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受尽委屈的讨好型人格,一般由家长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养成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讨好型人格是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会困扰的一个问题,他们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总是使自己处于一种被动委屈的情况,利益也受损了。
因此,这些年轻人在成为家长之后,也害怕自己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在生活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
很多人认为,你对别人好,他人也一定是对你好,于是为了获得这样正向的情感,就开始讨好他人,比如别人提出的要求马上答应、喜欢夸奖他人等等。
但事实上,当一个人主动付出了善意之后,可能会得到他人的恶意,就拿孩子的生活而言,比如他在去小卖部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求带零食。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于是孩子为了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就主动地帮了一次忙,可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 有的小朋友懂得感恩,东西买回来之后,马上付钱,还多支付一些跑路费或下次主动帮忙带东西;
- 但有些小朋友就不一定了,他们可能迟迟不付钱,或在同学去买东西的时候,每次都要求顺带,却一次也不回报。
没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面对第二种同学,下次就不会帮忙了。
而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下次依然会帮忙,但这个时候他们又同时觉得心理委屈、不愿意,可是为了所谓的同学关系,只敢强忍着。
它的出现,也与很多方面有关,不管是童年幸福,还是不幸福的孩子,都可能有这种情况,觉得只有自己表现好、先认错或主动帮忙等,才可能被爱。
但归根结底,讨好型人格的形成,与家长的教育还是脱不开关系的。
一般而言,如果家长喜欢对孩子说这三句话,他们很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
“不乖的孩子,是会被讨厌的。”
孩子的气质、性格等很多时候都是天生的,有的小朋友是沉稳、安静的,有的是暴躁、调皮的,他们的这些性格本就没有优劣之分。
只是家长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要求孩子有不一样的性格,比如心情烦躁的时候,要求宝宝安静、乖巧;看到其他小朋友积极表演节目时,就希望他们活泼、调皮。
于是常常将“不乖的孩子,是会被讨厌的。”等话语挂在嘴边,这不仅违背宝宝本身的气质,还会让他们不自觉地调整自己,适应他人,达不到的时候,还会陷入自卑。
“大方一点,才能交到朋友。”
家长总是认为大方、喜欢分享的孩子才能交到朋友,这也造成小朋友在维系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时,习惯委屈自己,成全他人。
“你这点分数,说出去都丢人。”
家长如果让孩子觉得自己只有考到好的分数、表现得好,才能得到喜爱,就会让他们觉得得到他人的喜欢是有条件的:
比如在他人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太看重别人的评价,如果受到差评就一直不开心;难以拒绝别人等等。
服从别人的想法
哪怕是和班上的同学一起组织活动,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都会害怕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自己的建议与他人不同时,遵从他人的想法。
十分敏感
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很在意,同时又很善良,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及时提供帮助。
害怕冲突
这样的孩子还讨厌冲突,在要吵架的时候主动退让,想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幸孕说】
其实孩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这样的人更容易让人亲近,只是不可让他们委屈了自己,如果发现其他人,不值得深交,就需要马上退出,别再付出了。
对于害怕孩子被孤立这一点,家长也可以告诉他们,有时候能力比讨好他人更加重要,就比如班上的学霸再怎么独来独往,也总是有凑过去问题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