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着后出现这五个表现,是脾胃“求救”的信号,父母要重视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孩子出生后,父母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健康,可是很多时候新手爸妈并没有什么经验,因此孩子就算是身体极度不舒服,发射出各种“求救”信号,他们也可以“视而不见”。
殊不知,这个时候的“视而不见”往往是在给孩子徒增“伤害”。
就好比孩子睡觉时,其实有很多动作,很多行为都是在暗示爸爸妈妈“我的脾胃不舒服了”,如果家长善于区别,予以重视,可以让孩子少受很多罪。
“求救”信号一:蹬被子、睡姿不佳
很多妈妈总是在抱怨孩子平时睡觉磨人,虽然已经千般忍耐,万般伺候,可孩子还是在床上翻来覆去,就算是好不容易睡着了,也还是不安分,像蹬被子、翻身什么的都习以为常,有的孩子甚至喜欢脸对着床屁股对着天,采取“趴睡”姿势。有的时候宝妈会觉得宝宝这个姿势真可爱,还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卖萌”,其实这个姿势往往是宝宝积食的表现,因为肠道中的食物消化不彻底积滞在肠道,孩子的肚子不舒服,于是便会采取这种睡姿。
大人胃肠道不舒服的时候也会采取这个睡姿,因为躺着睡的时候,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而趴着睡的话,胃里的内容物不会轻易流到口中,而是蠕动到小肠内,有助于帮助食物的消化。反观小朋友,胃肠道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因此这种不适感会更加明显。
“求救”信号二:盗汗,像洗了头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术语,意思是睡着之后出汗异常,表现在宝宝背部、头部大量出汗,有时候睡衣都汗湿了,头部出汗的程度和洗了一个头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宝妈就要学会鉴别,综合分析各种情况,看是否是宝宝脾胃虚弱。
幸孕姐提醒:宝宝睡觉正常出汗的原因:
1、 处于太炎热的环境里,比如现在如此高温的天气,如果睡觉没有开空调肯定会出汗。
2、穿的太多,睡觉的时候最好穿舒服的睡衣,如果穿太多也容易导致出汗。
3、被子太严实,不利于散热,自然会出汗。
4、睡觉之前做了运动量较大的游戏,这样往往睡着之后会出汗。
5、睡前吃了高热量的食物或者吃了什么不消化的食物等等,导致胃肠道系统消化不良也会导致出汗。
因此,如果是因为脾胃出现的问题导致的出汗,宝妈要了解,要及时带至医院就诊,而其它几种都可以避免。
“求救”信号三:睡觉磨牙
睡觉磨牙一般有这种原因:
1、营养不均衡。可能由于孩子平时挑食,不喜欢吃青菜,从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而它的缺乏又会引发钙缺乏,导致磷的新陈代谢紊乱,引起晚间面部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牙齿便来回磨动,也就是俗称的磨牙。而营养的不均衡可以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脾胃功能受损会更加剧身体的营养吸收有障碍,因此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2、肠道寄生虫病。孩子肚子里有蛔虫的话也是会引起磨牙的,因为蛔虫在孩子熟睡以后会爬到孩子的肛门口啃咬,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睡觉十分不安,引起磨牙。
3、消化功能紊乱。晚餐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吃太多,也不要给孩子吃夜宵,这样不仅不能使得孩子获得好的营养,还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使管理消化的脑细胞兴奋起来,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磨牙。
“求救”信号四:睁眼睡觉
中医中称这个为“睡卧露睛”,主要与与小孩的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小孩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处于生长发育状态,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一旦因饮食不节或疾病等各种因素困扰,极易发生脾胃功能失调。
“求救”信号五:睡觉流口水、口臭
如果孩子脾胃系统出现问题,胃肠道消化不良的话,嘴里就会出现一股酸臭味儿,同时伴随厌食、便秘等情况。
另外宝宝年龄较小,肠道器官发育不够完善,若宝宝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则容易引发肠道炎症,因而引起口臭。因此,宝宝出现这个情况,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延伸阅读:如何护好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不和,易生百病。专家表示,养护脾胃重在日常规律饮食,做到“三定”:定质、定量和定时。质和量上不要突然有大的改变,如习惯吃素,突然改为大量吃肉,就会给脾胃造成负担。定时也是防止脾胃病的一大重点,不按时进餐会打破消化液正常的分泌规律,长此以往脾胃损伤严重,给一些恶性疾病埋下隐患。(J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