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中医说的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所谓有形之痰,指的是我们咳嗽出来的痰。而无形之痰,指的是那种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
比如水湿凝聚,逐渐凝练成的痰,或者整天肥甘厚味地吃,营养过盛,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这湿气重了,会导致痰的增加,而痰的出现,又会导致湿气更重。而痰湿结合,则雪上加霜。
进补必须要考虑体质,不要把方向搞反了
经常有朋友认为自己身体虚,一遇到我,就问:“罗博士,我们家里有别人送的补品,有人参、海参,虫草、燕窝,您说我该吃哪个进补呢?”
现在,秋天来了,很多人开始准备冬天进补的事情了,这在南方是风俗,是好事,对身体的保护很重要。
但是,这事儿,还真要看体质,首先是不要补反了!比如这人参,是养生佳品。香港亿万富豪邵逸夫爵士活了一百多岁,在生前,他曾经长期服用野山参,每天服用一根价值两万港币的山参,后来学习了气功,才慢慢不服那么多了。可是,人家服用越来越健康,度百岁而去。
而有的人,服用后就会流鼻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参补气,气虚之人,服用了身体会越来越好,可是,如果阴虚,或者有实热之人,服用后就会越来越热,您看,流鼻血也是必然的结果啦!
所以,进补必须要考虑体质,不要把方向搞反了。另外,还有的体质,是根本就不能进补的,而是要清,比如,今天我们讲的痰湿体质。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湿气”
湿气是我们摄入的水分,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全部运化,无法排出,结果潴留在体内,成为了影响气血运行的障碍,这叫内生的湿邪。
外面天气潮湿,那是外部的湿邪。两者结合,那就更严重了。
“痰湿”的“痰”是什么东西
中医说的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所谓有形之痰,指的是我们咳嗽出来的痰。而无形之痰,指的是那种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比如水湿凝聚,逐渐凝练成的痰,或者整天肥甘厚味地吃,营养过盛,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
这湿气重了,会导致痰的增加,而痰的出现,又会导致湿气更重。而痰湿结合,则雪上加霜。
痰湿体质的舌象是什么样的
大家来看看这个舌头照片吧!
痰湿体质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症状
我们来一一列举一下吧!
舌象: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舌边常有齿痕。
体形面色: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而松软,四肢容易出现浮肿,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睡觉时鼾声如雷。
口中与肢体的感觉: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粘腻,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经常感觉头昏昏沉沉,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
感觉及睡眠:身体酸乏无力,慵懒,容易困倦。胸闷,痰多,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喜欢吃肥甘厚味。
大小便: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容易粘马桶,小便浑浊;脉濡而滑。
在西医体检中,痰湿体质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显著高于非痰湿体质者。
我估计,讲到这里,很多朋友开始觉得自己有这个痰湿体质的倾向了,于是会问:“那到底该怎么办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种体质的人,不要轻易进补,如果进补,就跟火上浇油差不多,会越补越乱的。
痰湿体质的人,该怎么调理
非常简单,就是清谈饮食,加强锻炼。这种体质的人,我建议多吃点萝卜白菜,少吃肥甘厚味,能忍住,能改变口味,则有希望改变体质。
如果想用药方来化痰祛湿,我建议可以用温胆汤的方子来泡泡脚。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
茯苓三十克、法半夏六克、陈皮九克、炙甘草六克、竹茹六克、枳实六克。
温胆汤为千年祛湿化痰的古方,配方为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半夏辛温善散,辛能理气开郁,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所以风、寒、暑、湿四气相搏,郁滞不清,非半夏不能和,七情、六郁、九气所为,结塞于中,非半夏不能散。
用法:用适量的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0分钟或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至40℃左右即可泡脚。泡脚时间在15分钟左右,水凉了可添加适量开水,泡到全身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
如您寒湿严重(舌体白,舌苔白腻,齿痕明显,容易腹泻),无湿热特征(无黄苔,无舌体红,无大便干燥,小便黄的特征),则可每次加生姜3-4片同煮,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