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你还在用“数到三”来吓唬孩子吗?可别把孩子吓坏了

由 夏德才 发布于 健康

我相信有很多家长都喜欢用“我数到三”来约束或者是吓唬孩子,比如“我数三下……”当然后面肯定会加上一句威胁的话语,合起来就是“我数三下,你再不过来我就走了……”“我数三下,再不吃完就不要吃了等等。”

有的妈妈会发现,尤其当孩子不听话或者磨蹭或者犯小错误的时候,家长的数三下对孩子挺管用,可有的妈妈却觉得孩子压根不把这个缓冲时间当回事。到底怎么回事?

父母为何热衷这种教育方式?

它简单粗暴,且能快速“解决”问题。

一方面,孩子的内在节奏感是远慢于成人的,尤其是性格内向和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当孩子在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如果家长需要他们停止这一活动,进行另一个新的活动时,这一点就更为显著。数“1,2,3”正是这样一种留出过渡时间,让孩子慢慢把注意力从当前的事情上挪到另一件事上的办法。

另一方面,小孩好奇心重难免做出让家长出乎意料的事情,家长希望以此吓唬孩子,给孩子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避免孩子再犯错。

“数三下”什么情况下管用?

1、当孩子原本就打算按照你的“指令”执行,只是还有一点点收尾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执行。

比如,饭点到了,你叫孩子吃饭,但是孩子在看动画片,正到精彩处有点流连忘返,那么当你开始数“123”时,孩子就知道必须要执行了,他可以选择先把电视按暂停,来吃饭,吃完饭后再去看。

2、当孩子听到你的倒数时,心情比较焦虑无法集中精力做手中的事情,干脆放下手中的活。

比如考试准备结束,你还差几道题没做完,可老师一直在讲台上喊“最后一分钟”“倒数三秒钟”“收上来”,即便有一分钟的时间给你,你都无法静下心来好好答题,干脆交卷。

3、当孩子比较小时,对你说的话言听计从。

比如,你和2岁的孩子说,“我数三下,你不过来我就走了,妈妈就走了不要你了。”孩子吓坏了,赶紧屁颠屁颠地跟过来。因为他分不清楚妈妈到底是真的不要他还是“吓唬”他。

“数三下”什么情况下不管用?

1、缓冲时间太短

缓冲时间太短,不足以让他做到你发出的“指令”。家长在给孩子缓冲时间时,不妨根据要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提出时间要求,而不能一刀切都只给三秒。

2、不在乎家长的威胁。

家长总是拿这个吓唬孩子,之后没有一样“兑现”,孩子压根就不怕家长的威胁。这得看孩子心情,孩子愿意做就,如果不愿意,孩子是怎么叫都叫不动的。

所以,如果给出了缓冲时间,不要用“威胁”的方式,要给自己定下规矩,说出来的话就必须做到,别说狠话,说“行之有效”的“惩罚方式”。

家长“数三下”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思考甚至自主选择的能力强行用数数的方式给孩子灌输一种做事情的对错观,很容易让他们失去自主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这就会严重阻碍孩子自我潜能的发展,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一个自我判断是非的标准,变得依赖、犹豫甚至唯唯诺诺。

家长要怎么做?

1、允许孩子适当宣泄情绪

有时候孩子哭闹,可能仅仅是在宣泄情绪,作为家长,我们要允许孩子适当地宣泄情绪,家长要判断孩子到底是需要一个建议还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

2、分析事实而不是评判对错

当孩子的做法不符合父母的期待时,家长别一开口在就说“知道自己哪错了吗?”因为它虽然是问句,却直接将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剩下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

3、用行动代替“说教”

将道理藏在生动有趣的情境里,往往比直接讲出来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所以,各位家长,别总对孩子数那三个数了。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只是陪她一程,而非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