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见世面,是这两年最流行的词。
我并不觉得只有旅行才是见世面。
不过,我觉得带孩子多去看看大自然,是好事。
大自然中的风,看起来没有用吧?
但是如果孩子某天在一个山头,看到了风的力量,感受到了风的语言,这就非常了不起了。
——凯叔
作者 | 任平生
“他每天早上起来上学,都起不了床,不想去学校”
如果你的孩子厌学,你会怎么做?
辽宁丹东徐先生的选择,显得有些“离经叛道”。
他选择让厌学的儿子休学一年。
父子二人,开着一辆拖挂式房车,从辽宁丹东出发。
途经山海关、洛阳、西安等地,朝着云南丽江出发。
全程4000多公里,开启了一场公路之旅。
“儿子不愿意读万卷书,那我就带他行万里路。”
“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时候,甚至会直接从姥姥手中争抢,不尊重老人。”
比起孩子荒废学业的后果,他更加担忧的是孩子的人格培养。
“我想朝夕相处的陪伴,跟孩子相处。”
“从思想上改变他对学习和人生的看法。”
视频走红后,网上顿时掀起了巨大的讨论。
有人佩服,说这是把“世界当作课堂”。
可也很多人认为,这是“有钱人的游戏”。
“我希望他将兴趣建立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我们是很普通的家庭,有房贷车贷要还。”
面对争议,徐先生不得不再次出面解释。
“拖房车是花了五万块钱的二手车,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安装。”
“出来三十多天,只住了三天酒店。“
他不带孩子走东南沿海路线,而是走遍六朝古都。
“教育不是只盯着分数,是要让孩子学会放眼世界,对探索充满热忱。”
经过山海关、洛阳、西安,只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最浑厚的中原文化。
他也教儿子摄影,鼓励孩子写日记。
曾经的沟而不通开始消失。
关系不再是针锋相对,而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
徐先生把这段旅途中和儿子的关系称为“相依为命”。
有人问:
如果孩子玩了回去之后,更厌学了怎么办?
这位父亲的回答显得宽容又温情。
“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当父亲。”
“如果孩子通过一路上的游历更爱学习了,那就回去学习。”
“但如果没有,他也爱摄影,我也可以教给他,给他一技之长。”
“我觉得他摄影还是有一点天赋的。”
对于孩子的未来,他没有过度担忧和刻责。
“我希望儿子将一生的兴趣建立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上。
我也会不计较金钱利益。
我愿意向那个方向努力,帮他实现愿望。”
孩子的内驱力,只能来自热爱北大教授郑也夫说过一句很具有教育意义的话,“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感到厌恶,对新的事物不感兴趣。
这不是厌学,是消极状态下的厌世。
可孩子在幼时那种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在哪儿去了?
很可能,是在功利性学习里被麻木了。
如果学习本就“枯燥”,如何引发兴趣?
在孩子的9岁-16岁,是“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阶段。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对孩子来说,当然也是。
小男孩辛巴,因为爸爸的工作关系,从3岁开始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
去过南极,也深入过亚马逊雨林。
在爸爸的陪伴下,他见过广阔的文化,也不得不在丛林里,克服蚊虫的叮咬。
旅行,带给辛巴的,不仅仅是坚强,还有眼界。
不到十岁的他,在镜头面前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自己的热情。
让孩子们在业余时间尽可能地扩充“眼界”,体验生活并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
这其中的作用当然是无穷的。
看过了星辰大海,养成了过人的“眼界”和与众不同的生活追求。
自然便会产生“我是谁?”“我的人生将怎样?”的追问,对求知也有了巨大的渴望。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知识”一个孩子,就是整个家庭系统功能的综合体现。
父母简单粗暴对待地对待孩子,也表明了教育者的无力。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一所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
这是一所充满暴力的监牢。
孩子们打架斗殴、肆意撒野……然后被教育、被体罚、被谩骂,再恶性循环……
直到一位叫做“马修”的音乐老师出现。
他发现了这群所谓的“问题儿童”身上的另一种可能性。
马修告诉这群孩子:
你值得享受宽容和善意,你值得被爱、被期待。
他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写下梦想。
教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特别之处。
也重新点燃了孩子们内心希望的星星之火。
《放牛班的春天》里说:
"我是不会抱怨的,该抱怨的是孩子们。
所有人都说他无药可救,可其实不是,这是个小可怜,只是需要被人理解罢了。"
所以,当孩子疲惫的时候,最动人的不是“加油”,而是“我可以陪你"。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问问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这样的底气,能让他在挫败之后,有再次投入生活的勇气。
有时候,可以做一个不太那么“听话”的家长。
允许孩子去看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元与辽阔。
见过天地的壮阔,便不会拘泥于眼前的方圆。
品味过人间百态,便不再轻易把眼前的困顿看作永恒的困局。
告诉孩子,生活不一定是家里的样子,它可以有很多种可能。
没有白走的路,所有体验,终将成为孩子人生中的财富。
—— End ——
作者:任平生。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