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欧阳比文
能一直陪伴孩子成长,是所有妈妈的心中所愿,但是在现实面前,许多妈妈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孩子暂时分离,把娃交给奶奶姥姥带。
为了宽慰不舍的妈妈,老人常常会说,孩子小不懂事也没记忆力,长大了照样跟妈亲,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孩子一定和妈亲?奶奶陪睡后直喊“不要妈妈”
柳晴是一名小学老师,休完产假之后,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月子里婆婆就从老家特意赶来,如今有老人的帮衬,柳晴才能脱开身好好工作。
本来她一开始还想着下班之后就可以和宝宝好好联络感情,但是真的忙起来才发现,自己最多能和孩子玩一会儿就非常疲惫宝,晚上睡觉时也没法好好照顾,孩子好几次都在夜里着了凉。
最后柳晴终于不再强求,让孩子跟着奶奶睡,这之后自己果然感觉轻松很多。然而她同时也慢慢发现,孩子和自己“不亲了”。
不论遇到什么事,宝宝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奶奶,对于妈妈,更像看待一个客人。
宝宝三岁时,婆婆回了老家几天,孩子天天晚上哭着找奶奶,听着宝宝一声声喊着“要奶奶不要妈妈”,柳晴心里很不好受。
宝宝的情感依恋对象并不特指妈妈,而是养育者
在大家的印象中,孩子和自己的妈妈最亲近是无可厚非的,每次看到妈妈和孩子的热乎劲儿,旁人往往都会感慨一声:“到底还是亲妈好。”
但是如果一个妈妈从小就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照顾,孩子还会和妈妈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吗?答案的当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宝宝的情感依恋对象并不是特定指妈妈,而是养育者,只不过绝大多数的抚养者都是妈妈,才会给人“孩子和妈亲”的印象。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从母亲这里获得足够的关心、关注与互动,与妈妈的依恋关系就会削弱。而陪睡是依恋关系养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人陪睡,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也不同
1. 妈妈陪睡
由妈妈陪伴孩子入睡,是最理想的陪伴模式。睡前是儿童精神放松,思维也较为活跃,此时的陪伴对于依恋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哺乳、抚养关系的提前建立,妈妈通常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由妈妈亲自照顾宝宝的饮食起居有助于强化亲子关系,孩子也能得到最妥帖的照顾。
2. 奶奶姥姥陪睡
专家认为,依恋关系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原型,包括成年后所有的生理与心理能力。
奶奶姥姥虽然能给孩子充分的照料和亲情,但是母亲的角色却是谁都代替不了的。常年由长辈陪睡的孩子,在衣食上可能会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对于性格的养成并无益处。
如果奶奶姥姥带给了孩子充足的爱,孩子很可能会将依恋关系转移到他们身上,从而出现与妈妈不亲的现象。
3. 保姆陪睡
19世纪,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曾以一群无法被妈妈长期照顾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分析陪伴对婴儿行为的影响。
在妈妈离开之后,婴儿通常还能保持几天的正常活动,但是在交给护士照料一段时间后,几乎所有婴儿都出现了反应迟钝、情绪惊恐的变化。
把孩子交给没有血缘的人来照料,保姆女佣等人员属于因雇佣关系履行义务,无法满足婴儿的情感需求,在幼儿时期没有与抚养者建立亲密关系的婴儿,长大后将更为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
想要孩子和自己亲,两岁之前最适合培养感情
8个月之前谁喂养和谁亲
母乳的妈妈在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在哺乳之后和宝宝一起活动,一起入睡,才能将最初的喂养关系转化为依恋关系。
但因为孩子此时没有具体意识,如果一开始被剥夺了与母亲接触的权利,对于“妈妈”,他并不会留存太多的印象,只要是经常与他互动,能提供食物与照顾,就会被孩子视为抚养者。
8个月~2岁谁照顾的多和谁亲
情感关系的建立主要由体肤接触、情感展示、行为表现和语言刺激几个方面决定。
如果是妈妈和长辈共同抚养,谁给予的关注与互动越多,谁就会被孩子视为主要抚养者。而睡前这段时间无疑是培养感情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孩子已经能明确认知谁是自己最亲的人,如果将某一人视为主要抚养人,对其他人的存在就可有可无。想要让孩子和谁更亲近,陪伴入睡是一枚举足轻重的砝码。
2岁是关系调整的关键期
上幼儿园以后的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活动,,依恋关系基本建立完成,再怎么补救效果都不会立竿见影。
儿童心理学家鲍尔比说:“错过孩子建立依恋对象期,如果推迟到2岁以后,再好的母亲抚养都没有用了。''
因此想要和孩子建立亲情的爸爸妈妈,最好在两岁之前就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孩子进行更多互动,这样形成的依恋关系才是稳定而持久的。
糖果妈妈叮嘱:睡前给孩子清洁身体、讲故事、做游戏甚至只是聊聊天,对孩子来说都是高质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