不要接触电子屏幕。不难发现,真正有效的成长刺激,还是源于父母的陪伴和互动。

可见,早期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容忽视,在孩子18个月时进入语言的表达期的时候,有的孩子就会简单的说话,而有的孩子依然停留在只会叫“爸爸”和“妈妈”的层面上,有的家长很着急,找原因;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没有关系,贵人语迟,长大就会好了”;还有的家长会说“是遗传,他爸爸小时候就说话晚”。后两者从而就不注意引导孩子讲话了,自由发展,那样孩子的语言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

一、一般孩子的语言发展状况。

一般孩子到了6个月以后,已经有了理解语言的萌芽,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的口语,能对极简单的词语做出指令性反应。例如,说“小鸡呢?”孩子就会满地寻找小鸡;到孩子1岁时已经能够理解简单的语句,会说单字;到了1.5岁以后词汇量增长迅速,能用简短的语句对话;到2岁时就能理解部分字词的意思,并能指认简单的图片,以及身体器官的名称等;到3岁时孩子就能够理解许多复杂词句表达的意思,并能指认许多物品名称,还会自己造句;到4岁就能理解更多词句表达的意思,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其中2~3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和快速期。如果2岁儿童不会说单个词,3岁儿童不会说简单的句子则为语言表达迟缓,需要用心引导或者去看医生。

二、关于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

1、孩子该如何选择书籍?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有图片、有情节、有兴趣,都可以激发成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大体上,选书可以参考以下:

0~1岁:摇篮曲、儿歌、童谣;

1~3岁:主人翁是小动物之类的故事或绘本,一般是以单情节为主;

3~6岁:主人翁是“人”或者“拟人化的动物”的故事或绘本,情节逐渐从单情节过渡到多情节,为孩子以后的阅读打基础。

7岁以上:以孩子兴趣为主的科普类、逻辑类等书籍,不限于图书类型,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兴趣选择。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兴趣偏好等差异,会导致孩子有不同的阅读倾向。所以年龄只能做个大体参考,更多的是需要发现孩子的喜好和兴趣所在,相信孩子一定会爱上阅读。

2、阅读就是读生活,同样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阅读也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也需要给孩子提供仪式化的场景,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与陪伴。可以每天找一个恰当的时间,由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书、表演故事情节。还可以在孩子提出问题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书里找答案,让孩子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2.5-3岁左右一般不停发问的孩子,每天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更要引导孩子去书里找答案,训练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父母有意识地培养而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为如此,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是年幼孩子的重中之重,让孩子从细节之处阅读,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和情绪稳定的孩子。

三、提升孩子语言快速发展的方法。

1、亲子互动式阅读。

亲子阅读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高效互动,并且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媒介。

朋友的女儿2岁半的时候就已经看了500多本书。把陪孩子看书当作一种工作,他们家到处都是孩子的书,客厅、书房、卧室、车上……好多书都被翻得破到不能再破……尤其在孩子们1岁左右口欲期的时候,越喜欢的书,越是被撕咬得乱七八糟。在孩子幼儿时期,朋友就慢慢培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带着读书,讲述书中的故事,让孩子聆听,领悟读书的乐趣,现在孩子就是个百事通,比同龄孩子卓越很多。

另外,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可以把绘本设计成游戏,比如《乌鸦喝水》,每次我和孩子扮演乌鸦比赛谁先喝到水,孩子觉得十分有趣。还有一些书读完以后可以和宝宝一起表演,比如《中国年》,可以让孩子表演贴春联和大扫除等。

亲子阅读,一定不要要求孩子听完一本书一定要懂得什么大道理。每个孩子理解力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在亲子阅读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父母需要做的是观察、陪伴、引导,而不是比较和急躁。

父母通过和孩子反复进行亲子阅读,触动孩子的内心,反复坚持练习,语言、社交、习惯等知识,都是“输入-输出”的过程,总会有一天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蜕变。

如果孩子不喜欢传统的阅读方式,父母可以以唱歌和表演的形式进行,把书里面的小故事都转换成与生活场景贴近的片段,比如要喝水的时候分享喝水的故事,要睡觉的时候分享睡觉的故事。

