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有人再热也不出汗,有人不动一身汗?老中医:多汗补气,无汗养血

由 长孙秀芬 发布于 健康

到了夏天,炎热的天气出汗在所难免,但是有两类人却有点不一样,一个是我们常见的动不动就汗流浃背,一个是大家都热得出汗了他却似乎还没出汗的迹象。这两类人往往会感觉夏天比较难熬,因为汗出得太多,身子会感觉发虚,汗出得太少,体内的湿气和毒素又不能及时排除。
但是这类不适西医检查似乎又查不出什么问题,但是中医却能一句话道破其中玄机: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
这是清代医学家程文囿所著的《医述》中的一句话,如果你属于上面两类人,那么你要“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应该如何应对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介绍说,“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这句话体现的是辨卫气虚与营血虚的主证。
卫气虚则多汗
卫气属阳行于脉外,如同一个卫士一样守卫着我们的体表,具有卫外固表的功能,所以我们的卫气虚了会导致“卫表失固”,皮肤的腠理少了这个卫士的保护则门户大开,我们体内的津液则随之易于外泄,因此出现多汗。
这一类人群往往都是一些气血虚弱的孩子或者老人,而且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出汗特别怕风,一旦受风身体马上就会生病。其实这类人群,往往是身体气虚亏损所导致,所以才会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稍微一动就出汗,当然我们也称为是虚汗。更重要的是,中医认为“气随汗脱”,汗出得越多我们的卫气流失得也越多,这是个不良的循环。所以,很多人出汗越多越补水,但是治标不治本,原因就在于这个本不是缺水,而是气虚。
营血虚则无汗
营血属阴,内有津液,营血虚了我们体内的津液也因之而不足。津液缺乏这个源头,所以会出现无汗的症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卫气虚弱导致多汗的人要“补气”,即中医所说的治疗以补气固表为主。营血虚弱导致的无汗,当以养血生津以滋其化源。
那么,夏季气虚汗多如何补气呢?血虚无汗如何养血呢?试试下面这两个食疗方:
无汗者——四红补血粥
食材:红枣12枚,枸杞30克,血糯米50克,红糖30克。
做法:洗净红枣、枸杞、血糯米,置于瓷罐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红糖,调匀。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有养肝益血,补肾固精,丰肌润肤的功效。
气虚汗多——胶芪枣汤
食材:阿胶9克,黄芪18克,大枣10枚。
做法:先水煎黄芪、大枣,水沸1小时后取汤,将阿胶纳入汤药中溶化,服用汤汁。每日1剂。
阿胶补血养颜,黄芪补气,红枣补血,三者用于气血亏损,有利于保持容光焕发,健脾益气,调和营卫。宜忌:由感冒引起的多汗不适用。
加减用法:气虚偏重的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适当增加黄芪的用量,血虚偏重的可以适当增加阿胶和大枣的用量。如果气虚和血虚的症状比较重,要及时到医院找中医师用药调理,必要的时候可以吃一些清补的膏方和药膳。
再推荐3个穴位按摩方法
1、关元穴
每日拍打位于脐下三寸处的关元穴:只几天出大汗的现象就会减轻。这是因为,按揉小肠经可以多汗,而关元又是小肠经的募穴。
2、天池穴
按摩心包经上的天池穴:举起双手,把自己的大拇指压在乳头外侧一寸左右的地方,那是心包经的天池穴.每天压的时间要长一点(5--10分钟),压这个穴位可以清除心包里的积水,心包里的积水越少,自汗的现象就会减轻;
3、膻中穴
按压任脉上的膻中穴(位于两乳连线的正中,为心包募穴)5-10分钟,也是去除心包的积水.胸闷的现象自汗的现象就会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