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偶见1952年的教育海报,才发现美国的“正面管教”我们早就有了

由 戚国庆 发布于 健康

文中所用海报图:《儿童心理教育图》,印制于1952年。来自“阿呆爸”。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17年开始学习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

2017年,我儿子淏仔刚刚上一年级。

一个之前很懂事的孩子,在上了学以后出现了各种问题,甚至开始在地板上打滚哭闹。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吼他,吼到自己都烦了我自己。

到最后,应了心理学上的那句话:

谁痛苦,谁改变。

我很痛苦,我看不得自己变成泼妇,于是我走出家门,进入课堂,开始像海绵一样吸收育儿知识。然后,将知识用于实践。

后来,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好,我便开始将这些实实在在的“方法”和“益处”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与我有同样困扰的父母们。

我学的最多的内容就是“正面管教”和“非暴力沟通”。

今天,突然看到了这样一组宣传画,来自于1952年,算一算是69年前。细看内容,包括出生、死亡、偏爱、勇敢、爱……等内容。即使放在今天,也非常实用。而且很多理念,与正面管教相当一致。

我忍不住感慨:

学了那么久的美国家庭教育,没想到我们国内早就有了。

一、关于出生

在1952年,这些教育宣传画报就在告诉我们:

当孩子问他们从哪儿来的时候,不可捏造故事欺骗孩子。

当孩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普及性的教育之时。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

(1)问什么答什么,不遮掩不敷衍

孩子问我们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端正心态,就像给孩子讲解“1+1=2”一样坦然。因为,这就是科普的过程,是给孩子答疑解惑的过程。不要人为加入一些大人的思维。

如果大人害羞讲不出来,或者不会讲,拿捏不好分寸,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合适的绘本,结合绘本给孩子进行知识普及。

(2)问什么答什么,不延伸不扩展

孩子问到什么程度,我们就回答到什么程度。在给孩子普及这方面知识的时候,也不要操之过急、揠苗助长,不能提前对孩子说一些他们没有问的、或暂时理解不了的内容。

不然,孩子有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造成误解。甚至因为无法疏解好奇心,想提前去尝试。

二、关于死亡

宣传画报中说,当孩子问到死亡的问题时,可以依照他的智能告诉他事实。还可以用比喻的方式告诉孩子:

花草会死,小鸟会死,死是生命的终结。

当孩子问到死亡的问题时,我们不要因为“忌讳”阻止孩子去说。这样的话,不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更容易让孩子对死亡产生畏惧,不敢面对死亡。

而且,即使孩子不敢在我们面前说,我们也无法阻止孩子去思考这件事。

可是,孩子自己思考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完全无法控制。

与其如此,不如让我们给他进行正确的讲解,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

三、嫉妒与公平

你切瓜,要平均;切了后,我不分。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这张宣传画告诉我们:

(1)首先,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否则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利。

当父母越偏爱某个孩子的时候,另一个孩子越想制造问题,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

在大人眼里,仿佛那个大孩子不懂事,那么大了还和小的争宠。可是实际上,大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是在对父母“呼唤爱”。

他心里难过,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只能通过哭闹或者破坏吸引父母的关注。

而那个被偏爱的孩子,则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将来到社会上或者婚姻里,他会认为大家都欠他的,应该以他为中心,否则他就觉得别人做错了。

所以,父母偏爱,无论对哪一个孩子,其实都是不利的。

(2)当父母一颗心不偏不倚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友好相处。

我记得曾有段时间,儿子经常故意惹哭妹妹,后来我分析他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发现是因为我无意识中对女儿的偏爱,导致了儿子对妹妹的敌对情绪。

所以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关爱儿子,关注他的需要,结果没出几天,两个孩子便又其乐融融了。

当我越爱我儿子,我儿子便越呵护妹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前提是,你要把玫瑰先给到他,他才有能力给出去。

四、给孩子适度的爱,过犹不及。

对子女,不可溺爱,也不可不爱。

失去了爱,性情暴躁。体罚责骂,不是教育。

适度的爱护,儿童身心健康。像花草得了雨水阳光一样,欣欣向荣。

这与正面管教中的宗旨

“和善而坚定”

不谋而合。

不帮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遇到困难之时,给孩子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给他支持和爱。

溺爱孩子,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影响孩子寻找他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惩罚孩子,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面对惩罚,孩子想到的不是卑微的顺从,就是勇敢的逆反。无论哪一种,都对孩子具有伤害性,更不利于我们的亲子关系。

五、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

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用爱滋养他们。不要担心抱多了孩子会形成依赖心理,因为一岁前的孩子没有任何生存技能,必须依靠我们的陪伴与照顾才能顺利长大。

一岁前,我们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陪伴与呵护。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便要逐渐放手,学会平衡“爱”,不可溺爱过度,也不可冷漠无视。

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爱,孩子的内心便是柔软的,就更容易用温柔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事物。

善良,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努力培养孩子具备的品质。无论孩子从事哪个职业,心怀善良,都会交到知心朋友,拥有温暖和阳光。

六、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他并非在搞破坏

小孩并非有意破坏,只是想看看东西撕破后,是个什么样?

给他一种替代物,让他去满足好奇心。

我们要学会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孩子将鸡蛋扔在地上,不是为了浪费粮食,也不是故意捣乱,而是他想看一看,鸡蛋会不会破?破了之后是什么样子?

这时候,我们不要着急去批评孩子,而是要问问他:

为什么这样做?

你通过这件事,了解了什么?

一颗鸡蛋就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多么低的成本。如果我们好好和孩子沟通,陪孩子一起观察鸡蛋的样子,研究它的变化,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后,不用我们说,他也不会再摔鸡蛋了。

七、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勇敢

破皮出血不喊痛,从小要有勇气。不要让他怕黑暗,不要让他怕高或怕走狭板,不要让他畏缩不劳勤。

行为有对错之分,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情绪,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都应该被接纳。

我们要

接纳孩子“害怕”的情绪

,告诉他们“害怕”很正常,我们要接纳它,然后勇敢的面对它,直到最后战胜它。

同时,我们也不可矫枉过正,要在孩子

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多鼓励孩子尝试。当孩子获得一些进步之时,我们要及时肯定,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一步一步来,我们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培养孩子勇敢,也不要奢望一蹴而就。

八、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图画、积木,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陪孩子聊天,天马行空的讲故事,也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种方式。当孩子给我们讲他心中构想的世界时,当他们说起他们光怪陆离的想法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不要嘲讽更不要指责他胡思乱想。

很多创意,便是在“胡思乱想”中诞生的。

以上,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END——

作者:皓月长歌,家庭教育讲师。家有两只神兽,挑战不断,成长不息。所写文字皆出自个人学习实践,或有局限性,请大家建设性参考。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