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嘴巴总是干苦,有异味,可能和这5种疾病有关,别大意!
春季堪称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一些不适症状很容易找上门来。
很多人,春季来了大病不患,小病不断,所以经常听到周围的人抱怨:“唉,嘴巴总是干苦,口臭”。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种:肝火大
中医讲,肝火大,会导致口苦、口干、口臭。
一旦肝火烧起来,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浊气上逆引起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增厚等等。
进一步判断:目赤红肿,爱发脾气,凌晨易惊醒,自汗头痛,月经不调等。
怎样祛除肝火?
1、多喝茶
蒲谷丁菊花茶,泡水代茶饮,可快速降肝火,保护肝脏健康。
用蒲谷丁、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做成茶包,泡水喝即可。
蒲谷丁,随处可见,俗称婆婆丁,苦味重,药效佳,用其泡水喝,安全可靠,对于清肝热,效果尤佳。凡是肝中郁热所见的,红肿痘痘,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谷丁。
金银花,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改善火大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等,经常和菊花搭配。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清热解毒。对于肝火旺所致的口干、眼睛干涩,效果尤佳,临床上常与奶汁草搭配。
桂花,性质温和,味道清香浓郁,亦可起到中和寒性之效,还可清新口气。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快速降肝火,改善各种不适。
2、睡子午觉
春季,慢慢的昼长夜短,要注意调整睡眠,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一旦熬夜,睡眠不足,容易导致肝火上升,出现双目赤红,起痘等症状。
保证睡眠时间,可清肝泻火,预防肝气升发太过。
每天尽量保证在晚上11:00前,进入睡眠状态,对于肝脏保护十分有益。
午休时间,睡一份午觉。15-30分钟,可调养肝肾。
3、按摩“消气降火穴”
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摩,可以护肝排毒!按揉太冲穴的时候,配合按揉阳陵泉穴,可增强效果。
第二种:胃热
胃热,也就是胃火大,也会引起口干苦,口臭的情况。
中医讲,胃火炽盛,多消烁津液,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口臭、口干等症。
进一步判断:牙龈肿痛、出血,大便干燥,多食易饥等。
怎样降胃火?1、喝菊花清代药学著作《本草新编》中记载:“甘菊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
对于胃火旺的人菊花茶可以稍微泡得浓一些。
2、吃降胃火食物
李子:李子汁能起到清胃热、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但每天最多吃4个。
石榴甘味入胃经,具有滋胃阴,清胃热,促进营气天生,改善大脑功能的作用。
葡萄柚中的柠檬醛成分可有效降低胃酸分泌速度、减少胃热的发生。
三、按一穴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
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
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第三种:心火旺
生活中,心火旺,也会导致口干苦。
一般情况下,虚火,会导致口舌干燥、手足心热,盗汗等。
实火,则会导致口干苦、长口疮,寐多噩梦,面红目赤,喜凉饮等。
怎样降心火?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润燥的冰糖莲子汤,《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清心去热”,除烦热、清心火、养心安神,对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具有较好的疗用。
百合微寒无毒、补虚清心、除烦安神,用百合、银耳、玉竹煮的甜汤,具有清心养阴的作用。
2、吃降心火食物
绿豆味道甘甜属寒,能解暑热,祛除烦热还有解毒的功效,但是绿豆不适合与中药同时食用。
兔肉味道甘甜属凉性,还有味甘性凉,有解热毒、凉血、通便作用。
雪梨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一道生津止渴的食物,有清热润肺、除烦止渴的功效,对热病后心烦口渴、尿黄便干尤为适宜。
3、按一穴
按摩少府穴可以泻心火。这个穴位是心经的荥穴,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功效,因此泻心火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对于心火旺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小便赤黄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第四种: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同样会导致口干苦、口臭的发生。
据统计,80%~90%的口臭,是来源于口腔疾病。
如:龋齿、残根、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
怎样防治口腔疾病?
1、及时清除牙隙间的食物填塞物
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牙齿间隙经常夹进食物的纤维,它们对牙齿和牙周组织都有害。我们可以通过刷牙进行清除,以保持口腔卫生。
2、给牙齿充足的营养
牙齿的发育离不开各种营养食物。因此,不论是成人还是少年儿童,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
3、养成正确的咀嚼习惯。
第五种:肠道疾病
肠道堵塞,也会导致口臭、有异味的情况。
进一步判断:便秘、肤色粗糙、晦暗、色斑等。
怎样预防肠道疾病?
1、多蔬菜,补营养
肉类吃的多,蔬菜吃的少,也是现代人肠癌高发的诱因之一。
有研究指出,每日食五份蔬果,患癌风险降20%。
而蔬菜中,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益肠道健康。
膳食纤维,可以润肠通便,促进肠胃蠕动,养护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2、减少久坐、增加运动量
想要肠道健康,一定要减少久坐,增加运动量。除了快步走、慢跑、打球、游泳等有氧运动外,一些特殊的小动作也能很好地养护肠道。
3、按摩腹部
方法:身体呈站立姿势,双脚略分开,目视前方;左右手交叉重叠放置,手掌贴于肚脐部位,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
作用:经常按揉腹部,有助于消化吸收,减少肠胃的不适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