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多雨,雨水充沛
咋们云南的的野生菌疯长
又到了 楚雄 人"生死存亡"
的重要时节,
仍有一波波人抵挡不住它的诱惑~
作为楚雄人
深深懂得
吃货们的这份勇气!
但吃菌也是有讲究的,
可不能乱买乱吃。
一些市民因为想尝鲜
误食毒蘑菇,甚至生吃蘑菇,导致食物中毒!
近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收治了多起误食毒蘑菇中毒病例
而 广西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
今年以来,广西报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
发病人数135人,死亡3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
发病人数增加了4倍
病例1:
急于尝鲜,男子生吃蘑菇中毒
6月5日上午9点左右,钟先生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附近树下看到有野生蘑菇,看着挺鲜美可口,于是 他就摘来把菌伞捏碎,吃了少许碎片,但发现味道并不鲜美,于是吐出了大部分碎片,用水和饮料漱了口。
当天中午12点左右, 钟先生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腹泻等症状。第二天进食早餐后,仍觉胸闷, 遂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毒蕈中毒”。
蘑菇标本被立即送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别确定为“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为广东常见中毒菌属,以胃肠型为主。”市十二医院中毒临床科副主任医师张伊莉说,“仅仅吃了一点,就有如此大反应,如果钟先生多食一些,后果不堪设想”。
病例2:
吃了“荔枝菌”,一家4人中毒住院
6月8日,又有4人因食物中毒入院。 一家五口人吃了从野外采摘的“荔枝菌”,四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天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样并送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别,结果证实他 们吃的蘑菇其实是“近江粉褶菇”。
张伊莉表示,近江粉褶菇也是广东常见的中毒菌属,“去年荔枝成熟时,医院也收治了多起该菌中毒病例。”
135人发病,3人死亡
今年报告中毒人数比去年增加4倍
6月19日下午,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了解到, 目前该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正躺着3名因误食野生蘑菇而中毒的患者。
▲近期在广西引起中毒的毒蘑菇。
其中一名40多岁的女性患者病情最为严重,她于6月17日被紧急送往该院治疗。 毒蘑菇中的毒素导致她身体多器官衰竭 ,医务人员正在运用高等级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对其进行救治。
该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韩林介绍——
该患者家住在山区,近期她采来一些野生蘑菇食用,当天就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次日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意识模糊,后来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心跳骤停。经当地医务人员反复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她才赢得了向上级医院转送救治的机会。
广西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西报告野生蘑菇中毒事件28起, 发病人数135人,死亡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件数增加了3倍,发病人数增加了4倍。
切记
一旦误食毒蘑菇立即催吐!
食用蘑菇后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可能中毒了? 据介绍,不同的蘑菇含有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类型也不相同,常见的主要有几个类型:
1.胃肠炎型:多在进食后10分钟-2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预后良好。
2.神经精神型:多在进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精神症状、幻觉等,预后良好。
3.肝肾损害型:多在进食后数小时-30小时发病,有“假愈期”,即在一两天内出现症状好转的假象,随后症状加重,死亡率高。
4.光敏性皮炎型:多在进食后24-48小时发病,皮肤红肿或疱疹,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预后良好。
5.横纹肌溶解型:多在进食后15分钟-2小时发病,早期胃肠道症状,6-12小时出现酱油色尿、肌肉酸痛、肢体无力等横纹肌溶解症状。可导致急性肾衰死亡。
医生提醒,一旦食用了毒蘑菇,一定要第一时间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尽快吐出毒物,减少毒素吸收。
可在 食用蘑菇前留存一点样本 ,一旦发生中毒,连同样本一并送医,帮助医生尽快判断中毒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这也是非常有用的一个防范措施。
提醒
对野生蘑菇要做到“三不”
1. 不采摘
踏春郊游期间,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蘑菇并不容易,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2. 不购买
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3. 不食用
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再次提醒:
不认识的蘑菇(芥)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