2、平时和孩子多交流。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听不懂大人的话,就不和孩子互动交流,这样对孩子以后的语言发展非常不利。实际上,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非常好奇的感受着这个世界,如果父母能反复不断地和孩子交流,就会刺激孩子的大脑,父母和孩子说的话越多,孩子就能理解的词语越多,学习语言的速度就越快。

父母最好和孩子说话用书面语,并注重语言的质量,咬字清晰,如果孩子喜欢听一首儿歌,父母就要不厌其烦的重复,增强孩子对其的记忆性,即使孩子在模仿过程中出现错误,父母在及时纠正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而且父母和孩子说话,最好采用导向语言,比如,“玩具在哪里?你看见了吗?玩具在这里。”或者重复孩子说的句子,等熟练之后进行扩展延伸,如,孩子说:“妈妈包包”,妈妈应该回应:“嗯,是的,就是妈妈的包包。”

3、画画和绘本图画书都是说话的源泉。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画画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发孩子大脑的活跃度,孩子把自己的所想都表现在画中,父母可以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表达画中的内容,这也是语言的一种延伸。

绘本图画书的视觉效应很强,五颜六色,孩子看到各种颜色的图片一定会被吸引住,每个图片都是会说话的艺术形式,刺激孩子的语言表达。

4、用开放式提问让孩子“教”父母阅读。

孩子的思维一般非常发散和活跃,不像成人只关注逻辑和情节,孩子很容易被一个小图片或者书中主人的表情所吸引。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经常翻来覆去只对某本书里的某个图片感兴趣,无法完整看完一个故事,这其实是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决定的。

我们可以一边看书一边问一些问题,最好是能够用语句来描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引导孩子的阅读节奏。如,“这个图是什么,妈妈不认识啊。”“你帮妈妈找找刺猬,是不是在第8页了?”“雪孩子哪去了呀?”......孩子年龄越小,问题越要简单。对于稍微大的孩子选好一个场景或者细节,用开放性的描述性的语言展开内容,让孩子把想法逐渐丰富起来,引导孩子发现有趣的部分。比如小白兔最爱吃什么食物,只要孩子找到了,就可问他:“什么颜色的?”之类的问题,这种问答的过程也是孩子自主思考的过程。也可以进行古诗或者成语接龙,让亲子阅读更有趣味性。

5、让孩子自主决定阅读节奏。

我们喜欢按照顺序阅读,孩子却有可能在阅读初期非常喜欢翻页,完全不按照顺序阅读。看看这一页翻翻那一页,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有时候父母很无语,其实不按照顺序看书,孩子也可以获得更愉悦的阅读体验,比故事顺序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慢慢再渗透故事的完整发展。

6、引导孩子编故事,生活是最好的图书馆。

阅读不应该过于教条,生活就是最好的图书馆。逛超市、去公园等都是孩子成长中很好的场景化移动图书馆,还有把书中的某一情节进行角色扮演,都是帮助孩子把书里的场景丰富到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孩子的视角去创造故事,引导孩子自己编故事,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体现出对于生活常识和人际交往等的理解。

所以,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语言的发展至关重要。除了多和孩子说话和画画,还有提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它可以有效的刺激孩子,作用非常明显,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给孩子以积极的刺激,从而加快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结语:

本文分析了孩子说话晚的原因是孩子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语言交流,分析了孩子早期语言的发展概况和阅读注意事项,还提供了提升语言发展的6种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了和孩子阅读的重要性,让孩子爱上阅读非常重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只有养成了习惯,阅读才会成为稳定的、自主化的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单纯靠对孩子说教已经过时了,要用有趣有料、生动好玩的方法才能让孩子在快乐的玩耍中成长为更好的人。毕竟对于孩子来说,玩耍就是最好的学习。

父母一定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这个阶段,细心开启孩子阅读的大门,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看书可以通过刺激大脑,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提高儿童的分析思考能力,而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没有这样的功能。所以,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接收状态,而看书是一种主动的思考状态,促进了大脑发育,对于快速提升孩子的语言发展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