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01

“身如气囊”

“身如气囊”就是打拳时身体如同一个充了气的大气球,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变化而胀缩鼓荡。

蓄势时:体内内气由四梢向丹田回收,身体有收缩感,此过程称为“合”,属阴;

发势时:体内内气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有膨胀感,此过程称为“开”,属阳。

我们把身体随着拳势蓄发变化产生连续的、有节律的胀缩感称为“开合鼓荡”。身如气囊的胀缩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掤劲”,“开合鼓荡”就是体内掤劲充盈变化的结果。

掤劲是刚柔相济的弹簧劲,是具有球体感的膨胀劲,是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所有劲力的“母劲”,因此太极拳又有“掤劲拳”之称。太极拳掤劲的鼓荡、充盈程度标志着习拳者功夫的深浅,对技击和养生效果影响极大。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02

“吸缩呼胀”、“吸轻呼沉

“吸缩呼胀”和“吸轻呼沉”是身体“开合鼓荡”与拳势呼吸相配合的结果。

“吸缩呼胀”:蓄势时,随着吸气内气由四梢向丹田汇聚,身体产生收缩感;发势时,随着呼气内气从丹田向四梢扩散,身体产生膨胀感。

“吸气呼沉”:吸气时有气流沿督脉上行(“气贴背”)之感,身体上提变轻,使蓄势时身体转换轻盈灵活;呼气时有气流顺任脉下行之感,身体下沉变重,使发势时打击对手沉稳有力。

由此可见,拳势呼吸很好地顺应了拳势的蓄发变化,是太极拳运动最合理、最自然的呼吸方式。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拳势呼吸的方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蓄吸发呼”:即蓄势时吸气,发势时呼气。

只要方法得当,掌握拳势呼吸并不难,这里向拳友推荐如下方法:初练时脑子里只需想着动作,不要考虑拳式呼吸。太极拳不是呼吸操,不要用“蓄吸发呼”来限制自己的呼吸,这样做会造成呼吸紧张和憋气,对身体反而有害。

行拳时呼吸要遵循“细、匀、深、长”的原则,任何时候呼吸都要以放松和舒适为本。在套路动作纯熟后就应该习练拳势呼吸,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想着在“定势”时把气呼完即可。

因为定势是发势向蓄势的转换点,接下来你就自然会在蓄势时吸气。当你在行拳中有了“吸缩呼胀”、“吸轻呼沉”的感觉时,说明你的呼吸已经融入到身体的开合鼓荡之中,开合趁着呼吸,呼吸促使鼓荡,形息互引,形气合一。这时你就掌握了拳势呼吸的奥妙。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03

“手指胀缩”、“掌心吸放”

“手指胀缩”、“掌心吸放”是身体开合鼓荡“形于手指”的结果。既然是“身如气囊”,手掌作为气囊的一部分,自然会随着身体一起胀缩鼓荡。

蓄势时:随着吸气掌心微微内凹,劳宫穴内含,手指有被气抽向丹田而收缩变细的感觉;

发势时:随着呼气掌心微微外凸,劳宫穴外放,手指有丹田向外充气而膨胀变粗的感觉。

手掌心随着拳势蓄发开合所形成的这种凹凸吸放变化,有类似吸盘吸放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太极拳常说的“粘黏”劲。要求学员在推掌时掌心有外凸之意,收掌时手心有内凹之意,以此体会太极拳的“粘黏”劲。

手掌是身体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故有“太极功夫手上看”的说法,有一天你在行拳时随着拳势蓄发变化手掌出现了胀缩、吸放的感觉,恭喜你已经踏进了太极拳之门!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04

“脊柱行拳”

“脊柱行拳”是指以脊柱为主动、以手脚为从动的打拳方式。学拳初期,是用手脚来打拳,使得是局部力和僵力。

进而学会了以腰带脊,发挥腰部的枢纽作用,再随着功夫的加深,“腰”会逐渐成长:先是与胯连成一体,以腰胯来带动手脚,接着脊柱上下伸展,形成一个连接百会和会阴穴的身体中轴线(也称“中垂线”)。

