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家长会了么
(jiazhanghuileme)
中国是礼仪之邦。
在老祖宗及后代子孙的传承之下,衍生出多种情境下的多种礼仪。就像我们常常对孩子说的那样:“不懂礼,人家会说你没有教养。”
可是,在家长自己身上,除了日常人际交往的礼仪之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境下的礼仪却未必人人都知道——接娃放学的礼仪。
提高接娃地适配性
许多学校都位于居民区,一到放学时间,门口的小马路就会被堵成停车场。接孩子放学难免归心似箭。每个人都希望从校门口路过时,直接把站在约定地点的娃接走。
但事实却是,车流之中,原本约好在校门西侧第三棵树下等你的娃却发现,视线早已经被往来的车辆挡得严严实实,踮着脚尖都望不到说好在这里接他的妈妈。而车里的你更惨,不仅要左顾右盼地担心剐蹭到往来车辆,而且总是会“惊喜”地发现,你和你娃约好的第三棵树旁的路边,早已经并排停了好几辆车,哪里还有你的地方?不能开车,那就把车停远,走着过去吧!于是,当你步行到第三棵树边时,发现树下早已经站着许多家长,一堆儿一堆儿地凑在一起,聊着校园内外奇闻异事,仿佛一个大型露天情报中心。
他们知道哪个班的老师是从别处调动来的,知道哪个年级有刚刚入职的新老师,哪个班主任有离职动向,盘算还能带班几年。
他们甚至知道,学校里的领导层有什么变动,知道哪个领导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有来头……
隔壁第四棵树下的“情报”明显更接地气,他们可能在互相比较自己家娃报的兴趣班——哪个班的位置离学校更近,省了不少路程;
哪个班的老师是从北京聘请的,相当专业;
哪个班给的优惠力度更大,送课更大方……
你权衡了利弊,决定加入第四棵树下的情报团体,毕竟学校里的事儿听听就罢了,你也捏不出啥新鲜的八卦,也不敢妄加议论。而鸡娃的主题明显更具有吸引力,毕竟娃身上的得失才是你能一手掌握的生产力。
后来接娃的日子里,你欣然加入了校门口的鸡娃情报局。可是,却因为虚荣心作祟,竟然在一次炫耀了娃的英语成绩后,成为了第四棵树下小团体的众矢之的:“你家娃英语那么好,肯定在外面补习吧?”
“这么多天了也没见你说过在哪上的补习班,还挺低调的啊!”
“你们懂什么?人家这是在咱们这取经,然后送自己家娃成仙呢!”
后来,你和娃约定在第五棵树下接,看见第五棵树下的家长们围着一个高仿的香奶奶啧啧称奇,默默地转身把自己的帆布包锁在了车里。
终于,你摸准了接娃放学的秘密礼仪——把车停远点,以免招来保险专员和交警;
少说多听,以免惹来从天而降的非议;
低调谦虚,隐藏个性,增加自己在不同接娃团里的适配性。
维护接娃的稳定性
何为“接娃的稳定性”?
