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网友求助说,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为了让孩子安静一点,朋友把她儿子的玩具拿出来给我家孩子玩儿。但是走的时候,孩子非要带走人家的玩具,可人家不给,我该咋办?
看到这个网友的问题,有人就提出来说:人家不愿意,你不是反思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反而说“人家不给”,这就本末倒置了。
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孩子拿着别人的玩具玩儿一会儿,想要带走很正常:
1、玩具确实很符合孩子的心意,孩子非常的喜欢。
2、孩子玩儿了一会儿,跟玩具有感情,认为这就是自己的。
3、孩子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
这是因为孩子在1—2岁的时候,会有一个物权敏感期,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伸手去拿,并没有什么你我他的概念。
到了2—3岁的时候,会对自己的东西格外敏感,尽管自己不玩的玩具,别人也不能碰,因为这是“我的”。
到了3—4岁的时候,父母才能慢慢跟孩子说到分享等概念,孩子才能理解:我跟别人分享,才会得到更多的小伙伴。
尽管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孩子还不能体会到父母所说的“那别人东西”是什么意思,但是父母要尽量让孩子理解,不能纵容孩子拿别人的东西。
很多“小霸王”总是抢别人东西或偷别人的东西,而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这跟父母在这方面的纵容分不开。
我们都说这种孩子是“熊孩子”,其实只是父母从来没有教过他而已。在他的意识里“只要我喜欢就都是我的”。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世界不是围着这一个孩子转的,如果父母纵容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长大后会变得自私且脆弱,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
除了在孩子拿别人玩具时的教育外,如果父母遇到别人想要自家玩具的情况,也不能让对方随意拿走孩子的玩具。
处于物权敏感期的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占有欲十分的强,父母不应该为了面子而强迫孩子去分享,甚至说孩子小气、抠门之类的话。
强制性的分享会让孩子产生混乱感,破坏孩子的物权归属意识。
在这件事情上,父母要尊重孩子作为玩具主人的权利:孩子有权利决定要不要把玩具给别人。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能让孩子知道“你的、我的、他的”边界在哪里。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学会分享,担心孩子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人。
但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慢慢的来,父母通过强权来要求孩子来执行会出现两个问题:
①孩子在其他时候,也会因为别人的评价或恐吓而将自己的东西递出去,心里还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②孩子会有强烈的反抗情绪,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东西要给别人,会再一次模糊物品的归属意识。
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缺陷: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
有这种缺点的人,在成长经历中有这三方面原因:
①习惯性讨好别人;
②父母言传身教的就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
③面子作祟。
而这三点的产生,跟父母的关系不可谓不大:
①父母对待孩子是“以上对下”的强权态度;
②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需要从别人身上得到认可;
那么,当别人想要拿走孩子玩具时,父母又该怎么应对呢?
在一档亲子节目里,黄磊给家长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陆毅的女儿想带走多多的小狗,但是黄磊说“狗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要去问多多姐姐愿不愿意”。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尊重做到了尊重孩子,更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处理的权利,还能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孩子去别人家玩,玩了一会儿玩具就认为这个玩具是自己的,这在“物权敏感期”中非常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父母和对方都允许让他拿走这个玩具。
这对孩子是个伤害,对玩具的主人也是个伤害,父母应该从第一次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就严格拒绝,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我们不能要”。
孩子小时候,做什么事都是看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态度强硬,孩子哭闹一两次知道不管用也就作罢了。
父母千万不要为了一个玩具,而让孩子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