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孩子如果出现“隐忍式表达”,父母要引起重视,会有这3种伤害

由 问成风 发布于 健康

有些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时候,往往会变得畏畏缩缩,即使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会非常收敛,看上去像是怕自己的话会引起父母不高兴,然而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案例分析:

张女士是那种不怒自威的家长,也就是说,即使自己没有说什么,但是表情还会变得非常严肃,并且无形之中给孩子施加压力。这样的情况张女士却没有发觉,只不过让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行为和言行让张女士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因为孩子在跟自己聊天的时候,完全不敢表现自己的想法,每次都唯唯诺诺、欲言又止,虽然张女士看着非常生气,然而却也发现孩子已经从一个开朗的孩子变成一个内向且拘束的孩子。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张女士除了考虑到孩子环境的变化以外,也开始反省自己的问题。

然而,该怎么引导孩子回到以往和自己沟通时的态度?想必非常艰辛,因此,如果你们的孩子有类似张女士家孩子的表现,应当了解下哪些属于隐忍式表达,从苗头开始解决问题。

哪些表现属于“隐忍式表达”?

表现一:藏住内心的想法

孩子在表达问题的时候不敢明着和家长表达,反而把内心的想法藏住,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问题会给别人带来困扰,或者说因为别人带来的压力而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孩子经常把真实想法收起来不说,家长要引起注意了。

表现二:话常常说得断断续续

如果说孩子在和家长聊天的时候,经常话不能说全,或者说的时候断断续续,拿不住重点。家长除了要担心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外,还要看看是不是孩子顾忌自己的话会让别人感到不开心。如果是后者,便是孩子陷入“隐忍式表达”的困境。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有很多因素造成,那么,隐忍式表达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父母要引起重视,不然会有这3种伤害。

“隐忍式表达”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1)孩子容易变得自卑

如果说孩子经常活在隐忍式表达的困境当中,那么与别人沟通就会过于照顾对方的感受,以至于自己受到伤害了却还在考虑到别人的心情,长期下来孩子就会变得自卑且内向,甚至无法提起自信。

2)亲子关系容易受到冲击

因为家长经常以非常严肃的形象出现,并且导致了孩子不太敢和家长沟通,时间一长,这样的矛盾越积越累,以至于孩子不敢说明心事,家长也难以卸下架子和孩子沟通,那么在孩子成年以后,亲子关系会变得很尴尬。

3)孩子无法和人好好聊天

孩子经常处于这样的困境当中,那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到冲击,变得难以和别人正常聊天,这个时候家长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并不是孩子笨,而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当我们知道孩子已经陷入隐忍式表达的困境之后,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让孩子远离隐忍式表达带来的伤害?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首先,要积极地和孩子沟通

为避免孩子变得自卑,家长要主动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话并没有让自己不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的话不会伤害到别人。通过这样良性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加开朗和热情,和父母的聊天也不会因此变得束手束脚。

其次,家长要懂得和孩子做朋友

家长不要老是板着脸和孩子聊天,应当选择和孩子做朋友,化解孩子内心的困扰,积极跟孩子沟通,形成一个良好且无话不谈的亲子关系。

这样的话孩子才能逐渐走出封闭的阴霾,并且能更加信心地和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畅所欲言,不会变得唯唯诺诺,什么话都要考虑再三还不敢发言。

最后,让孩子懂得放松情绪

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说话,且让孩子放松心情再和自己沟通,不要有任何的负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习惯和自己聊天,并且以此契机慢慢培养孩子的心态。

这样的话,孩子就不用一直紧绷着神经,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面不敢说,最终酿出心理上的疾病和情绪上的抑郁。

总结:

孩子之所以会变成隐忍式表达,家长要审视自己的教育问题,否则孩子的心理问题和成长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至于孩子失去成为更好的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