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原创,今天是第1304天
《管见参考》
全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绍兴市网上文化家园示范项目
绍兴市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文/管见 主播/张彬
我把这篇文章转发在很多群里,希望对家长和孩子都有帮助。
果然,樊登读书会的一个群里,就有一位家长问我:
这位家长所说的老毛病又犯了,说的就是她以前总习惯于给孩子贴标签。
其实,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不喜欢历史是非常正常的,漫长的中华5000年,连朝代都弄不灵清,可能很难喜欢上历史。
就拿本人而言,也不是从小喜欢历史,我喜欢武侠小说,梦想成为新闻记者。
之所以大学考进了历史系,背后有这样原因:我记忆力还可以,历史主要靠背,所以历史成绩一直不错,是历史老师的得意门生。
高考结束后,当时班上没什么人报历史系,历史老师很失落,我不想让他失望,所以就在报了新闻系的同时报了历史系,结果心仪的新闻系没录取我。
我的很多读者原先也不喜欢历史,他们经常会在我写的历史故事后面留言说,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但如果当初能碰到像你这样的历史老师,我肯定会喜欢上历史,历史成绩肯定会更好。
这其实说明,一个人当初不喜欢历史,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不会喜欢,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给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贴上理科思维不行的标签,说不定,她碰上一个对路的老师后,就会豁然开朗。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一种效应叫“标签效应”,之所以会有这种效应,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好还是坏,标签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他向标签所标示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说孩子“你怎么那么笨”?那么孩子会变得更笨,因为他觉得爸爸妈妈都觉得自己很笨了,那肯定就是很笨了。
如果家长训斥孩子“瞧你这样子,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那么孩子也许真的就开始混日子了。
这种语言暗示就像是咒语,事情往往会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当一个人特别是孩子,被一种词语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标签会把一个孩子固化成一个刻板的印象,无形中给他们的人生设了限,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特别是当孩子犯错或者无法完成大人的期待时,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否则可能会一语成谶。
无论孩子做了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撕下一切标签,学会就事论事。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位妈妈,她后来还告诉我,说自己的女儿数理思维不是很活跃,记忆力也是老大难。
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就事论事呢?
做父母的,要面对以上两个事实:
如果数学思维不是很活跃,那么就要多练习,从练习中找出技巧,总结规律;如果记忆能力不是太强,那就要多背诵,以肌肉记忆弥补思维记忆。
切忌给女儿贴这样的标签:
这孩子数理思维不行!记忆力不行!
如果这样贴标签,那么孩子的未来,可能就真的不行了!
贴标签,是魔咒。
《管见参考》视频号
更新啦
今天去看隆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