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寒露后,抓紧时间收敛阳气,不要错过一年一次改善体虚的机会

由 司空梓瑶 发布于 健康

寒露后,气温迅速走低,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中原进入深秋,西北、东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大家伙儿可能已经感受到了冷空气的“见面礼”,白天是秋凉,早晚是冬寒。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露到霜降这段时间,是全年敛阳气最快,也是最后的时间,是一年一次我们真正改善体质的好机会。


一、寒露后,养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滋润肺金:

今年的寒露,由于寒气来得比往年快,人体新陈代谢逐渐缓慢,需要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使阴阳相对平衡,来维护身体的健康。如因为劳累、熬夜,阳气没有收敛好,会因为身体蓄积的能量不够,在深秋,乃至冬天出现拉肚子、咳嗽感冒等表现。

对于体质虚寒、阳气不足、容易过敏的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扰。凡是身体底子弱、阳气不足的人,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阳气,给身体蓄积能量,配合上冬天肾脏的固藏作用,让身体受到阳气的充分濡养。

那应该怎么做呢休养生息,减少不必要的口舌消耗、重体力劳作,避免加剧阳气外泄,与秋收相违背另外,静则阳气归根,这个根即是阳根,是来年春天阳气生发的源泉。阳根越旺越足越好,所以,还要借寒露时节天地敛降之力,多多地收敛君火,把心之君火收归于肾水里面,收的越多,意味着来年的生机越旺盛。

这样敛阳护阴,正是顺应了天地阴阳气机的转化,从寒露到大寒,天气越冷,养生效果越明显。


二、睡前热水泡脚,极有敛阳之效:

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泡脚则是第二个敛阳的方便法门。“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秋天阳气内收,气血亏虚的人不容易外达,易手脚冰凉。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 ,防寒保暖要从脚做起,否则阳气受损,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凝结阻滞不通。保暖双脚,既是护住我们人体的精气之源。

预防足部寒邪侵袭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用热水泡脚至微微汗出,可以祛除寒冷,更有改善脚局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既可预防感冒,又可护卫阳气,鼓舞正气。保暖双足的方法有很多,脚底有个大名鼎鼎的涌泉穴,肾经之气由此而生,犹如源泉之水,灌溉周身四肢!

晚上睡觉前,双手互搓两足心,可各搓五百下,使足底发热,不仅能畅通足部气血,还能引火下行,通过经络传导调理人上半身的上火问题。除了泡脚,每天坚持早晚喝上一杯暖参茶,健脾暖肾,培补阳气,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滋阴润燥,以养肺金:

深秋燥气过盛,易损伤人体津液,会出现皮肤干燥、口鼻干裂、咽干舌燥、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情况,故此时宜食用一些性质平和且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食物来缓解秋燥。山药,能入脾肺,培土生金,炒菜煲汤均可;

白萝卜,能降肺气,使阳气归根;莲子,善清心火,使肺安和;梨,润肺生津;百合,养神补肺;白木耳,养肺补虚;洋葱,宣降肺气,等。另外,肺气不足的人,秋天易悲伤,而登高爬山可以养肺气。最后,笑能宣肺,希望大家平时多笑笑,没事别老想着那些不愉快的。记住,秋不宜悲!多笑宣肺!