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经常会提到“气”这个概念。比如,你去看中医,医生会告诉你,“气虚”或者“气血双亏”。血,这个概念我们很好理解,因它看得见,摸得着,惟独这“气”,却是很难理解。
中医学认为,气在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气的盛衰、运动变化有关。《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气虚的人有哪些表现
打个比方,您看过气球没气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吗?对,发蔫了,表面产生了很多的褶皱。气虚的人也是如此,手指肚通常是瘪的,并有褶皱。而正常人的手指肚很饱满红润。另外气虚的人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说话声音小,不洪亮,接不上气来。对身体而言,气虚比血虚还亏的严重。
山药一味: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
山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早在汉代,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收载有山药。
山药自古就被视为老幼兼宜、物美价廉的食疗佳品,受到人们的喜爱。朱熹赞美山药色似玉,香似花,甜似蜜,味似羊羹。陆游也在诗中夸赞食用山药味道甜美,连酒宴的“八珍”也不愿再吃了。
山药在古代的本草文献里面,叫薯蓣,一直到了唐代,因唐代宗名李豫,“蓣”与“豫”同音,为了避开帝王名讳,只好改“蓣”为“药”,改称“薯药”。
后来到了宋朝,又因宋英宗名赵曙,这“薯”字又犯了忌讳,只得又把“薯”字改成“山”字,从此以后,“薯蓣”就成了“山药”。至此为止,名字改的面目全非,而“山药”这个名字也总算确定下来了。
成书于两晋时期的《名医别录》指出“薯蓣生嵩高山谷”,指出山药的主要产地在河南地区。到了明代《救荒本草》就记载“人家园圃种者……怀孟间产者入药最佳”。
怀孟指的是怀庆府到孟县这一带,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温县、武陟、孟县、博爱、沁阳这一带,说明至少在600多年前这一带就开始种植山药了,而且以这一带人工种植的药效最佳。因为这一带属于古怀庆府,故称为怀山药,是大名鼎鼎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之一。
山药的药用价值
山药,味甘,性温,或曰,甘平。入肺、脾、肾三经。功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可广泛应用于:
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营养不良等。民国时期有一位中医大家叫张锡纯,他曾经治疗一青年女性,腹泻1月余而不止,病情危殆,诸医束手,家人已经在准备后事。后来请张锡纯诊治,予以一种药物研成细粉,煮粥服下,两日腹泻即愈,又服用几日,身体完全康复。这味药就是山药。
2、用于肺虚久咳,虚劳咳嗽。
3、用于肾气不足,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
《神农本草经》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涩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
山药的药性非常的平和,作用相当地缓和,性平力缓,它本身就是一个食品,药食两用。对于脾虚的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就需要甘润、平和的山药去养。不会增加脾胃负担(虚不受补)。
其次在这个补气药当中,山药是一个营养比较丰富的,所以对于一些营养不良的体虚患者,它还兼有另外的意义。中药的补虚药和西药的一些所谓的营养药,这个概念不一样的,中药的补虚药,更多的是强调扶助正气,振奋的是功能。
受寒初期用怀山药,把脾肺之气也一起补补
眼下天气寒冷,很多人容易患上外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寒感冒。我们把风寒刚刚来到体表,侵袭体表称之为风寒感冒的第一阶段,这个时候的表现为身上发冷,容易出鸡皮疙瘩,打喷嚏,流清鼻涕等等。如果能够抓住这个阶段,及时的干预一下,就能够把感冒消除了。
取怀山药粉15-30克,用一点点温水,调成糊状,然后用滚烫的开水倒进去,迅速搅拌,这时候就变成带着热气的山药糊。稍微放温一点,把它喝下去,一来扶助正气,山药大补脾肺,正气补足,就能把寒邪赶出去;二来,它又能够温热,喝一碗热汤下去,身体微微出点汗,这时候倒头睡一觉,第二天一早起来,身体就恢复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