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也要操心这几十个娃到底由谁来接走。
倘若你今天下班早,为了躲过晚高峰就想要早点把娃接走;明天要加班,又要委托老师多留一会儿,晚一点去接;后天你出差,招呼邻居去接孩子时忘记跟老师通气又要引起误会。
相信我,这样下去,你绝对会荣登老师心目中的黑名单,不留后路和余地。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孩子的放学时间都是固定的。只有把这个时间固定,才能给孩子树立合理的作息时间,明确上学这个行为与其他时刻的行为的不同。我家娃今年刚上幼儿园,一开始每天都哭得撕心裂肺,嘴里反复念叨着:幼儿园里没有妈妈。
作为老母亲,即使表面上要说一不二,不敢给孩子留一丝可以不去幼儿园的余地。但是背地里,我们都心疼年幼的孩子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即便如此,我们都没有萌生过想要提前把孩子接回家的念头,不仅仅是因为幼儿园有严格的接娃时间管控,更是因为我们并不想让孩子感到自己有提早回家的特权。
不能早点接,那么晚点接就没问题了吗?当然不是。
就拿小学为例,除去被食宿班统一接走的孩子,另一部分孩子的“命运”就完全被掌握在父母是否迟到的问题上了。
孩子一出校门就看到爸爸或者妈妈站在那里招手,无疑是对他们这一天辛苦学习最大的奖赏。
反之,那些迟迟没有家长来接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同学钻进父母的怀抱,看着校门口的人越来越少,甚至还要借用老师的电话问家长什么时候才能来接……
这些细碎的伤痛,足以让他们一点点地攒着对父母的失望。
偶尔的迟到确实算不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倘若家长明知道自己长期不能按时到校接娃,却不做提早安排,就把孩子扔在校门口傻等,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为了生活奔波,确实无法时时刻刻地维护和见证孩子的成长。但是,如果能提前拜托老师帮忙照看一会儿,或者请其他的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帮忙接一下,或是跟娃说好先去谁家待一会儿。
这些,都比把孩子孤零零地扔在那里苦等要仁慈一些。
当然,如果要换人接娃,务必先跟老师报备情况,并将代接人的照片发给老师,省得老师还要一次次打电话找你核实情况,平添许多工作量。
把握好跟老师沟通的时机和尺度
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举一动对于老父老母来说都是盲区,他们在学校的行为和表现除了询问孩子,就是咨询老师了。
白天工作时间里,不敢打扰老师。要么是老师由于上课接不到电话,要么就是看到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照片上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只能幽幽地按下了想要打电话问询的冲动。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晚上的休息时间里,虽然老师已经下班,但是七、八点正是饭点儿,打电话招人烦;九、十点又是人家准备休息的时间,打电话更是不识趣。
权衡之后,接娃放学的时间段就是找老师沟通的最佳时机。
但是,现如今学生放学之后,老师可不轻松。业务学习、备课教研、批改作业、大会小会,能逮着老师也是一件难事。偶尔有幸遇上了,就得抓紧时间和机会,一问究竟。可是,逮着老师却不一定一劳永逸,要是不能合理利用这段可贵的时间,那么你前期的侦查和铺垫肯定是白费了。所以,找老师了解情况也是要有预设和计划的。
这就像是去医院之前要先跟医生说清楚症状是一个道理,医生只能根据你描述的症状,以及现场观察和常规检查才能确定给你用什么药。
但如果你一揪住老师就不管不顾地一顿瞎问,毫无目的性和和针对性,单纯只是为了刺探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个什么样的印象,那你无疑就是个让老师烦感的家长,下次遇见你,也要想办法远远地躲开。
另外,许多家长总是觉得老师不找自己“麻烦”,就是孩子在学校没啥问题。事实上,老师不找你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孩子身上的问题还没“攒够”。家校沟通很费时间,一次电话解决多个问题还是更有效率。在你以为岁月静好的时候,与其被老师一通反应情况的电话惊出冷汗,不如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只需隔一段时间就简单询问一下老师:
“孩子最近在学校还省心吗?我们家长还需要做点什么配合您?”
不给老师展开大规模分析问题的压力,只需要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既给老师留下了负责任又不给老师添麻烦的好形象,又能在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时,轻松get到教育效果的反馈,这才是与老师沟通家校合作,达到双赢的好方法。
写在左后的话
一年365天中,有200多天是在重复接娃这一件事情。从学校门口到老师办公室,从接娃时间到与老师沟通的时机与动机,这些虽然没有必要上纲上线,但也是需要一份谨慎和用心。
家庭教育的优劣,有时候是我们家长很难左右的,因为孩子就是这件事情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但是,接娃放学的全过程,我们都是有机会占领主动权的~
提前研究一下这一件小事,未雨绸缪。
毕竟在任何场合,都是礼多人不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