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6岁之前有这些“毛病”,家长别着急,也许未来成才的特征

由 图门耘 发布于 健康

我发现一个特点,中国家长总喜欢以孩子儿时的表现,断定他们的未来成就,比方说小时候爱看书,就说孩子未来学习成绩一定好,小时候性格活泼,就说孩子未来一定性格开朗。

显然,这些都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主观猜测而已,准确率并没有多高。

当然了,概率不高归不高,至少它是正向的,不是什么坏事儿,大家一听一乐就好。然而,有些猜测就有点令人无法接受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比如下面这些“毛病”,也许父母不是非常喜欢,可它们恰恰是好事。

一、“十万个为什么”宝宝

妈妈,为什么天是蓝色的呀?

妈妈,为什么你跟爸爸长得不一样呀?

妈妈,家里的电视机为什么会响呀?

……

有些孩子被称之为“十万个为什么”宝宝,指他们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想出一大堆奇奇怪怪,甚至连父母都答不上来的问题。

求知欲是人类本能,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其实并不稀奇,然而,很多成年人的神经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当他们感到厌烦时,往往会强行制止孩子,或者对其恶语相向。

孩子感受到威胁,自然不会继续提问。家长看似轻松了,实则扼杀了一名天才的天赋。

法国著名教育大师卢梭表示,求知欲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孩子问的越多,意味着思考的就越多。很明显,这是一件好事儿,毕竟脑子是越用越灵活的,6岁之前锻炼的效果要比之后强十几倍。

最科学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正面回应+事后巩固,对于不同的问题,要及时给孩子解答,至于相同的问题,要是事后反问孩子,帮助他们加深记忆。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解决,完全可以直说不知道,不过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相信没答案的问题也比较少见。

今天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以后省心。

二、很“调皮”的宝宝

我国家长总是喜欢孩子乖乖的,不乱喊、不乱跑、不乱来,需要的时候立马变活跃,不需要的时候就变成一棵树,那是最完美的。

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对,曾有人专门做过统计,发现如果想要孩子未来很平淡,混得不好不差,处于中间状态,那么乖巧自然是正确的。可要是想出人头地,有大出息,那就不能安稳,必须“调皮”。

李教授说过,儿时越调皮,长大之后的闯劲就越大,机遇都是闯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混得最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们不像优等生,有平坦路可走,唯有跌跌撞撞去创新,才能维持生计。

闯荡的次数多了,自然容易碰到“风口”,此时就算是头猪都能发财,也就跟个人能力无关了。

家长要注意,调皮也分很多种,有些调皮可以纵容,甚至鼓励,但还有一些调皮捣蛋行为,必须坚决打击。

比方说抢夺别人的东西,做一些明显违反常规道德标准甚至违法的事情,说脏话等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个其实不分还是孩童还是成年人。

近些年无数案例也证实了,如果家长不知道管教自家“熊孩子”,早晚会有社会人去管。真要到那个时候,危害大小就无人可以控制了,相信没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三、喜欢说话的宝宝

我家小侄子就是这种类型,他也不问你问题,就是单纯的喜欢说话,哪怕没有人搭理他,也会自顾自的在那里说。

就我个人而言,其实还是很喜欢这种类型孩子的,毕竟他们不沉闷,面对你的要求也会积极回应,比那些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孩子强多了。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人情社会,单纯的个人能力强,只能保证不穷困潦倒,而唯有交际能力足够优秀,才能做到人上人。甚至在某些大型企业中,后者的作用要比前者大得多,相信很多人都吃过这个亏。

家长要做的很简单,引导孩子说正确的话,毕竟不是所有的话都是讨喜的。有时候一句话说错,那就是满盘皆输,与其这样,那还不如不说话。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参加口才班,让专业人士负责指导,远比我们在家闭门造车强得多。

能说会道,还有一定的眼力见识,这样的人何愁不能成才?

四、喜欢拆东西的宝宝

一直有人说,喜欢拆东西的宝宝,智商比一般人高。过去以为这只不过是妈妈的偏袒,试图通过这种言论掩盖孩子的错误。

不过后来发现,现实好像确实如此,为何这么说呢?

除了小部分孩子拆东西是为了满足破坏欲之外,绝大多数这样做的孩子其实都是为了研究它的原理,它们对于物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组成非常感兴趣。

在拆卸、组装的过程中,孩子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维抽象想象力、细节分析能力等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

久而久之,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远远领先于同辈人。

所以,如果自家宝宝总是喜欢拆东西,家长不要一味地制止,甚至呵斥。我们应该引导他们,通过系统性的计划,最大程度提高锻炼效率,避免孩子走上弯路。

总结

在教育领域,没有绝对的是非观,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够优秀,而是家长缺乏一双发现优秀的眼睛。如果能带着平常心,理性分析孩子的行为,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至于学业,能学好、学精,那自然是最理想的,可如果实在没有天赋,家长也别过分在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年头走偏门,或许要比死读书强多了,别的不说,那些架子鼓老师、口才老师、街舞老师,收入可不算低!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驰骋沙场,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