臂和腿好像牵挂在身体的中轴线上,打拳时四肢在中轴线的带动下运动,起于中轴线,终于中轴线。动手不动腰为僵手,迈步不用腰为死步。上肢要体会“以腰带臂”的感觉,下肢要体会“步随身换”的感觉。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我们常说:“四块松,全身松”,全身的放松关键在于肩胯的放松,在太极拳中脊柱有三种运动方式:上下拉伸,左右转动和前后张弛。

脊柱的“上下拉伸”使人体脊柱的S曲线得到适当调直,可以纠正头颈不端和突臀的毛病,做到身法中正。

脊柱的“左右转动”是太极拳形成圆弧动作的动力源,是以脊柱带动四肢运动的主要方式。

脊柱的“前后张弛”是说脊柱如同弓背,随着拳势的蓄发开合而含送张弛;

蓄势时:脊柱随着吸气微微后弓,称为“吞身”;

发势时:脊柱随着呼气微微前驰,称为“吐身”。打拳时脊柱随着拳势开合变化和拳势呼吸呈现出节律性的张弛,这是形成太极拳开合鼓荡的动力源。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目前练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就三种,一是自然呼吸;二是逆腹式呼吸;三是腹式呼吸。

自然呼吸大家好理解,后两种不太好理解。所以我把后两种的呼吸方法用区别对比的方法来加以阐述。总之,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不太大。

首先,各门派的太极拳,起吸落呼两者都是一样的要求,什么叫起吸落呼?如所有太极拳的起式,均是两臂慢慢向上抬起时,为吸气。两臂慢慢向下落时,为呼气。

第二,他们的不同点是,逆腹式呼吸是合吸分呼。而腹式呼吸是分吸合呼。如逆腹式呼吸在抱球式,或两臂向回拉时,为吸气。两臂向外或向上走势时,如野马分鬃或斜飞势就为呼气。而腹式呼吸则相反。

第三,气沉丹田,两者也是一样的。但有些同志还不太清楚什么叫气沉丹田,我不从理论上阐述,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清楚了。如练举重的,气必须沉到丹田,否则他就不会举出你要举的重量。练太极拳也一样,气沉不到丹田,你在实战的技击中,你就发不出力。所以过去的老拳师在传受太极拳时总是强调,要气沉丹田,怎样气沉丹田?我举的例子是一方面,另一面就是要求以意领气,气到力到,以气运身。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第四,鼻呼吸法,两者也是一样的。口鼻呼吸法,就是在练拳时用鼻子吸气,口呼气。呼气时口不须张大。呼吸要慢匀。

第五, 在练太极拳时,还遵循两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静和松与呼吸相结合,两者也是一致的。在练拳时要慢慢入静,头脑无杂念,逆腹式呼吸气才顺,在加上全身放松那就如虎添翼,就会很快进入气功态,当然任督二脉也就任转自由了。目前大多数练太极拳的都在练逆腹式呼吸,如果没有老师的当面的指导,最好不要强调配合呼吸了。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

我国源远流长的养生健身法——导引术和吐纳术,在公元前四世纪已见于老子、庄子、孟子诸人的著作中。

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虚其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意为呼吸的一开一合要自然,气息要由粗到细,由细到微,绵绵不断。保持腹实胸宽状态。做深呼吸运动和柔软运动配合自然呼吸,使人精神和身软。庄子在《大宗师》说:“古之真人,……其息深深。”庄子把“真人”作为“众人”的对称,“众人”是不练习深呼吸运动的人们。“息”就是“气”,就是“呼吸”,庄子《人间世》说:“气息茀(音勃)然”。一呼一吸,称作一息。

孟子说:“气……以直养而无害”,意思呼吸要循乎自然。

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法是采自源远流长的导引述和吐纳法,因此它的呼吸法和静气功的呼吸法是同出一源的。不过,陈氏太极拳是动静交修,内外兼练的整体的和内外统一的拳术,它的姿势复杂多变,全身各部分的动作“清规戒律”很多,配合呼吸一时不易恰到好处;静气功是静中求动,姿势单纯,呼吸自然协调,做到“形神合一”。

【来源:正雷太极书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60 字。

转载请注明: 打太极拳必备的功法,“身如气囊”,看懂之后进步飞快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